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卫立煌在香港给朱德写信,请求保护自己家人,毛主席:来得及吗

冷冻的历史 2022-04-12 18:05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收官之年,解放军在各个战场势如破竹,打得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

蒋介石准备退居台湾,但他的一员猛将——卫立煌却坚决不肯去台湾,并带着妻儿逃到了香港。

不久后,卫立煌给朱德写了一封信,朱德看后脸色大变,立刻转告毛主席:卫立煌紧急来信,拜托我们一件事...

毛主席看完信后,脸色大变:时间上还来得及吗?

这封信上到底说了何事?卫立煌作为国军将领,与中共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两位将领的惺惺相惜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朱德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卫立煌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两人得以有机会携手作战、共同杀敌。

在山西的忻口战役中,指挥部将部队大体分为三路,左翼杨爱源率部作战,中路卫立煌率部作战,右翼则由朱德率部作战。

这次战役八路军圆满完成了警戒断敌的任务,狠狠打击了敌人的交通线,还缴获了大量物资、袭击了敌人空军力量。

同时,八路军还主动出击,配合左翼部队作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最终这场战役失利了,但却开创了国共联合大规模抗击敌寇的先例,更是让朱德和卫立煌友谊篇章逐渐展开。

次年一月,卫立煌在山西作战,中央派朱德前往临汾,之后抵达洛阳。

卫立煌接到消息后,当即表示非常想见到朱德,好好同这位朱老总请教一番!

这天,朱德穿着并不鲜亮的灰色棉布军装,腰间扎着一条普通的皮带,像一位朴实但又着装整洁的农民。

虽然军装朴素,但朱德的眼神却非常自信刚毅,让卫立煌觉得此人气场强大。

(朱德)

卫立煌抢先一步上前,紧紧握住朱德的双手,一番交谈之后,卫立煌对朱德的真知灼见深感折服。

虽然彼时二人隶属于不同的党组织,但却互相欣赏,似乎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会谈场面融洽。

朱德高度赞扬了卫立煌在忻口战役的指挥才能,卫立煌也对八路军在平型关、雁门关切断敌方后路,有力支持正面战场表示感谢。

此外,卫立煌对于八路军游击战的灵活有效、周密配合十分佩服,希望日后两军能有机会多多交流。

这次会谈,双方就“组成一个广泛的抗日战线”达成了一致共识,希望国共双方真正合力,击退来犯的敌寇。

正式会谈结束后,两人一同踏上前往洛阳的火车,为了再多多探讨学习,他们决定在同一个包厢结伴而行。

不同于在会谈室的严谨,火车上的二人倒是放松了很多,交流涉及了一些家常话题。

二人的感情也逐渐增进,卫立煌越发觉得这位朱老总,有胆识、有趣味、有境界!

卫立煌还是对游击战术非常感兴趣,希望朱德能多多赐教,朱德亦毫不遮掩,谈了很多令卫立煌感到惊艳的经验和想法。

一路上,朱德感觉旅途非常愉快,他对对面这位为人耿直、谦虚勤学的国民党将领十分欣赏。

当然朱德更看重的是,卫立煌心中有百姓,他的抗日立场非常坚定!

到了洛阳之后,朱德与卫立煌仍旧时常相约,每每谈论起当前战局、国计民生,两人便顿感英雄所见略同。

短短数日,这两位国共将领,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患难与共见真情

1938年2月,日军在华北动作剧烈,集中了约10万人进攻山西南部,来势凶猛。

阎锡山、卫立煌、朱德三人火速赶到临汾附近的土门镇,召开紧急御敌会议。

会议决定由朱德负责指挥东路军,阎锡山负责指挥西路军,卫立煌负责指挥南路军,同时要求阎锡山和卫立煌拨出半个师,交由朱德、彭德怀指挥。

这次战役日军攻势凶猛,三位将领决定背水一战,卫立煌原本打算趁着日军倾巢出动时,突袭反攻太原。

但没想到日军察觉后调军固守太原,卫立煌未能攻进,但也在韩信岭阻敌10天,有效牵制了敌军兵力,之后便下令部队向中条山转移。

战况紧急,日军攻下长治后,直捣临汾,而当时临汾军民却还没有做好御敌准备,朱德遂决定率领部分战士在古县镇指挥阻击敌人。

但敌我力量太过悬殊,朱德马上向毛泽东请示,希望卫立煌、阎锡山前来支援,形成三面夹攻的局势。

很快,卫立煌抽了一个师,星夜驰援朱德,阎锡山也抽了一个团的兵力赶来相助。

虽然本次作战部署周密,但奈何时间紧迫,正面友军的防线不幸被日军突破,临汾沦陷了。

为了给临汾军民争取撤离时间,朱德率百余名战士,牵制了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整整三天。

而卫立煌在转移途中也不顺利,日军打通了同蒲路,并把汾河的桥梁全都炸毁。

于是,卫立煌马上向朱德求援,表示想经过大宁晋绥军的防地、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防地东进。

当时恰好蒋介石也要求卫立煌到洛阳开会,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卫立煌提出需想要借道延安,中共对此表示欢迎。

4月,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的车队,从延边关出发,途经延川县,浩浩荡荡到达了延安。

卫立煌一行受到了中共方面的热情接待,毛泽东还亲自接见了他。

这次延安之行让卫立煌深受震撼,他事后坦言:要想真正战胜日本,拯救中国,恐怕只有学习延安的方法才行!

卫立煌从延安到达西安后,为了帮助中共解决弹药武器不足的问题,他下令给延安方面送去一百万发步枪子弹,二十五万枚手榴弹。

之后,他还安排送去一大批夏装、电话机、医用药品等,可谓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共同抗日的决心。

1938年8月,十八集团军总部通知卫立煌:朱德要来“向卫副司令长官汇报作战经过,商议今后的作战任务。”

卫立煌马上安排部下做好欢迎准备,并特地嘱咐接待标准要和八路军办事处的一样。

当天晚上,卫立煌在麦场为朱德开了欢迎大会,并陪同朱德到达会场,全场官兵鼓掌欢迎这位朱老总的到来。

这次,朱德送给卫立煌两匹高大肥实的枣红大洋马,这是他在与日军作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卫立煌十分喜欢。

而后,卫立煌也赠给朱德一把新式大号枪、一支犀佛利牌自来水钢笔,上面还刻着几个字:立煌敬赠。

1939年以后,卫立煌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同时兼任国民党河南省主席,他仍旧与朱德保持着密切联系。

不过,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革命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日军“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下,蒋介石又开始思想滑坡了!

他在日军为他“私人订制”的陷阱”下,再次萌生了反共心理,并诉诸行动。

1940年1月中旬,蒋介石突然翻脸,命令山西的八路军退至白晋路以东、邯长路以北。

对于这种无理又无脑的要求,一下子让朱德的“暴脾气”上来了,他断然拒绝执行此“命令”,并派出部下保卫太岳根据地。

蒋介石看“指挥”不动朱德,便气急败坏地要求卫立煌,将八路军赶出去。

卫立煌十分无语,他深知此举不利于抗日大局,便没有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却因此被劈头盖脸一顿怒骂:没有一点政治头脑!

3月,在蒋介石又不断作妖,要求国民党朱怀冰部袭击冀南八路军防地,不料遭到了朱德率军强势反击。

朱怀冰部被朱德率军打得溃不成军,急忙向卫立煌求援,卫立煌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作为一名军人,应该服从命令,出兵援助朱怀冰,与朱德开战。

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是非分明的人,不愿违背内心去做有损两军友好,有损抗日大局之事,更不愿与朱德这样一位好伙伴为敌。

左右为难之际,卫立煌致电朱德,希望两方适可而止,能够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蒋介石依旧不依不饶,一再命令他进攻八路军。

最终,通过卫立煌的多次斡旋,加上朱德的顾全大局,两军决定派出代表谈判。

朱德和卫立煌为了避嫌,安排专人传话,最终经延安和重庆方面同意,达成了抗日驻军防区的重要协议。

1940年,中共中央要求朱德提前回延安召开七大,同时,蒋介石也要求朱德赴洛阳与卫立煌会谈,之后去重庆“述职”。

朱德决定先去洛阳,再去延安,最后去重庆。

5月6日,朱德一行到达河南济源县,卫立煌派人前去迎接,之后为朱德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两人再次互赠礼物。

这次洛阳会谈,更加加深了朱德和卫立煌的友情,为之后的团结抗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兄弟之间何须言谢

这年秋天,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卫立煌根据先前签署的协议派兵协调作战,因作战需要时常与朱德互通电报。

战争胜利后,《解放》周刊刊登了这一国共合作共同御敌的佳话,但却让蒋介石以及国民党党内投降派非常不满,卫立煌的处境更加艰难。

次年3月,蒋介石美其名曰让卫立煌去“休长假”,并趁机将卫立煌的兵权剥夺。

直到1943年10月,蒋介石手边紧缺能干的大将,才将卫立煌召回,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随军远征缅甸。

后来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匪总司令”,而这次的对手正是朱德。

卫立煌内心百般抵触,他深感自己效忠的是一支违背民意的军队,即使规模再大、武器再多,也终将难逃覆灭的命运。

果然,东北最终被我军解放,人民群众欢呼雀跃,卫立煌却被蒋介石软禁在了南京。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蒋介石自知回天无力,准备逃往台湾,走前还以煽动、胁迫等手段,要求其他国民党将领与他一起去台湾。

卫立煌再也不愿面对虚伪狠辣的蒋介石,更不愿再去台湾为国民党效力,于是找机会逃脱了蒋介石的软禁,举家迁到了香港。

到了香港之后,卫立煌内心深感不安,因为他的老父亲和老母亲还在合肥,而当时合肥还未完全解放,他担心父母会有性命之忧。

于是,他马上想到了朱德,给朱德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如下:

朱德兄,见字如晤,上次与兄一别已过多年,我很怀念在山西与兄相处的日子...

蒋介石派特务暗杀我等不愿追随他的国民党元老,我如今命悬悬崖...

弟有一件要事,想拜托兄,我父母尚在合肥老家,我怕国民党对他们不利,恳请兄长念在旧情,护我父母周全。

朱德收到信后,脸色大变,他马上找到毛主席汇报:卫立煌紧急来信,从信中内容来看,他在香港的处境并不好。

他拜托我们一件事,希望保护好他在合肥的父母,免遭国民党杀害。

毛主席马上问道:“现在出面帮助卫立煌,时间上来得及吗?”

毛主席虽然有所担心,但和朱德紧急商量过后,他立刻决定派中共情报工作的李克农负责此事。

李克农接到毛主席亲自安排的任务,深知事关重大,他立即安排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秘密前往合肥,找到了卫立煌的父母,并把他们护送到了解放区。

李克农安排下去:“这二老是卫立煌的父母,务必好生照顾,不得怠慢!”

卫立煌的父母被安顿妥当后,朱德马上给香港去信,告知卫立煌此事,卫立煌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没想到,朱德和毛主席胸襟如此宽广,能够不计前嫌地帮他,并且这么快就把父母安顿妥当,实在是义薄云天!

卫立煌不禁想起了在延安的日子,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在缺衣少粮、弹药不足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战斗,顾全抗日大局。

而相比之下,蒋介石领导国民党部队明明占据了诸多优势,却目光狭隘,一心搞内斗,实在不堪大任。

·新中国再续友谊

后来,卫立煌在香港的报纸上看到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举行的新闻时,他激动地告诉家人:我是中国人,我将来一定要回到新中国!

为了表达对中共的祝贺,他立刻向毛泽东主席发去了一封贺电。

而毛主席在得知卫立煌有想回新中国的打算后,当即表示欢迎,马上派人秘密接洽,表达了中共中央对于卫立煌一家的欢迎。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终于如愿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他马上发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揭露了蒋介石种种卑鄙狠辣的行为。

回国后的卫立煌受宠若惊,因为他受到了中共中央的热烈欢迎,朱德还专门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办公室,二人多年未见,谈了很久。

席间,卫立煌眼含热泪说道:“朱德兄,再次感谢你多年前仗义相助,护佑我父母周全!”

朱德一直拿卫立煌当朋友,在他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大事,朋友之间不就是应该互相照应嘛!

而朱德的夫人,也同卫立煌的夫人一见如故,在北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令卫立煌很是欣慰。

为了让卫立煌深切感受到祖国对他的欢迎,朱德还邀请了彭德怀、聂荣臻、陈毅等“大将军”作陪,让卫立煌十分感动。

1958年,卫立煌忽然患重病住院,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朱德马上前往医院探望。

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闻讯也纷纷赶到医院,鼓励卫立煌战胜病魔,后来经过救治,卫立煌果然挺了过来。

不过遗憾的是,次年卫立煌又染上了肺病,朱德再次前往医院陪护,帮忙照顾卫立煌,二人双手紧握,场面令人动容。

1960年1月17日零时40分,卫立煌还是离开了人世,朱德悲痛不已,像是自己的亲弟弟去世一样难过多日。

·结语

卫立煌身为国民党军官,虽然效力于蒋家王朝,但他是非分明、心存善念,是一位值得我们钦佩的好将领!

卫立煌与朱德因国共合作抗日成为朋友,又因为国共分裂成为“敌人”,这并不是他们能左右的。

但这两位将军之间的友谊,之所以能从革命时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靠的无非是八个字:坦诚相待、肝胆相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卫立煌被列为战犯后,写信请求朱德照看母亲,毛主席下令予以保护
卫立煌
卫立煌被列为头等战犯后,寄给朱德一封信,毛主席派兵保护其家人|蒋介石
毛主席问:驴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卫立煌不懂,听解释后茅塞顿开
1949年,卫立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他激动地流下热泪:我有救了
1955年卫立煌受邀回国,8名元帅先后宴请,主席夸赞:你是有功人|军事同盟|军事条约|军衔|卫立煌|将官|朱德|蒋介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