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生姜
知行者:漫话生姜
(2012-06-20 17:24: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扶阳中医苑】
我自学习运用扶阳法以来,姜几乎成了必用之药,尤其是生姜,无论是桂枝法,还是四逆法,生姜都是不可或缺的。病患们对于我用药的疑问最多的不外乎两条:一者,附子怎能用如此大量( 60克以上),二者,晚上和冬天能不能吃生姜。前者涉及到中医的根本,我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圆满,暂且不谈。对于生姜这味寻常百姓家炒菜的佐料,我想有必要先和大家解释清楚。
古人对生姜的运用由来已久,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所谓上品,是指其性平和,长期服用对人体没有伤害,当然也是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那在《伤寒论》中对生姜的运用十分广泛,入方达39次之多(共113方),可见其适应证之广。孔子对姜也是特别偏爱,《论语-乡党》说其“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每顿都要吃姜,圣人大多有“通神明”的本领,夫子虽不以医闻于世,但其行为无不合乎于“道”,夫子把姜当成饮食必备之物,可见姜是好东西。
《神农本草经》记载“姜,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辛能发散,温能除寒,臭气为湿浊不化,神明不通为阴邪蒙窍所致,从这段简单的经文,可以推断出生姜的功效主要是除寒和化湿,具体可分为:1、解表散寒,2、止呕,3、解食物中毒,4、解暑湿,5、利水消肿。而如今人们最常见的体质就是寒湿体质,那我们广泛的运用生姜就不足为怪了。
生姜确实是祛寒除湿的上品,其特点是:性温驱寒却无上火之弊;解表而不致发汗太过,甚至可以止汗,因其能温卫阳;能降胃腑之浊气,也能升脾之清阳;化湿利水却不伤阴,因其富含水分;能上能下,能内能外,通行十二经络。虽然生姜很少能作为君药统领诸药攻城拔寨,却是很全面、很完美的佐使药。
民间一直有“冬食萝卜夏食姜”的俗语,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是宝贵的,此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同时要指出两点:1、冬天适合吃萝卜,夏天适合吃生姜,并不意味其它季节不能吃萝卜和生姜,正如感冒要多喝开水和多休息,并不意味着身体健康时就应该喝凉水和熬夜。其实生姜和萝卜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好的食品,两者都能疏通气机,而人体之气贵在流通,气畅则百病不生。2、夏季阳气外散,体内易生寒,食生姜可以散寒,而冬季阳气内敛,体内易生热,冬季食姜恐怕会助热,夜晚就等同于一年的冬季,故夜间不宜食姜同理。但我们要知道这是指身体完全健康之人,也就是所谓的“平人”,即阴阳平和之人,而我所治的病人大多是寒湿体质之人,只要寒湿未除尽,无论是冬季或是夜间吃姜都没有问题,这才是符合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所以中医是很灵活的,也是最个体化的医疗。
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一是指不论医生用药,还是食用谷肉果菜,都要根据药材和食物的性味服用,药物有四气五味,食物也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辩证论治,饮食也要因人而异,用药饮食一理也;二是指很多食物也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生姜就是最典型的“药食两用”,生姜作为食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配角,但却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其具有药性,所以在烹饪猪肉、鱼类、螃蟹、海鲜时都要加生姜,可以去寒湿,还能除腥味,而蔬菜也大部分性偏寒,最好加生姜,姜茶是很好的饮品,特别是早晨起来喝一杯,可以理气通肠胃,提神醒脑。
当然生姜也有禁忌证,若是遇到邪热伤阴证,表现为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身热出汗,舌瘦红少津,脉滑实等,则万不可用生姜。
生姜是寻常之物,却有着非凡之功效,这也是天地对人类的恩赐,凡是对人类越重要的,就越容易获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生姜”的几则医话
为什么生姜早上吃,萝卜晚上吃?
生姜之走、干姜之守
上床萝卜下床姜?
医界书生 | 冬吃萝卜夏吃姜?其实,生姜与冬天更配哦!
“冬吃萝卜夏吃姜”?其实生姜与冬天更配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