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包穴

大包穴

〖類屬〗足太陰脾經第二十一穴。

〖標準定位〗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

〖解剖〗在第六肋間隙,前鋸肌中;有胸背動、靜脈及第六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六肋間神經,當胸長神經直系的末端。行針時,在肋角的前內側胸壁,應在相鄰肋骨之間,在肋角的內側行針,應經肋骨上緣,這樣可避開肋間動脈及其分支。該穴位深部相對應的器官有胸膜腔、肺、膈、肝(右側)、胃(左側),故不可深刺。

〖取穴方法〗側臥舉臂,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處取穴。

〖刺灸法〗斜刺或向後平刺0.3~0.5寸。治頸部扭傷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脹。可灸,艾炷灸3壯,艾條灸10~20分鐘。

〖注意事項〗嚴禁深刺,以防刺傷肺臟。

〖作用〗宣肺理氣,寬胸益脾。

〖主治〗氣喘,哮喘,胸悶,心內膜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胸脅病等呼吸系統疾病,全身疼痛,四肢無力,食多身瘦。

〖配伍應用〗

胸肋痛:配三陽絡穴、陽輔穴、足臨泣穴(《針灸學簡編》)。

食多身瘦:配脾俞穴、章門穴(《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

〖附錄〗

(1)穴名釋義:本穴為脾之大絡,統絡陰陽諸經,故名大包。

(2)別名:大胞穴。

(3)現代應用:支氣管哮喘、胸膜炎、肋間神經痛、全身疼痛、無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理脾胃,夏天是清补,秋季要平补,以...
每天一穴:脾経之 大包穴
调理肠胃
胸肋胀痛、四肢无力、缓解疲乏就按摩大包穴,大包穴是脾之大络
大包《灵枢·经脉》师承笔记
【每日一穴】大包穴:宣肺理气,宽胸益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