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 | “专业一体化育人”如何“落地生根”

中国职业教育

ID:chinazyjy

关注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到“要坚持一体化育人”,之后,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外,占比较大的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同样不可忽视,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及应用性的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课程的改革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是从职业需求与工作岗位这一逻辑点而来的,而不是从学科逻辑推过来的,所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作为硬件的职业技能,更要考虑作为软件的职业精神、道德规范、工匠精神、技术文化、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因此,我们要改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重技术技能传授轻德行培育”的问题,实现专业授课中技术技能与职业道德传授的有机统一。


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通过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实现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标准、融入教学过程。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创新创业素质等素质素养的目标、规格和能力要求。二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融入典型企业文化,一名学生,对应一个典型企业,实施一套人才培养方案,选用一套典型课程体系,体验一个典型企业的技术文化与企业精神。三是在课程标准中,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合到具体的典型案例中,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内容要求、实习实训条件、教师能力要求之中。四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风五个课堂要素嵌入一体化育人中,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五是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突出素质素养评价,评价内容上注重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全覆盖,评价权重上强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主体上实现企业、教师的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实现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项目课程的全覆盖,将职业精神评价嵌入专业教育全过程。


三个融入促进课程思政


第一,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专业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高职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岗位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训练习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融入职业规范与职业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职业标准,增强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品质和学生吸引力。


第二,专业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当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已成共识,高职院校可将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等积极因素导入到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岗位技术技能要求的同时,切实体会现代企业的先进文化。同时,将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延伸到实训基地、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直接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进而实现企业文化进课堂。


第三,专业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实施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专业课程计划,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培育工匠精神的作用,把工匠精神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列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接企业和行业规范,细化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教学质量标准;增强专业课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大力开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信仰和践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个嵌入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一体化育人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风是课堂教学的五个关键要素,充分发挥企业和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一体化育人”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一是教师教学用“仪式感”嵌入核心价值观。专业课程教学规范,从起立、师生问好、上课再到下课,遵循仪式感,把爱家爱校爱国精神培养融于日常行为。二是教材内容嵌入职业素养。教材中既要有“技术技能人才”工程项目的技术实现与系统性工程思维方法的习得,也必须嵌入“劳动者和接班人”的工匠精神与精益求精职业素养习得。三是教案编制嵌入工匠精神。专业教师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在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四是教室使用嵌入企业文化。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创新创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都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的宣传阵地。五是要在增强专业课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大力开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教育资源,激发学生信仰和践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保障五个嵌入的顺利实施。一是引企入教,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将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等积极因素导入,让学生在掌握岗位技术技能要求的同时,切实体会现代企业的先进文化。二是引企入校,在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与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中,将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建设延伸到实训基地、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进而实现企业文化进课堂。三是提高教师素养,要让每一名教师拥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家国情怀,具有一家长期合作的典型企业,使用一本融入职业规范的教材,开发一套嵌入工匠精神的教案,共建一个嵌入企业文化的实训室或技术研发中心,掌握一套精益求精的课程教学流程,拥有一批真心喜欢上课的学生。


作者 | 温贻芳 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所学校来“取经”,上海这所高职的“课中课”有什么不一样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五维四融”培养路径
高职课程分类建设研究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教师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五大问题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及其实践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