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8脉从病反:脉至而从,诸阳按之不鼓,诸阴按之鼓甚,皆为脉从病反

岐伯在应答六气标本之所从所生之后,黄帝和岐伯之间又开启了新的问答之辞。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

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

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一、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

“脉”即脉证,“从”即相合。“脉从”即脉证与病症相合,病热则脉诊得热证,病寒则脉诊得寒证,或阳病当得阳脉,阴病当得阴脉,此为常理法度。

“而”表示转折,“病”为病机,“反”为相反。

“病反”亦即与病机相反。

“脉从而病反者”亦即脉证虽然合于病症但与真正的病机相反。

例如阴盛格阳的少阴肾阳病,里寒外热,高热不退,冷汗自出,四肢厥冷,脉诊而得浮大无根之阳脉。脉为阳象,症为热象,脉象、病象相从合,此为“脉从”。但是,倘若以“治热以寒”常法治之,投以葛根芩连汤、银翘散和白虎汤等方,病势不但不减反而会发热日增,药虽对脉对症但却不对病,此为“病反”。倘若救以白通加猪胆汁汤或通脉四逆汤则尚有热退脉静之可能。

“其诊何如?”这种情况如应该如何通过脉诊来确定真正的病机呢?

二、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鼓”为脉象鼓舞有力。“诸阳”即太阳、阳脉、少阳之脉。

“脉至而从”,阳病当得浮滑洪大之阳脉,太阳、阳脉、少阳之脉皆应从如此。

“按之不鼓”。此为诸阳脉之“脉从病反”。阳病之阳脉当得鼓舞有力之象,倘若举指脉诊按之却无鼓舞之脉象,便是假阳之象。张介宾注曰:“阳病见阳脉,脉至而从也。若浮洪滑大之类,本皆阳脉,但按之不鼓,指下无力,便非真阳之候,不可误认为阳。凡诸阳证得此者,似阳非阳皆然也。故有为假热、有为格阳等证,此脉病之为反也。”例如上述少阴阴盛格阳肾阳虚之病,虽得浮大之阳脉,但却中无鼓舞之象,实乃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之芤脉。少阴为标,热气为本,标阴而本阳,少阴阴盛格阳之病从标而化,是以故里寒而外热。

三、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

有阳必有阴,诸阳之脉从病反已明,黄帝追问诸阴之脉从病反又当如何?

四、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诸阴之脉。

“脉至而从”,阴病当得沉涩细小之脉,太阴、少阴、厥阴之脉皆应从如此。

“按之鼓甚而盛也”。此为诸阴脉之“脉从病反”。阴病之阴脉当得沉涩细小之象,倘若举而按之却得鼓舞有力盛大之脉象,便是假阴之象。

张介宾注曰:“阴病见阴脉,脉至而从矣。若虽细小而按之鼓甚有力者,此则似阴非阴也。凡诸阴病而得此,有为假寒,有为格阴,表里异形,所以为反。凡此相反者,皆标本不同也。如阴脉而阳证,本阴标阳也。阳脉而阴证,本阳标阴也。故治病当必求其本。”例如少阴阳盛格阴肾阴虚之病,阴虚火旺,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阴虚不敛阳,阳亢不归阴,故心中烦,不得卧,脉象虽可得细小之象,但若重按之又可得鼓甚而呈盛阳脉之象,细小为假虚阴,鼓甚为真阳亢,此即诸阴脉之表里异形或脉从病反。

明日继续精读“百病之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脉诊]-脉诊的临床意义(续) 20190821-6
中医诊断学精髓
《金匮要略》虚劳篇脉象分析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中医脉学辅导》赵绍琴著
鲍艳举:我对平脉辨证的一点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