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灭亡是因为军事弱?奸臣多?都不是,是因为一本书

第九文化

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而是有其自身的原因。有的是诸侯混乱、有的是奸臣当道、有的是宦官专政、有的是君主荒淫无度、有的是外敌入侵、有的是时代的进步……

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它的辉煌成就,也人才辈出,它们经济发达,作战凶猛。但,宋朝确是一个例外,说它例外,是因为它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它却在不停的遭受着外敌的入侵和内乱;说它例外,是因为在外地不断入侵的状态下,它还能存活那么多年;说它例外,是因为它的朝廷奸臣很多,忠臣也很多,而皇帝大多昏庸。这样的一个朝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忠臣,又怎么会持续那么多年呢?

喜欢宋朝的读者恐怕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很多种宋朝灭亡的原因。而本人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它灭亡的原因,这一原因似乎更加符合宋朝灭亡。

我所说的原因是一部书—《论语》和一种文化—儒家文化。

宋初有位知名的宰相叫赵普,关于他,有这样一种记载: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从此之后“半部论语”成为了一个成语,关于这个成语有更深一层的记载: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从这两点便不难看出,宋朝的儒家文化基础是多么的牢固。这恐怕是历朝历代从没有达到过的。可想而知,宋朝子民在这种极度崇尚儒家思想的文化体系下受到的教育是怎样的,同样朝廷官员也一直在受着儒家思想的侵泡。这样的一个国家在一种“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的思想文化体系下,能够学到的也只有这些。大家都去讲“仁”去了,谁还想去戍卫边疆?朝廷官员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哪还有太多的心思放在打仗上面?!

宋朝的军事弱吗?不弱。宋朝的募兵制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制度,当年太祖赵匡胤率领宋军在长江流域、岭南和河东地区,四处出击,先后攻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一统中国,结束了当时中国长达两百年的地方割据和军阀混战局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宋朝的军事绝对的强悍。这样强悍的军队为什么后来会屡战屡败,鲜有胜绩呢?答案在前面也说过了,就是儒家思想体系。

但假如没有这样的儒家思想体系,宋朝也不会存活那么久,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忠臣。而奸臣也恰恰是利用朝廷官员的愚忠来迫害忠臣,比如岳飞等。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应该是这样的:赵普用半部论语帮赵匡胤定天下——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宋朝官员被浸泡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宋朝子民受到皇家的儒家思想教育——一时之间,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达——强悍的军队由一些受到儒家思想浸泡很多年的武官带领,少了之前的彪悍,多了一些柔和和软弱——外地入侵,军队无力抵抗——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忠臣从儒家思想那里学来的忠诚与奸臣对抗,还要领兵打仗对付外敌入侵——奸臣利用卑劣手段加害忠臣——忠臣被杀或被陷害——宋朝灭亡。

赵家天下得益于《论语》和儒家思想文化,也受《论语》和儒家思想文化其害。就连小说里也是这样的逻辑,《水浒传》讲什么?讲宋江?讲水泊梁山?讲奸臣当道?都讲了,但最主要的是讲忠义,还有仁义。孔子曰:仁;孟子曰:义。整部《水浒传》处处见忠义,处处见仁义。

最后,让我想起了那么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就算经济再发达,军事积弱也是白搭,只有经济和军事都强大,才能让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利于不败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宰相犯错 赵匡胤以墨笔画其脸
半部论语
大宋重文轻武,没能完成大一统的根源原来在这个大臣身上
温故而知新,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真有治天下之功?
【读书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