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云到底想干什么?



作者:李敏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导读:在马云的“畅想”之中,二十年后,世界上将会诞生一个网络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上面,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小企业,全世界各行各业会利用这个网络上的基础设施,利用未来新经济的基础设施进行’全球买、全球卖’。”这个经济体不属于阿里巴巴,“就像阿里巴巴不属于我们这些人一样”,阿里巴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经济体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运营者”。


2016年11月11日深夜,当“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即将迎来它的最后一个小时,在深圳大运中心的媒体中心,在场600多名记者已经对着数据实时跳动的数字大屏幕一同工作了两天。“1亿”,“100亿”,以及下午15点19分,当天的成交额超过2015年“双11”总交易额的“912亿”时,这些时刻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媒体记者的神经。




但在晚上接近23点的时候,“双11”零点的总成交额似乎成了大部分记者共同的期待。在他们的电脑上面,许多长长短短的稿件正等着这个数据来划上句点——不过,在这之前,人们等来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我很难全方位传达当时的场景和感受,但我试着尽力描绘。事实上,当时在媒体中心坐了一个晚上,一个下午,再加一个晚上,我已经进入了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倦怠,直到一阵隐约的骚动让我不得不提起精神。

是主持人首先宣布了马云的到来。随后,在场所有媒体记者的目光,都整齐地转向了身后。摄像机,正在做直播的手机镜头,还有纯粹只是想给马云的进场拍一张照片的记者,共同朝马云出现的位置汇集。他在欢呼和零星但不克制的尖叫声中,摄像机的灯光中,人们的目光中,工作人员的“护送”中,穿过媒体中心狭长的走道,走到了舞台中央。

一些数据将在马云的演讲之后到达媒体中心。“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1207亿,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支付宝支付笔数达到10.5亿笔,同比增长48%;支付峰值达到12万笔/秒,是去年的1.4倍;产生的物流订单量达到6.57亿单;参与双11的全球网民覆盖了235个国家和地区……

若非在现场,人们或许很难体会马云演讲的“风采”。在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双11”过去了23个小时之后,他穿着黑色休闲卫衣站在舞台上,身后的两块屏幕放大了他脸上的神采奕奕。此刻,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将成为他商业逻辑的“聆听者”。


 
如果你在这一年中或多或少地了解过阿里巴巴,你可能已经知道,从明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用“电子商务”来称呼它最传统的一块业务。在2016年10月13日的云栖大会上,马云说电子商务只是一艘摆渡船,把阿里巴巴从岸的这一头渡到了那一头。

他提起了1995年他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全世界互联网的用户可能不到五万人”,而今天全世界使用互联网的人口超过了20亿。电子商务曾经是马云在互联网对商业的变革之中看到的机会,但今天,它已经不再是阿里巴巴的唯一机会:除了电商,阿里巴巴的触角目前已经延伸到了金融、物流和云计算领域。套用马云的“边界说”,他认为“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一百年以前,电是没有边界的”,而阿里巴巴,也没有边界。

阿里巴巴集团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上首次没有体现GMV,也许是它正在消融自己边界的第一个表征。对于为什么要淡化GMV,马云说:“GMV并不表示阿里巴巴是什么,相反,如果过度关注GMV,反而把阿里巴巴感觉到就是一个电商。”在过去,当阿里巴巴“是孩子的时候”,这一数据是有意义的,但“今天的阿里巴巴关注GMV意义不大,反而给投资者和社会误导了很多”。




阿里巴巴CEO张勇(逍遥子)则认为,“我们为我们这个市场,为我们的客户用户提供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市场规模的数字。”双“11”这晚10点,刚刚从阿里巴巴杭州总部飞抵深圳的张勇接受了国内媒体采访,尽管昨晚只睡了两个小时,他的精神依然十分饱满。“双11”办到第8年,张勇“年纪大了8岁,熬夜越来越有点辛苦,但是还是很兴奋”。

11月13日下午,在上海,张勇告诉“商业人物”,阿里巴巴内部早已摒弃了将GMV作为KPI的考核指标,他们更关注访问人数、用户滞留时长、多少人参与互动。“我希望以后大屏幕上不要再放交易数字。”

这是阿里巴巴的选择。

在马云的“畅想”之中,二十年后,世界上将会诞生一个网络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上面,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小企业,全世界各行各业会利用这个网络上的基础设施,利用未来新经济的基础设施进行’全球买、全球卖’。”这个经济体不属于阿里巴巴,“就像阿里巴巴不属于我们这些人一样”,阿里巴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经济体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运营者”。

这个经济体如今已经略微呈现出了它的轮廓。从概念上来理解,是阿里巴巴今年提出的五个“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从战略上来看,核心电商、蚂蚁金服、菜鸟网络、阿里云支持着这几个“新”的实施。

在“双11”这天,也只有当你绕到消费行为的背面去,才会清晰地看到,每一笔订单都是对这几个板块的功能测试。是消费者、商家、银行和物流,共同维持着“双11”系统的运行。




11月11日那晚,我饶有兴致地看着马云在大屏幕中数次提起“普惠”,仿佛赚钱将不再是这家公司唯一的使命。饶有兴致是因为,“普惠”这个词会让我想起电视剧里每次菩萨出现时,会盘腿升在半空中,而她的脑后则闪着一片金光。

另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词是“新零售”,它是阿里巴巴对“线下的企业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这一行为的统称。

“我认为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最大的机会和挑战就是往线上线下的结合,传统、互联网公司的结合,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走出未来。”马云说。如果不把线上线下的数据和物流整合到一起,“我觉得“双11”也走不久,电商也走不久。”阿里巴巴最终的目的——马云这样运用“普惠”一词——“是把这些技术能够真正变成普惠技术,让所有的商家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技术。”

但在商家们真正“享受”到这些技术之前,阿里巴巴得先在“双11”这天,让这些技术接受极致的考验。


 
11月11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位于杭州西溪园区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和媒体们念完零点倒数,就“赶紧转身钻进技术的总指挥室”。那晚的前十几分钟,“双11”的交易“一直保持在高位,(在)16万笔每秒上停留了十几分钟”。再过十几分钟,“双11”就创造了每秒交易峰值17.5笔,每秒支付峰值12万笔的新纪录。

“这是什么概念?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分钟我们要处理1000万张订单。”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行癫)说,“看起来一张简单的订单,我们要做非常多的事情,比如要计算优惠,然后再送给支付宝做支付的处理。”每秒12万笔的峰值,“背后是对我们技术非常大的一个考验。”




阿里巴巴自主研发了这个交易系统,它“最大的特点是完全用互联网的架构来构造。”在“双11”海量的交易背后,是阿里在基础设施层面,尤其是服务器层面,“大规模地使用了阿里云的飞天技术作为底层,让全世界的服务器能够像一台电脑一样工作,实现所有数据中心之间的灵活调度,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自动化部署。”

技术也实现了今年“双11”每个人打开淘宝或者天猫客户端后,呈现的个性化页面。技术部门大量使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根据用户的浏览和购买习惯等行为,“为每个消费者都打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淘宝。”阿里巴巴正在从B2C走向C2B,张勇称,只要有大量的商品和用户行为的数据,就“一定会影响到商品的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这样的变革是没有国界的。”

“双11”这天,一些订单和商家背后还有蚂蚁金服的身影。在这一天前半小时的支付洪峰中,28%的支付是通过蚂蚁金服旗下的消费信贷产品花呗支付完成的,支付成功率达到了100%。“双11”开始前的三周,超过1500万人获取了网商贷提额的授信额度,平均每人增加了2000元左右的购物预算。网商贷还在9、10两个月份为130多万商家提供了贷款,总贷款金额超过500亿元。

菜鸟网络则担负着阿里巴巴新物流、新供应链这一“新零售”的核心。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说,菜鸟把自己定位为中国物流数据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目前,中国有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200多万物流及配送人员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它们形成了一个全球物流协作体系。




“双11物流背后真正是一场数据的战争,是数据的指挥枢纽。”童文红说,“菜鸟不是一家公司在战斗,其实是围绕着菜鸟的物流生态圈,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物流合作伙伴跟我们在一起战斗。”借助技术升级,今年“双11”的包裹能在72小时、48小时,甚至24小时之内送达。

阿里巴巴的这些板块,正支持着“新零售”发挥它的力量。“一个十三亿人口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被高科技、互联网,以独特的形式一点一点打开。”马云说。


 
在“双11”当天产生的六个多亿的包裹,已经开始陆续抵达消费者的家里,有些还在路上。在深圳媒体中心的演讲上,马云说阿里巴巴“不希望把一个很快乐的事情变成某一些岗位的人的痛苦”,因为“双11不是为了一天,我们还要做下去”。声称要做100届“双11”的阿里巴巴,接下来“还要继续坚持,可能只是做的方式、方法、味道、内涵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至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每一年的“双11”,马云的回答是:消费的力量。“我们必须学会消费,我们必须学会享受生活,我们必须学会不仅仅在公路、铁路、交通、航运基础设施上投资,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上投资,必须在教育上投资。”

另一方面,在消费的背后,马云看到的是技术的变革,这也是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前几年,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在“双11”这天都瘫痪过,马云认为这一天正好可以“逼”出银行的创新。阿里巴巴也在逼自己建立物流体系,“我们不逼,我们的新商业文明不会建立起来。”马云称,在“双11”当天的前两分钟,阿里所投入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投入,“超越所有公司的想象。”

如今,“双11”已经过去,阿里巴巴还要面对未来的挑战,建设未来二十年里的“网络经济体”。当工程师、产品经理、客服、idea在阿里齐齐就位的时候,它还需要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治理学家去共同完成它。马云说,只有这些人能“把整个经济体能够治理好,这些挑战没有人碰到过,这也是我们的机遇。”




阿里巴巴还希望自己的力量能辐射到农村贫困地区。在马云的理解中,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越大,回报价值也会越大。“我们更看好的是全球化,全世界90%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中国发展的问题,那么在未来二十年内,全世界都是机会。”

在全球化方面,阿里巴巴又面临着怎样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阿里巴巴CEO张勇的回答是:“都来自于人才”。成功的全球化需要大批“中学为主,西学为用,具备国际经验,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协助阿里巴巴在电商、金融、物流、云、大数据这几个板块的业务的整体国际化。

今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说:“未来的大企业,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你必须担当社会的责任,你必须为无数的人创造基础设施,提供资源。”这个包括交易市场、支付、物流、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内的“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将会花上二十年的时间去完成。


“普惠”这个词,则是以这样的句子出现在11月11日晚上马云的演讲中:“未来,阿里希望把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技术、把自己拥有的一切能够真正普惠化,能够让整个社会分享这样的技术、分享我们的Know how,共同促进,这是我认为未来新商业文明的建设路径。”


11月13日,在上海,张勇告诉“商业人物”,阿里不是电商公司,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都是业务,是场景,而非阿里的属性。阿里是一家数据公司,电商、金融、物流和云计算产生数据,而数据又应用于场景。

接下来,张勇将会投身到“新零售”的战略实施中。“双11是新零售的起点。”他说。他是阿里巴巴的CEO,首席执行官,战略的实施是他的使命。

2011年1月的一次周会上,时任淘宝商城总裁的张勇说,有一天淘宝商城一天的交易额会到1000亿,那时候淘宝商城一年的交易额才只有1000亿。五年后的11月11日,天猫一天的交易额达到了1207亿。

 *图片由阿里巴巴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马云时代:阿里的进阶和边界
阿里二十,终成商业操作系统
马云:阿里不关注总成交额 双11还要办92届
阿里2016财年交易总额破3万亿元 该如何看待
马云的新目标,5年后必将震惊世界
新经济体梦想即将实现,阿里变身创新发动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