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安全的养生气功呼吸法:安那般那四个层次六个步骤练习详解
userphoto

2024.01.05 广东

关注

原创·卫昌国学

我介绍八段锦的练法时,总是弱化“呼吸”或者“调气”的方法。常常用自然呼吸代替。

即便在我之前的一篇讲八段锦呼吸的三重境界时,也是说,自然呼吸需要经历三重境界。

这是因为,练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呼吸法,还没有把所谓的腹式呼吸变成自然呼吸的方式,很容易产生闭气的现象,反而对身体不好。

而专门的练习腹式呼吸,也不是强吸强呼,而是柔和的呼吸。吸气小腹微微鼓起是顺腹式;吸气时,小腹是微微瘪下是逆腹式。

注意,我用的词语“柔和”和“微微”,是不是和我常说的词语“专气致柔”很像。

事实上,真正的练气,都是通过温柔地呼吸最终达成的。

今天,不深入说这些,单独介绍一种我认为最安全的呼吸方式:安那般那。

1.南怀瑾最出名的修行法门之一:安那般那呼吸法

南怀瑾老师儒释道皆通。年轻时候,也像他的浙江老乡胡海牙一样,练武术、求剑仙。

直到后来在成都遇到他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才真正沉下心来系统学习佛学和儒家。

南怀瑾后来成名后出版了很多讲解国学文化的书,最出名的当属儒家的《论语别裁》、释家的《金刚经说什么》,而关于具体修行方法最出名的就是“安那般那”呼吸法。

2.释家的长寿法

南怀瑾将安那般那这种呼吸法称为f家的长寿法。他还结合《黄帝内经》中的思想,说健康的核心之一就是内部的风。

风就是气,修呼吸法就是修“风大”,进而转化“地水火风”四大。

并结合道家思想,说《庄子》“齐物论”说的各种孔的声音,其实就是讲风和气。

并说,如果达到真定,那就是止息,不呼也不吸,那个就是真息。南怀瑾认为f法讲的呼吸往来就是“长养气”,是保养用的。

3. 什么是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就是呼吸法,出入息练习方法。

最详细的讲解是东汉安世高翻译的《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安那般那”怎么理解?

如果按照原文,那非常复杂:

“安為身,般為息,守意為道。”

“意者,息意,亦為道也。安為生,般為滅,意為因緣,守者為道也。安為數,般為相隨,守意為止也。”

“安為定,般為莫使動搖,守意莫亂意也。”

又说:

“安般守意,名為御意至得無為也。”

别管那么多,只需要知道:

“安那”就是入息;

“般那”就是出息;

“守意”就是感受到出入息之间的止息。

4. 怎么练习?

原文的练习方法太复杂,还包含了数息等后世天台的“六妙门”,以及十六特胜。

也不管那么多,只是掌握四个就可以了:

① 知“入息”,知“出息”

② 知息长短

③ 知“止息”

④ 知息遍全身

练习的时候,不用特定的坐、站、躺都可以。

当然,打坐姿势最好。

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冥想静坐就是好姿势。

全世界流行的“正念冥想”也是主推打坐姿势。

打坐,又称为大坐,盘腿正坐。在古代,正坐,专指跪坐,屁股跪在脚上。

可以双盘,可以单盘,可以散盘。但需要上身端正,类似站桩的上身姿势,两手重叠贴于肚脐。

第一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来。

第二步:放松呼吸:然后,放松下来:慢慢用嘴呼一口气,再用鼻子吸一口气,连续三次,这也是放松。

第三步:观察呼吸:闭上嘴,观察空气进出鼻子的过程——知出入息。

这需要一定的锻炼。

注意力放到鼻孔外鼻尖和人中穴中间的位置,感受“入息”,感受“出息”。

不要故意呼吸哦,是不管呼吸,不控制呼吸,只是觉察,感知。

这并不容易,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是观察它的时候,它好像停止了,屏息了,或者不知道咋呼吸了。

没有关系,你就慢慢地去感知。

如果实在感觉不到,可以把注意力暂时转到小腹的位置,感受腹部的起伏,不用管呼吸的方式,只是觉察腹部的起伏。

你心安静下来后,自然可以感受到呼吸轻微的、缓慢地从鼻孔进出,是那么清新,似乎从来没有那么清楚,那么细微,那么甜香。

第四步:你已经可以轻松地感知到出息息,那么就可以感知下一步“息长短”。

入息长,你就觉察它的长,入息短,你就觉察它的短,甚至心中暗暗标记,长、短;出息长,你就觉察它的长,出息短,你就觉察它的短,甚至心中暗暗标记,长短。

不要控制呼吸,只是观察,单纯地和呼吸在一起。

第五步:现在,你可以进入下一步:知“止息”。

你可以熟练地觉察到出入息长短,然后,觉察出入息之间的转换,觉察转换过程中,那个停止的过程“止息”。

第六步:如果已经熟练觉察“止息”,那么就可以练习,知“息遍全身”。就是觉察,吸气好像是从全身所有毛孔吸入,然后又遍布全身;呼气好像从全身每个地方呼出,又从每个毛孔,包括鼻孔皮肤呼出去。整个身体都在和外在一起呼吸。

当然,开始的时候,你只需要掌握:

知出入息和知息长短就可以了。

已经足够养生运用了。

5. 和腹式呼吸以及八段锦等养生功法的互动应用

现在,我们再来练习腹式呼吸,似乎就变得更有料了。

其实之前,“知出入息”的练习已经练习了腹式呼吸。不管是顺腹式呼吸,还是逆腹式呼吸,都是小腹轻微起伏。

这个时候,你将注意力从腹部到鼻孔外那个位置,你会发现,腹式呼吸变得更加绵长了。从故意的训练变成了自然呼吸,自发启动,随意轻松的,腹部起伏。

然后,我们再把“知出入息”和腹式呼吸运用到练习八段锦上。

确保,你已经单独练习过,逆腹式呼吸。

如,练习“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上托时,身体跟着上行,自然而然吸气,腹部瘪进去;双手下落身体自然下落,自然呼气,小腹微微鼓起。腹部也自然而然成为逆腹式呼吸。

当然,逆腹式呼吸和八段锦练习又反过来可以促进“安那般那”呼吸法的深入。

是不是很有趣,可以试一试。


卫昌国学|以国学智慧探索内我大美

欢迎留言,私信交流。 

2022年初稿,

2023年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师讲安那般那的神奇之处。#南怀瑾 #国学 #养生 @DOU 小助手
#国学大师南怀瑾 #国学养生
“安那般那”初探(释空理)之一(网上)
南怀瑾 八段锦
养生功法八段锦初步入门
@李渊回 群主我想问一下,安那般那呼吸法,南怀瑾讲了十六特胜和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