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欺凌受害人:“现在有人突然碰我,我会吓得抖”
话题背景        校园欺凌

近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成为舆论热点,本号刊发的《校园欺凌:青春残酷物语(流泪看完)》引起网友共鸣和转发。在文末热评区中,有两名网友的回复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经多方努力,小编联系上了这两名校园欺凌亲历者,并对她们进行了采访。——今天,让我们放下抽象的分析,走进校园欺凌受害人的内心……

小鸥

现在有人突然碰我,我会吓得抖



小鸥今年已经大四,她就读的大学位于中国西部某大城市。从小到大,在别人眼中,小鸥都是一个乖巧、文静的女孩,大学同学们也认为她好相处,只是有的时候太紧张了,“打招呼碰她一下,都会吓得一抖或一跳”。

没有人知道,小鸥这种在别人眼中“过激”的反应,源于一段13年前开始,长达3年的痛苦经历

我是小学四年级转到西部某县上学的。当时可能因为是转校生的缘故吧,我在班里比较引人注目,但我平时从不招惹别人。


我记得老师编排座位时,不知为何,我周围全是成绩差的男生。从一开始,他们就爱给我取难听的外号。有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有势,类似班上的“班霸”,他身边还有几个“小跟班”,他们就一直欺负我。“班霸”总是要让我给他抄家庭作业,我不给他抄他就抢,或者用暴力威胁我。平时没事时,他就带着他的小跟班们推搡我、打我,我如果还手,他就下手更狠,所以到后面我就不敢还手了。


其实我身上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伤口或流血,但这对我的心里伤害很大,因为他打我时,周围男生都是幸灾乐祸,一阵嘲笑,认为我自不量力。我感到了尊严的践踏,当时甚至想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我长大变强后,我会加倍还给他们。  


根据小鸥的叙述,从四年级转学到这个班开始,“班霸”和他的“小跟班”们一直在学校里欺负她,直到她小学毕业离开这里为止。




小鸥身边没有同龄人可以倾诉或帮忙,由于她是转校生,新学校里没有老朋友;加上她在被欺负的过程中,同班的男生大多“幸灾乐祸,一阵嘲笑”,间或有个别同学对小鸥的遭遇表现出同情,也并不敢上前制止或采取别的措施——这样会被“班霸”一起欺负。

小鸥也没有跟老师“告状”的打算,她曾经看到过班里其他被“班霸”欺负的同学和老师反应情况,老师“仅口头批评了对方”——从此,小鸥不再相信老师会真的处理这几个欺负她的人。


父母曾教育小鸥,“别人第三次向你动手时就不要忍,还回去或告诉家长老师。”但小鸥面对的情况却是:还手下场更惨,告诉老师似乎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处理。关于新学校里的可怕遭遇,小鸥对父母也选择保持沉默——“我觉得他们除非给我转校,否则一切都是徒劳,说了只会让他们更担心我”。


小学毕业后,小鸥再也没有见到过当年欺负她的那几个男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想法随着她的成长逐渐褪去。但小鸥坚持认为,自己对于别人过激的身体反应,十有八九跟那段无故便遭受推搡、殴打长达三年之久的经历,脱不了干系。

小V

被打后,副校长问:报什么警?



小鸥已经可以相对淡然地回顾自己十多年前不愉快的痛苦经历,但此时此刻,刚满16岁的小V,正身陷校园欺凌的恶梦中难以醒来。

小V的高中在中国南部某个小县城里,由于被怀疑举报别的女生抽烟,被怀疑和一些女生的“前男友”走得太近,从一年前开始,小V开始不时要忍受来自同校女生的欺凌。


住集体大宿舍的小V原本有多名同寝室友,然而从高一恶梦第一次降临时,直到两个月前小V再次被欺凌,室友们、同学们甚至学校的反应,都让她非常失望:


大概两个月前的中午,我在宿舍休息,两个女生(A和B)突然闯进来冲向我。我跟她们争执了几句,女生A(主要侵害者)突然就给了我一耳光。因为这不是她们第一次打我,我反应过来马上拨打110,但是电话还没拨通手机就被抢走了。她俩抢走我的手机后,A又打了我一耳光,女生B(A的跟班)开始踢我腿、掐我脖子


我们宿舍人挺多,而那些女生在我受到侵害的过程中,对那两个女生没有任何制止。直到B死死地掐着我的脖子,我们宿舍室长才站出来拉开她。最终A失手将手机砸到了室长的头上,另外一个女生也站出来大声说了一句:要打出去打


于是我被A和B带到了小卖铺,由于是中午,老师都回家吃饭了,所以我在被带去的路上没能寻求帮助。在小卖铺,我曾试图向售货员阿姨寻求帮助,但是她拒绝帮我报警。这时候女生A把我拉到她身边,一直用手戳着我的胸口恐吓我你要是敢告诉老师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让你出不了校门,出了校门也打你


当时小卖铺周边已经有人围观,大多数是男生,但没有人出来制止,只有哄笑声……


这不是小V第一次在学校遭受欺凌

高一时,只因在校门口多看了女生B一眼,小V便被B记上了——不知何故,B怀疑是小V举报其在校抽烟,并开始在社交软件上辱骂、威胁小V。不堪忍受的小V犹豫再三,还是把B从联系好友里删除了。然而两周后的一个晚上,自修下课休息时,B走进小V的教室,直接用手臂勾着小V的脖子把她拖出了教室

然后B就在教室外面的空地,在众目睽睽下,对小V掐下巴,戳胸口,推搡、辱骂。小V回忆“当时挺多人围观,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都只是冷漠地在旁边看着”。




谈到两个月前的欺凌事件,让小V觉得难以置信的,是校方的处理办法:


离开小卖铺,我向高一的班主任说了这件事,他建议我向值班老师寻求帮助。值班老师又建议我写一份说明书,交给年级主任。整个午睡时间,我都躲在宿管阿姨的房间写说明书,我不敢回宿舍。


午睡时间后,值班老师告诉我年级主任出差了,让我把说明书拿给副校长。副校长听我诉说事情原委后的态度和你们公号里写得一模一样,他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看说明书的时候,他问了我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报警?你报什么警?!


我听到副校长这句话后哭了。最终,副校长决定打电话让事件参与者过来办公室,而调解结果,是表面上的大家握手言和。


事情却并没有因为“握手言和”而真正完结。女生A继续在社交软件上发信息辱骂小V,时间长达一周。小V在采访中说,最令她难受的,是整个处理过程中,涉事女生没有向她道歉;并且学校的态度也十分冷淡

最新的消息是:女生A最终被校方勒令退学,但退学是因别的违纪原因,而不是欺负小V

反思

我们对校园欺凌真的束手无策?

在采访两位校园欺凌受害者的过程中,她们的遭遇令人心痛。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她们在遭遇欺凌后选择的的应对方式




小鸥面对校园欺凌,选择一人默默承受一切。她不敢告诉同龄人,因为新环境里没有她信得过的人;她不能告诉父母,因为觉得他们除了担心自己以外帮不上别的忙;她更不想告诉老师,觉得老师并不会真正处理欺负她的人。

小V则显得有着更强的“维权意识”,她在受欺凌后会选择报警,留存同学辱骂她的聊天记录,一路向老师反应情况直到副校长出面——虽然处理结果不尽如人意。

小鸥和小V共同的选择,都是不让家里知道。——都觉得家里人帮不上忙




——小鸥与小V的“故事”,是国内千千万万遭受校园欺凌孩子经历的缩影两次校园欺凌的时间跨度长达13年。


这13年间,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法律、心理辅导等社会体系在反校园欺凌上的联动,有多少实质性的合作与进步


“长安剑”网友“神秘人”评论:校园暴力在当下应该存活了很长一个时期,70后、80后、90后的人都经历过……很多时候,受害者都选择了沉默或退学。


回头来看新闻,在中关村二小的最新声明中,认为学生家长声称的“校园霸凌”情况不实,为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学生行为不构成校园欺凌



这至少说明,一直以来,对于学校在欺凌事件中的责任,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绝大多数、甚至近乎全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都是在校园内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反校园欺凌,我们究竟落后了多久?》

中国绝大多数学校在反对校园欺凌的问题上,与家庭、社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与互动,有时甚至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家长与学校互相指责,推卸责任。这确实令人遗憾。

——团结湖参考


因此,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校园欺凌”的概念和惩罚措施明确学校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开展反校园欺凌教育活动,均十分必要!


只有通过立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措施联动,才有可能在校园中形成反对欺凌的氛围。有了反对校园欺凌的氛围,小鸥和小V们遭受欺辱时,身边才不再会只有看客,没有帮手




在年轻人特别喜欢的网络节目《暴走大事件》中,主持人王尼玛也提到了氛围对反校园欺凌的重要性。这个平时“污”力十足的怪咖,在说起校园欺凌时,三观倒是非常正:


校园欺凌,就是金色校园里的阴影。驱散这阴影,不做校园欺凌的旁观者,则需要你、我、所有人以及家庭、学校和法治的合力。

(注:应受访人要求,文中人物及其相关信息均已做匿名化处理)


检察日报新媒体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着爸爸去留学》武丹丹被打:校园霸凌的背后,揭示了残酷的真相
面对校园霸凌,父母们能做什么?
《少年的你》:关于校园霸凌的碎碎语
从社会学视角看频发的校园欺凌现象
抵制校园欺凌,构建平安校园
面对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