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过去的接受性学习相比,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共同的问题,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都必须按分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前提,即使你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必须自己先讲出来,再得到别人的纠正。因此,学生都得动脑筋来思考问题。而讨论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补充,再经过全班的交流修正,形成比较科学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的意见多是被肯定的,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知识,促进了发展。这种学习方式如果长期坚持,有效运用,定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伴随着长期的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和运用必须正确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率,达到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方式优化的最佳境界。

         一、正确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独立)学习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任务,学生马上就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学生首先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够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学生则脱离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所以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但是一个人的见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建立起一种课堂上学习的集体,相互补充,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从而培养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学好知识,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人合作的基础。

        二、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我们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采用的是异质性混合小组方式。按照异质分组,就是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相对均衡。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学优生的优良素质,多思考、多发言,主动帮助学困生,避免学困生学习不主动,发言不积极,胆小怯弱,学习被动。教师既要关爱学优生,又要厚待学困生。对学困生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对其要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培养学困生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其自信度和自尊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加以发挥,使其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合作,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既要肯定他们的作用,又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形成协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正确处理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提到合作学习,有人就会想到小组讨论,能做到的就是每节课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匆匆忙忙地讨论,既不能深入,又收不到实质性效果,这是典型的“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生活态度,是一种文化,是现代人必备的时代精神,是每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基本素质。只有认识到合作学习价值的内涵,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真谛。教师、学生心存合作,真心合作,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就可以体现在教学工作的任何环节,合作精神才能随处可在。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看,其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还可培养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四、正确处理集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关系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实践证明,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时间短了,学生还没有走进合作学习,思维还没有活跃起来,就草草收兵,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走过场;时间长了,又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的安排。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合理分配,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起到实效,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五、正确处理教师和学习合作小组间的关系

       综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显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1967)提出学校领域内师生之间的交往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处理好教师与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决不能袖手旁观,要从讲台走到学生合作小组中间,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咨询者,参与学生的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获取学生中的信息,同时要因文因人而异地适时点拨,满足学生的即时求援需要,给予及时指导,为有效调控做好充分准备。小组合作中,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做到教为学服务;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交流思想感情;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通过教师的中介,有效学习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