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待创新高的黑定窑变盏,沙家櫪谈定窑窑变赏鉴

待创新高的黑定窑变盏——沙家櫪谈定窑窑变赏鉴

待创新高的黑定窑变盏

近期备受瞩目的临宇山人藏黑定窑变釉笠式盏即将于两周后在纽约佳士得上拍,这件传奇的黑定窑变盏应该是二战后趋起的极为著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大家之一的藏品,战后日本建立了多个水平极高的、让世人羡慕不已的博物馆,大阪的安宅与万野的藏品、东京的松岗与岛山藏品、梅泽与户粟藏品都是佼佼者,这次将要拍卖的则是临宇山人的藏品,这件黑定窑变盏八十年代之前是美国白纳德夫妇旧藏,曾经多次出版著录,1959年《中国宋代瓷器》、1960年东京《中国瓷器》、1970年《亚洲杰出的艺术品》、1971年《中国陶瓷》、1994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陶瓷》,

1980年11月7号在纽约易主,由日本大阪万野博物馆收得,1980年至2002年是万野博物馆的最重要藏品,

2002年10月香港佳士得再次易主,由临宇山人购得,当年也是破了定窑的最高世界纪录,为什么这件定窑窑变釉笠式盏如此受到西方藏家追捧,而少被国人关注呢?应当说国人的认识程度还没有到位,还热衷于明清的官窑,它的珍惜度、魅力在哪里?那就要从定窑窑变釉的稀有成度来看,能查到的定窑窑变釉盏的是极为有限的几件,

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黑釉窑变笠式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只定窑黑釉窑变盏,据称是清宫旧藏,按乾隆帝在《咏定窑瓶子》诗云:“北定州陶佳制多,白如脂玉未经磨,空传紫色与黑色,那辩宣和与政和”,的说法,乾隆帝是没有见到过黑定的,所以这两只黑定盏有可能是晚期入宫的,

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黑釉窑变笠式盏,

与此次上拍之盏十分接近,唯窑变纹饰的流线略输一筹。

4:哈佛大学艺术馆藏黑釉窑变笠式盏,

哈佛大学这只盏基本色调为棕褐色偏黑,那种对比强烈的流星雨般的纹理没有体现出来。

5:法国私人收藏黑釉鹧鸪斑笠式盏,

法国这件独辟蹊径,与前面四只的纹饰不同的是随意的点彩,黑釉上点彩极为罕见,定窑白釉点黑彩的有,褐釉点黑彩的也有,唯独黑釉点褐彩极为稀少,

5:法国私人收藏黑釉鹧鸪斑笠式盏,

黑釉上的点彩经过炉火的熔融,不仅在炉火中千变万化,更加千年岁月的风化、在点彩周围留下蓝色的彩虹,那是千年岁月的痕迹。

6:日本博物馆藏黑釉描金笠式盏,

日本收藏的这件纯黑釉,釉上描金纹饰,岁月的磨炼只在黑釉表面残留纹饰的痕迹,而金彩早已脱落,不像古代文献上描述的那样,用大蒜汁‘永不脱落’。

7:大英博物馆藏黑釉笠式盏,

大英博物馆藏的这只黑釉盏,只是一只黑釉盏,没有窑变,也没有纹饰。

8:玄清古美术黑釉窑变笠式残盏,

玄清古美术的据称是定窑(未见)两只残盏纹饰与成就均不如前五件,但也不失为珍品,遗憾的是都已残破。

9:玄清古美术黑釉窑变笠式残盏,

1:万野博物馆旧藏,临宇山人拍品

目前所知传世的不足十件,首先说它的造型,定窑笠式盏初创于晚唐,盏壁开角大约在九十度,盏腹较深,进入五代仍然延续深腹笠式盏,有些开角开始增大,北宋初笠式盏的开角从九十度扩展到大约一百二十度,造型达到了的最佳状态,造型纤巧秀美、空前绝后。

再来说说定窑黑釉窑变,定窑黑釉窑变是一个定窑黑釉的稀有品种,成功的黑釉已经不足白釉的万分之一,窑变产品更是黑釉中极为罕见的,那流星划过夜空般的窑变纹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因此这件佳士得即将拍卖的定窑窑变釉笠式盏,很可能再创定窑新的世界纪录。

10:五代定窑黑釉梅瓶。

谈到黑釉我们知道在定窑产品中,黑釉只占定窑白釉的近万分之一,目前见到最完整的黑釉梅瓶就是一件鹤立鸡群的极为罕见的黑釉琢器,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146-149页,定窑黑釉目前发现的都是圆器,而且极为稀少,大英博物馆仅藏一件,国内博物馆尚未发现。早期作品釉层较厚,釉中含有大量的未融杂质,阳光下看如同还在熔炉燃烧的感觉,很多未融石英闪耀着各自的光芒,形成深棕色的溶体,釉表面有极为微小的起伏,微凹处釉表浮现一层蓝色浮光,这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非人工所能为也。

11:十世纪黑定荷叶口盏托一对,

十世纪中期定窑黑釉相对来讲已经进入了相当纯的黑釉阶段,釉层不再那么厚,釉色也比较纯正,釉面经过千年的风化,釉表泛出一层隐约的蓝色浮光,夹杂几点朱砂甚为神奇,岁月留下了它们的痕迹。

12:法国私人藏北宋定窑黑釉侍女造像

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194-195页,定窑黑釉瓷塑更是罕见,尤其是其中一个瓷塑雕塑成中亚贵妇人的更加罕见,

13:法国私人藏北宋定窑黑釉侍女造像

宋代妇女带着孩子描绘的也是惟妙惟肖,极为生动写实。

14:法国私人藏北宋定窑黑釉盖碗,

这件北宋定窑黑釉盖碗做工精准,釉色较为纯净,可惜失去了盖子。

15:欧洲私人藏北宋黑定盏,

定窑黑釉极为稀缺,完整器物十分罕见,优质纯正的更是很难寻到。

16: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黑釉笠式盏残片,

到了北宋初期,定窑黑釉的纯度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釉层适中,釉色黝黑甑亮,就像古书上形容的色黑如漆光可鉴人。

17: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黑釉描金盏,

一般在高档的定窑黑釉器物上才有描金图案的装饰,

18: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黑釉描金口碗,

也有只在器物的口沿部分描金口的,

19:波士顿美术馆藏北宋黑定窑变盏残片

这种黑定窑变釉笠式盏曾经是极为罕见的残片标本,产地也不曾发现过,近三四年在定州陆续出土零星的残器,与波士顿美术馆的产品大体一致,

20:定州出土定窑黑釉窑变釉笠式盏残片,

四五年前人们还不太认可定窑黑釉的窑变釉,尤其国内对这类定窑窑变釉多有质疑,随着近几年曲阳、定州出土的零星残片证实了很多以往不曾知道的众多定窑品种,定州出土的产品与波士顿美术馆的一致,也再一次验证了万野旧藏的这件黑釉窑变盏非定窑莫属。

21:定州出土定窑黑釉窑变釉笠式盏底残片,

随着近年大量的出土产品,发现了这种窑变釉盏的出处,

22:定州出土定窑黑釉窑变釉笠式盏残片,

造型、纹饰、釉质、釉色都能对上。

23:曲阳出土十世纪早期定窑银兔毫釉残片,

24:曲阳出土十世纪早期定窑银兔毫釉碗底残片,

兔毫釉的形成需要釉层相对比较厚,黑釉沉于下,釉面浮上一层类银丝般的纹理,十分神奇,出土、传世品未见完整器。

25: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银兔毫釉碗残片,

北宋时期的银兔毫釉略微薄些,纹理也不甚清晰。

26: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黑釉星辰碗残片,

27: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黑釉星辰碗残片,

28:定州出土北宋定窑黑釉星辰碗残片,

这种黑釉星辰点定窑也没有发现完整器物,在复杂的黑色釉地上点缀着朱砂点,如星辰般闪耀,同类窑变器物在北宋耀州窑黑釉中有发现。

29:定州出土定窑黑釉鬼脸釉产残片,

30:定州出土定窑黑釉鬼脸釉残片,

31:定州出土定窑黑釉鬼脸釉残片,

32:定州出土定窑黑釉鬼脸釉残片,

定窑窑变釉鬼脸斑也是近两年才发现的,定州在唐宋时期是一个定瓷的集散地,所以很多在窑址找不到的产品,都能在定州发现。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上册定窑的色釉品种有二十个,很多都是第一次发表。

33:定州出土定窑黑釉斑点釉残片,

定窑黑釉斑点也是一个品种,目前也没有发现完整器。

34:欧洲私人藏晚唐、五代定窑兔毫釉梅瓶

兔毫釉最早起源于定窑,有金土豪、银兔毫(16、17),定窑的兔毫釉完全是一种偶然性的产品,经过了大约一个世纪并没有将偶然变成必然,因此这种产品极为罕见,如今存世的定窑兔毫釉完整器仅此一件,而且是一件较大的琢器,更是旷世无双。

35:晚唐、五点定窑兔毫釉梅瓶口,

梅瓶口部的豪丝泛出蓝色的莹光,时光、岁月的痕映入眼帘,它在诉说着千年的经历,颠沛流离的坎坷,

36:晚唐、五点定窑兔毫釉梅瓶局部,

梅瓶的腹下豪丝密布,掺差不齐,黑赭相间,穿插自然,这可以说是兔毫釉的鼻祖(目前看)。

37:晚唐、五点定窑兔毫釉梅瓶局部,

兔毫釉梅瓶的肩部釉水在熔炉中流动,形成密集的鳗鱼般的蠕动,似乎炉火尚未停息,使人浮想联翩,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86-89页。

38:唐代定窑酱色窑变釉深腹玉璧底碗,

《太玄》有:唐代以赭色为贵,戌祖辰腊之说,所以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唐代的赭色釉器物,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说的“酱釉”,酱釉在定窑早在隋代末、唐代初就已经烧造的非常成功,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6-7页,隋唐内白釉外酱釉唾盂,而这件深腹大碗也是内白釉外酱釉器物《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40-41页。

39:唐代定窑平底深腹大碗,

早期定窑的深腹碗比较流行,年代早者呈平底,大约八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玉璧底,早期的定窑酱釉也经常出现局部的窑变现象,尤其在釉层较厚的的部位,这件深腹大碗的腹下部位出现的蝴蝶斑或称豹皮斑的艳丽纹饰极为罕见,它是唐代定窑窑变釉的最艳丽者,参见即将出版的《色定欣赏》。

40:唐代定窑酱釉窑变深腹碗,

唐代定窑酱色窑变釉都是偶然形成,基本上是在器物的下部形成局部窑变,这件平底深腹碗就是其中之一。

41:晚唐定窑鹿皮斑唇口墩式大碗,

鹿皮瓣的出现也是一种偶然性,很可能是釉料研磨的不够细腻,有的颗粒含杂质较多,在炉中熔融没有能够融化于釉中,而出现的意外,正是这种意外而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复制的鹿皮斑釉,它是千年前自然形成的奇葩,为后人望尘莫及,参见即将出版的《色定欣赏》。

42:晚唐、五代定窑酱色窑变釉大碗,

晚唐、五代的酱釉有些胎骨和釉料的烧结的釉面有微微的起伏,形成釉面釉色深浅不一的状态,这种应该属于胎土锤炼欠佳而形成的,也就是这种瑕疵成就了这种独特的窑变釉现象,为后世无法仿制。

43:晚唐、五代定窑窑变釉墩式大碗,

这种晚唐深腹大碗算是一件整器窑变釉,釉面如同大理石的自然纹理。

44:十世纪早期定窑酱色窑变釉塔式盖罐,

定窑的塔式盖罐流行于晚唐、五代时期,有酱釉、白釉,这种塔式盖罐大小高矮不等,制作的细节也不尽相同,由于此时的动乱,窑工们虽然继续烧造,但自由发挥的比较多,因此这一时期的造型都很精巧,并带有祈福的因素,所以这一时期的塔式罐比较流行。

45:晚唐、五代定窑酱色窑变釉折腰盘

定窑折沿盘出现于晚唐,五代仍然延续,这种折沿盘盘腹较深,圈足也相对较高,一般多是内白釉外酱釉器物,该器外酱釉釉面形成不规则的网状变异现象十分奇特。

46:曲阳出土定窑北宋窑变釉笠式盏残片,

进入北宋的定窑窑变釉一改晚唐、五代窑变釉的大气,由于胎釉制作的日趋精良,釉面的窑变现象也由起伏的高低块状变成纤悉的细丝纹,胎釉的细腻使得窑变釉的纹饰也极为细密,

47:曲阳出土定窑北宋窑变釉笠式盏残片,

有类似小扇面状纹饰,也有繁星点点的纹饰,全然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

48:定州出土定窑油滴盏残片,

北宋定窑细密的丝纹有些类似兔毫釉的丝纹,但是没有形成鲜明的兔毫纹理,

49:曲阳出土定窑油滴盏残片,

50:曲阳出土定窑油滴盏残片,

51:定州出土定窑油滴盏残片,

北宋时期的油滴釉有可能是唐代鹿皮斑釉的同样因果,只是唐代的鹿皮斑有相对北宋的釉要厚些,所以质感不同,北宋釉层较薄,釉面光亮度高,釉面较为平整。

52:北宋定窑酱色窑变釉盖碗,

这件定窑烧酱釉窑变盖碗全身布满窑变,甚至足底的釉都有窑变。

53:北宋定窑窑变釉碗,

这件定窑北宋窑变釉山水纹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宋定窑窑变釉的代表性杰作,它的纹理就像大理石一样的自然,与唐代的窑变釉(28b)极为相似,只是北宋的釉质更加细腻,因此纹饰更加接近大理石的质感,该碗将在《色定欣赏》隆重推出。

54:十世纪定窑钧釉执壶,

定窑的钧釉早在十世纪早期就已经烧造成功,这件远看就是钧釉,仔细看就会发现它是钧釉的窑变釉,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166-167页。

55:定州出土宋金黑釉碗残底,

进入北宋晚晴,定窑的黑釉质量不断下降,釉层更加稀薄,甚至都不能完全覆盖胎骨,

56:定州出土宋金黑釉碗残底,

个别釉层稍厚的也已经不能与北宋初期的质量相提并论了,

57:曲阳出土宋金黑釉碗残底,

胎骨稍微粗糙的釉层的薄厚也不一致。

58:定州出土黑釉印花残片,

北宋晚晴定窑的黑釉还有印花装饰的作品,由于黑釉的覆盖力强,印花纹饰往往很难看出来,

59:定州出土黑釉印花残片,

到了金代,定窑黑釉的印花质量就就更不如北宋晚期的作品了,黑釉也不纯正,有些几近黑褐之间,

60:定州出土黑釉刻花残片,

金代定窑的黑釉刻花器物由于纹饰刻花较深,所以还能看出纹饰。

总体来说,定窑的窑变釉唐代基本以赭色釉即酱釉为主,尤其是唐代早些时候的窑变多出现在器物的下部积釉处,窑变多以块状为主,胎釉一般都较厚,所以纹理、釉面有不同成都的起伏,进入北宋胎釉都已经较细腻,釉面光滑平整,金代由于釉层薄厚不一致,又出现起伏状态,详细了解请参见湖北美术出版社《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上册第二章第二节57-84页,并关注即将出版的《色定欣赏》。

沙孟海的嫡孙沙家枥才高八斗,书画、古陶瓷签定、收藏均成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五鉴赏||(上集)走进宋代定窑的绿定——龙凤纹饰对盘之——龙纹饰盘!
众说“定州花瓷琢红玉”
260、“官”与“新官”款识
重大发现:谁帮我们破解了尘封千年的绿定
惊世带盖定窑梅瓶
山西窑口的茶盏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