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靖宇:白山黑水之间的钢铁战士

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

——杨靖宇

央视网消息: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靖宇”二字取自朝鲜语,是“驱逐外敌”之意。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中,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驰骋在南满、东满大地,给予日伪沉重打击。他被称为“东北抗联第一人”。

“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派往南满组建抗日武装力量,从事抗日游击活动。1936年6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把全东北的抗日军队统称为“东北抗日联军”,由杨靖宇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

杨靖宇率部长期转战在东南满大地,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与敌人不断周旋,配合全国抗日战争。

杨靖宇无疑是日伪当局的心腹大患。他们连续发起大规模围剿,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杨靖宇领导南满游击队以机动灵活的战术,率领1000人的部队在四个月时间里转战2000里,与日伪军作战60余次,多次在敌人兵力空虚的后方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战斗中,日军中尉守备队长被击毙,铁甲列车被击毁,日伪的四次进攻都宣告失败。

此后,为彻底“消灭”东北抗联,日本关东军还制定了伪“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整计划,在东北部署兵力达到70万人,企图将杨靖宇和整个东北抗联困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在这样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杨靖宇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

或许很多人都对这样一幅画像有印象,画中杨靖宇举着手枪站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神情坚毅。在东北的那片深山密林中,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确实始终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甚至许多国人都不知道他们存在的情况下,坚持和侵略者作战周旋。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当年,在杨靖宇陷入绝境后,日军曾派叛徒对他进行劝降。杨靖宇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他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他的胃里竟然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

为纪念杨靖宇,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今天的靖宇县处处留有红色印记。以英雄之名命名的街道,百姓招待客人时端上的“抗联”大煎饼,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的“大个子”的故事……英雄的基因深深融入靖宇人的血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0年杨靖宇牺牲,政委率领抗日到处袭击复仇,日伪:抗联杀疯了
永远的丰碑
褚丽君——铭记历史,缅怀英雄,珍爱和平—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杨靖宇抗日8年,程斌投敌2年将他逼死,只因向日寇出了两个主意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抗联:14年牵制日军76万 歼敌18万
东北抗日联军【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