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42--自河南经乱
userphoto

2020.10.06

关注

转:毕宝魁的博客

242--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时事艰难,岁逢灾荒,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弟兄们为生活所迫而流离失所各奔西东。战乱后田园荒芜满目生悲,兄弟姐妹们辗转四处正在离别之中。形影相吊孤零零如同千里单飞的鸿雁,离开故土而没了根基仿佛漫天飘飞的秋蓬。共望一轮圆圆的明月,我们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此夜之中,分处五地的我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完全相同。

【注释】

[浮梁大兄]白居易大堂兄,名幼文,时为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主簿。    [於潜七兄]诗人七堂兄,时为於潜县(今浙江临安县附近)县尉。    [乌江十五兄]诗人十五堂兄,时为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县主簿。    [符离]今属安徽宿县,当时诗人即在此地。    [下邽]诗人原籍,白氏祖墓所在地,今陕西渭南县。    [世业]先人留下的家业。    [吊影]对自己的影子感伤。形容人孤单。    [九秋]秋季三个月,九十天,故有“三秋”、“九秋”之称。    [蓬]草名,即飞蓬。秋天枯死,常被风连根拔起,在空中飞转。

【评析】

本篇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作者此时到达符离,可能在符离还有其他弟妹。这样,浮梁、於潜、乌江、符离、下邦合起来共“五处”,与末句所言方合。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不久,中、光、蔡州节度使吴少诚也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讨伐,大战都发生在河南道境内。交通阻绝,南方的物资无法运送到关内(今陕西中部、北部及甘肃部分地区),加上旱灾严重,关内发生饥荒。在这种情况下,自居易写下这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  

诗的前半首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性灾难写起,揭示出兄弟离散的背景和原因,对动乱表现出极大的厌恶之情。接着用千里孤雁、九秋飞蓬对自己及兄弟们的处境作了形象的比喻,并用吊影、辞根这样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表达孤苦凄惶的心境。最后以己推人,用共望明月而相思收束全诗,创造出一种浑朴淳真、感人肺腑的艺术境界。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毫不雕琢,不用藻绘也不用典故,如话家常,却颇为生动感人,足以显示出白诗的风格。结构上句句生发,意义连贯而下。首联是因果句,述兄弟离散之原因。颔联隔句相承,上句承“世业空”,下句承“兄弟”。颈联以妙喻写“兄弟离散”之情形,尾联以情结,紧扣题意。全诗“一气贯注,八句如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蘅塘退士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290首·望月有感
白居易《望月有感》全诗、翻译和赏析
书白居易诗《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史上标题最长的一首诗,仅标题有50字,能背下全诗,却背不会标题
『古诗词欣赏』望月有感 ▏韦应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