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老子


研究老子,必须认识了解老子,否则无法接近老子,又如何去研究老子?只有知其人,才可能知其心。

一、老子其人。

对老子这个人,众多评价老子的人是褒贬不一, 无论是好的评价或是不好的评价,均是凭其自己对《道德经》中的言论理解予以作结论的。由于对《道德经》言论的理解不同,才出现其对老子这个人褒贬不一的评价。只所以会出现对《道德经》言论的理解不同,其原因就是不认识这位老祖宗,只有认识老子才能正确的评价老子。为此,我们先来认识这位老祖宗。

(一)老子之影。

历史文献对老子事迹记载太少,这就使人们无法去认识老子。从史记太史公对老子的简要记载,我们只知道,老子是西周末年史管兼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负责管理国家史志及图书文物典籍之类的事。因西周末周室内乱,其收藏的图书文物典籍等被掠夺一空,导致老子失业,老子只好骑青牛而去。因老子孑然一身又无过关通行证,在函谷关为讨过关关文,在关伊子所迫下,匆忙留下五千余言骑青牛西行而去不知所向不知所踪。仅凭史记这点记载要认识老子谈何容?对老子有不少传说虽不足信但可参考。虽然如此,还是看不见老子的真面目。要见老子的真面目,只好将老子与孔子作一比较,对看清老子真面目可以借鉴。

(二)老子肖像。

孔子推祟周易自强不息,老子效法归藏易牝马之贞。孔子讲有为入世而游说诸侯,老子则重无为出世而西去隐退。孔子弟子三千,老子弟子则无几。孔子出门乘双马之车众弟子相随,老子出门只有青牛相伴孤身单影。孔子倡导“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老子则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孔孟之曰一读就懂,老庄之言百思不得其解。史记对孔子不但记述其祥,而与贵族侯王并列,史记记述老子简单数语,被列为不同类型、阶层的人物。孔子被历代加封为至诚先师受帝王跪拜,老子仅被道教尊为祖师供在深山。孔子喜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老子则恪守治人事天莫若啬,一切从简从俭。孔子之术,自汉武帝时起被尊至今,老子被罢出百家后一直默默无闻。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国外则无一所老子学院。孔子之后历来学而优者入将出相,老子之后学而优者隐居山林。孔子讲仁、义、礼、智、信,老子则不慈、不仁、无情、无义。孔子关心百姓疾苦,老子则视百姓如刍狗。

这正如陆希声在其《道德经传序》中所说:“然则仲尼之所以出,老氏之所以处;老氏之所以默,仲尼之所以语,盖屈伸隐显之极也。”经笔者如此相比结果,老子与孔子之比,真是天壤之别,在常人眼里老子无法与孔子相比?孔子称圣人名副其实,不慈不仁、无情无义的老子在常人眼中确实不是一个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人们无法认识接近老子,因其无法认识接近老子,所以无法理解老子之意,而不能按老子其旨意去解读其五千余言的《道德经》。

                 (三)老子真象。

1、老子是条龙。老子不是人那又是什么?孔圣人最明白。老子不是人而是首尾不相见的一条龙,且是一条真龙。当然与后世帝王自称真龙天子不沾边,这有史载为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记载中: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圣人是慧眼识珠,因老子所论之道尤神龙般首尾不相见。孔圣人初见老子之时,就认为老子是条首尾不相见的龙。事实上,老子是真龙又是道家的至尊真人而非常。正因为如此,老子与孔子相比,才截然不同。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胡孚琛先生在其《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说:“如果说西方文明是“狼的文明”,中国儒学文明是“羊的文明”,那么道学文明则是“龙的文明”。 道学的生态文化是人类最初的文明,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明。胡孚琛先生此说十分精道,真是一语中的。

2、老子是道之化生。由此可见华夏龙就是道之化身,因而胡孚琛先生才说,道学文明则是“龙的文明”。如识得华夏龙就可悟道;同样悟道者也识得华夏龙,果真知此,就知道华夏龙之来历。可以这样说, 华夏龙是华夏道文化之根的象征。毕竟孔圣人是悟道者,他不但识得华夏龙也识得老子。所以常人当然识不得老子,只有悟道的圣人、至人、真人才能识得老子,所以庄子说“老子是真人”。道家把修道、悟道深度不同的人分为四等,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则真人修道、悟道最深而谓“至道、至德”者。孔子尽管很伟大,但毕竞还只是一个具有“中乘功夫”之圣人。现借用已故李宗吾先生《厚黑学》中之语,其“其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者,仅是修道德的“下乘功夫”,被称为修道德中的“贤人”; 其“其厚而坚,黑而亮”者,是修道德的“中乘功夫”,被称为修道德中的“圣人”; 其“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者,是修道德的“上乘功夫”,被称为修道德中的“至人、真人”。记住老子五千言中所说的“圣人”,就是指的具有“中乘功夫”,的修道德者,并非是钱穆先生在其《庄老通辨》中所说的“帝王”。正因为如此,历史曾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深悟老子一句话可为帝王师”。由此可见老子胜过孔圣人。因为老子不但主张返朴归真,而且事实上他己返朴归真,因而庄子才称老子为真人,其依据就在其上述孔子与老子所有一切行为之比。要成“真人”,只有返朴并永远守朴才能“真”。华夏龙是道的化身,老子就是一条真龙,所以老子也是道的化身。正因为老子不是常人而是真人,故常人不识之。常人又为何不识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对此已予以说明,是因为“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笔者借用此言认为,道生老子,老子生孔子、庄子;孔子所生儒生,则生出千万官员及名人学士,所以才有“儒道原本是一家”之说。这就是道家重道之体,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则重道之用,其学说虽众说纷纭但均源于道。这就是《易经》所说的,“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但在诸子百家中,论道之体道家为先,论道之用儒家为先,因而儒道齐名。

(四)老子天下第一。

因为老子是华夏道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对华夏远古两千多年以来的华夏之“道”予以系统完整的总结与阐释,而仅五千余言而成之,这真是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老子五千余言,让华夏子孙读了两千多年而不尽其意,让华夏子孙用了两千多年而不竭,并且老子及其思想已走向世界。老子之道德经在全世界的翻译出版仅亚于圣经,如若能打开道德经大门,老子思想金光四射时,道德经翻译出版绝对超过圣经,这才真叫“老子天下第一”,并且美国《纽约时报》读者评已予以公认。

二、真实的老子。。

(一)老子是华夏之道的集大成者。

1、先有道,后才有老子。道先于老子,并非老子先于道,这不但有《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说为证,还有老子承袭的归藏易起于黄帝时代,故后世称道家之术为黄老之术。这就说明华夏之“道”,源于伏羲,始于黄帝,成熟于西周,这才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修道德”之说。司马迁对老子的记载是“老子修道德”而不是“老子刨道德、立道德”。这正如台湾学者萧天石大师在其所著《道德经圣解》一书中所说的,“老子得伏羲、黄帝、神农,以及夏商周三代以下之遗文,而以道设教,以道垂统。”这就足以证明道先于老子两千多年;证明老子是道家哲学、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及杰出代表人物。而并非学界主流所误认为先有老子后有道,误认为老子是道家哲学、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开山祖。这种误解不予纠正,不但湮灭了自伏羲之后两千多年华夏道家哲学、道家文化的发展及传承,而且使华夏道家哲学、道家文化断代,导致对华夏哲学、文化渊源流长的断语无据。  

2、陈鼓应先生所说的,老子所论之道是“老子预设的”,这就充分说明他根本不知华夏之“道”为何物,当然就不知华夏之“道”其渊源。

3、《易经》是“道经”之别名,故《易经》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直属山东大学的“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从这个名称看,则不知其“中国古代哲学”为何物,“易学”本身就是“中国古代哲学”,还用“与”将之并列。要知道,“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华夏之“道”哲学;《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都是论道的,只是其角度和方式不同而已。那些什么“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易经哲学”论者,均是不懂华夏之道这一“中国古代哲学”之含义。只所以读不懂《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这三经,就是不懂什么是华夏之道的根本原因。

(二)真实的老子。

1、笔者在前已论及,老子是一位与众不同,地道的“不慈不仁、无情无义”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是一位彻底的无为wèi者、才是一位全朴归真的真人、才是“不争不舍”的一条龙、才是道的化身。假若老子是一位 “大仁、大义、大慈、大悲,有情、有义”,而自作聪明,且对百姓“怀好心”的人,那他就不是一位彻底的无为者,而是一个有为者;他就不是一位全朴归真的真人,而是一位象孔子那样的圣人;他就不是一条龙,而是一位“好龙的叶公”; 他就不是道的化身,而仅是一位论道者而不是践道者。为什么老子重身教而轻言教,就是因他是一位彻底的践道者,所以老子才称得上是道的化身。可以这样说,认识老子者,自然就能解读《道德经》中的“道常无为wèi,而无不为”;就能认识真实的老子。

老子从来不希望也不要求人们一定要做什么、怎么去做,更不强迫人们一定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老子从来不就不主张“施舍”,不给人“恩惠”,不关心百姓,否则,他就不是一位彻底的自然无为wèi者。老子从自然之道中找到了并告诉人们:治国者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治人、治身者该怎么作,不该怎么作;为人处事者该怎么处,不该怎么处,并指出了其后果是什么,客观的告诉人们就行了;说不说由老子我定,听不听、信不信、行不行则由你自己定,这就是十分超脱真实的老子,因而老子也勘称十足之超人。

庄子在其《秋水》篇中的河伯与北海若对话中,其“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就是说,修养高尚者的行动,不会出于对人的伤害,从不给人以仁慈和恩惠。这就是庄子对老子人格的解说。《道德经》的最终旨归,是“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反朴归真而守静”。这一旨归,就是真实老子的自画象。所以只有认识真实的老子,才能找到《道德经》的最终旨归,才能不误解老子。

朱熹说:“庄、老二书,注解者甚多,竟无一人说得他本意出,只据他臆说。”[朱熹之说也是事实,“竟无一人说得他本意出”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认识真实的老子,也不认识真实的庄子。所以才找不到《道德经》的最终旨归,才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笔者此论并非是在粉饰美化老子,而老子本来如此。是恰如其份的结论。若不知此,就不能清楚的认识“不争不舍”之老子,任何除此之外对老子的妄加评判,都是歪曲老子的形象而看不见真实的老子。若不能清楚的认识老子,就找不到或者说体会不到《道德经》之旨归,就永远也无法解读老子五千言之真谛。

有人把老子捧为“关心百姓,抨击当政者”,是因为不认识“不争不舍”之老子的一种误解。《道德经》第五章中“圣人不仁,视百姓为趋狗”,这就说明老子是不“关心百姓”的自然无为者,而非一个“仁义”之君的有为者;这就是十七章中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三)老子为何不愿留言于世。

1、《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的记载中:“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由此可见老子这五千余言是他情不自愿留下的,是关尹子“强为其著书”,这就是老子不愿留言在世的依据。老子重身教轻言教因而对世不言, 要不是关尹子“强为其著书”,就没有道德经一书, 故老子之作是不得己而为之。因而老子除道德经一书外而未留下只言片语,今天人们能看到道德经一书,多亏关尹子其功不可磨。

2、老子为何又不愿留言于世? 老子在其《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 “常道无名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之也”。老子已看到天下人对“朴”不愿俯首屈从,人们只向往并追逐名利,而不愿返璞归真。再说返璞归真是《道德经》的宗旨,所以他认为讲也无用,故“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而不想留言于世。老子在其道德经第七十章中又直接表明:“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既然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自然就不愿对世而言了,他还去说什么呢?。真被老子言中,连白居易这样伟大的哲理诗人,就对老子之言误解,其他常人对老子之言“莫能知”就不足为奇了。因白居易针对老子《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作诗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由此说明白居易对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误读, 老子该句的本意是: 知“道” 者不说,说的人并不“道”,而并非是,“知到”的人不说,说的不“知到”。

岂止白居易误解老子,两千多年来那些解老注老大家,那一位不误解老子,连笔者最敬佩的南怀瑾、箫天石两位大师,均在误解老子,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能清楚的认识老子,而最终不能找出并遵循《道德经》的旨归。

(四)至道在筒。

1、其实悟道、修道很简单,就在一个“璞”字,“璞、朴”同义。“璞”字本义为,指未雕琢的玉,指未加修饰之天然美质,比喻人品纯真质存。“朴”字本义为,指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如朴素、朴实、朴厚、朴质。因而“璞”、“朴”同为“未加修饰之天然美质”。对天然美质之玉石、木料,保持原状就是“无为之朴”,若予以“修饰”,就是“有为” 而使“朴散为器”。 老子将“朴”列入“常道”,因而知此就悟道,悟道就这么简单,它不需要任何文化与知识、修道就是返扑与守补而能“恬淡寡欲”不争不舍,也就这么简单,用不着向任何人去学习。然而宗教则将其修道“神秘”化,相反一些入教之徒不能“清心寡欲”而守朴,仅是打着“修道”的招牌而已;所以自古就有,“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人间”之说。若一个人能做到一切行为均保持淳朴无知无欲,为而不争不舍,他就是一个至道至德者,因而“至道在筒”。 《易传·系辞上》篇: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简则易从”,人的一切行为只要从筒、从俭,自然就归无为之朴,“至道在筒”的核心,就在一个“简”字上。因而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这是修道的根本所在。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等一切行为从简俭,并且简俭之又简俭以至无为修道就到家了,因而“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2、从筒难。为什么悟道、修道这么简单,而常人又总是觉得比登天还难呢?其主要原因两个:因人们喜欢有为wéi而不喜欢无为wéi,总喜欢无事找事,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容易,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难,这是其一之原因。其二之原因就是,老子所说的“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之”。人们总不愿意对“朴”俯首屈从,总喜欢人为的华美,其根本原因就在世俗的“名利”二字,因而不能“知在格物、格物至知”。 从筒难,就难在对欲望的克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吕祖《道德经》解读
道医学堂丨中国道教源流概论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