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搬砖小工到建筑技师(劳动者之歌)
图为彭心强在工地上做技术指导。
从17岁高中肄业到现在,彭心强已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从搬砖提泥的小工,到建筑公司的技师,汗水和辛酸铸就了他的成功之路。
从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到全国劳动模范,彭心强让农民工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他是农民工群体中飞出的“金凤凰”。
家境贫寒,17岁辍学打工
彭心强1969年出生,是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城关镇赵河村人。通许县是传统农业区,赵河村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村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勉强有个温饱。1987年,彭心强上高二时,看到家境困难,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学业,加入了打工者的队伍。
彭心强与同伴一起来到了开封。初入建筑行业,一切都是新的。彭心强唯一能干的活计是搬砖提泥。好在他年轻,1.80米的个子,很有力气。普通力工每人只能供应3个砌墙的师傅,彭心强却供了5个。
活脏点累点没什么,稍事休息体力就可恢复。最让彭心强不满的是吃饭和睡觉,馒头常常半生不熟。夜晚,彭心强和工友们睡在工地附近一条河边的空地上,“天当房地当床”。大夏天里,没有蚊帐,蚊子几乎把人吃掉。
初次打工的艰苦日子终于过去了,两个月后,工程结束,彭心强领到了70多元工资。回到家里,彭心强把钱交给母亲,母子抱头痛哭。
钻研技术,成了农民工“白领”
同样是干一天,拜过师的就能比没拜过的多挣5角钱。彭心强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托人拜了师,正式开始了学艺历程。没几年,彭心强就掌握了砌墙、粉刷等建筑技术。
人是要有所追求的,难道这辈子只能砌墙吗?彭心强又有了新想法,他开始学习施工管理。
彭心强买来建筑施工与管理相关书籍,白天干活,晚上挑灯夜读。有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他开始发现知识不够用了,有点后悔当初弃学的鲁莽。但是,时间不能倒流。他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渐渐地,彭心强看出了门路,也具有了独立完成各类基本建设工程的技术能力。
彭心强独立负责的第一个工程是通许县粮食局商住楼工程。施工中,他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严抓安全生产。该工程当年被评为全市优良工程。2006年,彭心强被河南正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聘为技师,成了农民工中的“白领”。
创新工作,节约资金500万元
新的公司新的岗位,给彭心强带来了新的压力。2007年,正昌公司承建开封市步行街休闲广场建设项目。当时,上级建筑主管部门要求所有建筑施工一律采用硬架支模技术。硬架支模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可减少施工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但由于成本高,在农村并没有得到推广。作为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彭心强决定采用这项新技术,同时通过节约挖潜来降低成本。由于该工程采取了新工艺,做到了安全施工,规范操作,质量优良,开封市建委为此专门在通许县召开了现场会,学习推广彭心强的经验。
开封市计生委大楼是正昌公司承建的工程之一。该工程北临护城河,南距另一栋楼仅3米多,并且要在拆除原楼的基础上建设新楼。由于原楼建在一个坑上,基础部分施工时就遇到渗水塌方问题。而且有老楼基础,打桩又打不成。彭心强提出,采取钢管配挡泥板支撑的办法,降水后填素土压实,上边再用条形基础。彭心强的革新得到了客户和设计单位的认可,节省造价40多万元。
几年来,由于彭心强的创新工作,正昌公司承建的工程为客户节省资金500多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筑小工
开封市无梁庙
便民服务电话
现在修车生意难做哦
灿川:加油!摄影:开开心心每一天
香山匠人:从小工到技艺传承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