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昌硕书法,圆熟精悍,刚柔并济
#书画家#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他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十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弟妹饿死,家人失散,吴昌硕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靠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同治四年(1865)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后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经常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并正式成立西泠印社,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
其晚年风格突出,诗书画印皆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民国十六年(1927)病逝于上海,终年八十四岁。其画以写意花卉见长,笔墨洒脱,其实浑莽,是继明代徐渭、清代朱耷、李鱓等人以后最著名的大写意画家。其篆刻取法汉印及封泥,格调高古,独树一帜,为清末篆刻领域开启风气的一代宗师。其书法则出入秦、汉金石碑刻,篆、隶、行草诸体皆备,尤以篆书植根于《石鼓文》,又能陶冶变化,自成面目,在清末书坛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而且也让日本艺术家顶礼膜拜,日本人称赞吴昌硕为唐代之后的第一人。存世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有《缶庐集》。
吴昌硕艺术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在诗书画印方面都能独具面目。仅就其书法而言,也能诸体皆善,风格统一而各有胜场。其行草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自言“强抱篆隶作狂草”;隶书方面,吴昌硕不求广取,而选择与自己性情相近的汉《祀三公山碑》一路风貌,在纯粹和专精方面下功夫。同时受到邓石如、吴让之、杨见山等人的影响,笔法近似杨见山。成熟期的隶书点画粗壮坚实,气息浑厚,结体已变长,取纵势,线质上具有浓厚的篆书痕迹,溶篆、隶为一体,真气内敛,古意盎然。
由于早年学习篆刻,吴昌硕很早就开始学习篆书,一生都以《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而且其书法也以《石鼓文》风格的篆书成就最高,成为清代篆书领域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并且他一改《石鼓文》整饬秀润的本来面目而提炼出坚实厚重的“金石气”,不仅影响到其他书体的风格,也波及篆刻、绘画领域,是他在艺术审美上的核心追求,也是对传统审美观的巨大突破。马宗霍甚至批评他的“金石气”为“了无含蓄,村气满纸,篆法扫地尽矣”,而这恰恰是他的成功之处。从现存作品来看,吴昌硕四十岁前后所临写的《石鼓文》点画瘦细平实,时有迟疑板滞之处。结字上力求匀称,方正拘谨,有杨沂孙、吴大澂等人的痕迹。
六十岁前后参以秦权铭款、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文字的体势笔意,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圆熟精悍,刚柔并济。特别是在结体上吸收了秦篆特点,字形稍稍拉长,上部相对紧密,下部疏朗而垂笔向左右微微开张,从而将《石鼓文》与邓石如、吴熙载的篆书风格结合起来。 七十岁以后,其风格走向进一步成熟和强化,恣肆老辣、彪悍雄强。用笔浑厚朴拙,饱满鼓荡,古茂而娴静。结体上左低右高的规律非常突出,寓端庄于错落之中。用墨则以浓湿为主,有时墨尽笔枯,更见苍茫。在他七十七岁所书的《篆书七言联》中,这些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石鼓文》是吴昌硕书画印诸艺中最重要的一个入处和基础,这种学书方法带给后人极大的启示意义。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香集—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之吴昌硕 1
清末海派60家之01:吴昌硕石鼓文书法欣赏(四)
潘良桢:吴昌硕书法艺术简说
吴昌硕写意大篆【石鼓文】朴厚矫健放纵恣肆 |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线条的金石气的构成
文人画最后高峰之“诗书画印”四绝-吴昌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