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8年,国民党中统大特务将被处决,毛主席一道命令让其多活51年

冷冻的历史 2022-06-21 00:15 发表于云南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四川涪陵城郊,大多数百姓都还没有起床。

一家由解放军管理的榨菜厂的办公室门口,一名保卫科干部突然走出来并高声喊道:“保卫科全体集合!快!集合!”一边喊一边吹着哨子。

几分钟后,五名保卫科战士荷枪实弹地齐刷刷站好了队,保卫科干部命令道:“目标,员工宿舍,逮捕刘正刚,出发!”

几分钟后,榨菜厂员工宿舍的宁静,被这突然闯入的几名军人打破,他们挨个向所有员工询问刘正刚的下落,可没有人能够回答上来。

原来,这个叫刘正刚的工人,竟然是手上沾满鲜血的原国民党中统少将特务郑蕴侠。

四川解放后他凭借自己的特务活动经验藏身于榨菜厂,当保卫科察觉出他的身份后,他又凭借身为特务的直觉而提前感知到风声并偷偷脱身。

虽然在榨菜厂侥幸逃脱,但是在6年之后他还是被抓捕归案,作为周总理钦点的国民党战犯,郑蕴侠本来已经被判处死刑。

郑蕴侠

可是在死刑即将执行之时,毛主席做出了新的指示,最终让郑蕴侠免于一死。

身为中统大特务的郑蕴侠究竟做过哪些事情?为什么毛主席的一个指示让郑蕴侠被免除了死刑?

后来又活了51年的他晚年如何?

这还要从郑蕴侠曲折的逃亡经历说起。

错过亡命航班,开始逃亡生涯

在四川解放前夕,本来郑蕴侠是要搭乘国民党逃往台湾的最后一班飞机离开大陆。

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司机已经被中共地下党员策反,用以前往机场的汽车没能发动。

于是郑蕴侠没能成功逃走,有多年特务生存经验的他为了自保,马上前往山里躲藏了起来。

四川解放后,国民党特务们渐渐没有了藏身之地,郑蕴侠为了躲避解放军的追捕,在山里来回游走。

一天突然一个人拿步枪指着他,他趁对方不注意三拳两脚将对方打晕。

正当准备离开时,突然又被十几个各种打扮的拿枪的人包围,郑蕴侠这才知道自己是遇到了土匪。

被抓进山寨和土匪头子一番交谈之后,郑蕴侠才知道,这伙土匪之前曾经被国民党部队收买过。

匪首看郑蕴侠谈吐不凡,颇有几分能力,便想让他留下做二当家。

这并不是土匪头子多么赏识人才,而是在解放军对土匪的重重围剿之下,这些土匪意识到自己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拉拢所有可以拉拢的人,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而此时的郑蕴侠心里想的只有自己的生命安全,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肯定已经上了解放军的通缉名单,且土匪窝里人多眼杂。

为了自保,他委婉拒绝了匪首的邀请,并只身走上了朝贵州逃窜的道路。

而在路上所过之处,皆有解放军的剿匪部队严打严查,于是郑蕴侠出于谨慎起见,便化名为“刘正刚”,在涪陵城郊的一家榨菜厂以一名工人的身份隐藏了下来。

此时处于抗美援朝期间,因为前线食物短缺,为了更高效地向前线输送食物,所以这家榨菜厂临时被解放军接管。

郑蕴侠本来以为在榨菜厂可以基本安定下来,但是他对自己的反侦察能力过于自信,在厂里隐姓埋名工作几个月后,看没有暴露身份,于是便开始逐渐放松警觉。

在一次与工友聊天时,他不小心说出了一些普通百姓并不会知道的国民党政府高层内幕,引起了厂里的一名保卫科人员的怀疑。

保卫科人员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着郑蕴侠所说的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在第二天早上就把事情报告给了保卫科科长。

科长马上带人去抓捕郑蕴侠,而狡猾的郑蕴侠却提前察觉到了风声,偷偷逃离了榨菜厂。

保卫科长马上查找了国民党特务通缉人员名单和照片,这才发现逃跑的人竟然是国民党中统少将级别的特务郑蕴侠。

他们马上把情况上报,经过一层一层向上汇报,周总理很快得知了郑蕴侠逃跑的消息。

听到郑蕴侠这个名字后,周总理立即想到了1946年发生在重庆的校场口惨案,当时多少仁人志士在郑蕴侠等特务的殴打下险些送命。

血债累累的刽子手

当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主席为了全国的和平稳定,冒险前往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毛主席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党最终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立,身在重庆的各界民主人士为了庆祝这一好消息,在重庆校场口举行了庆典活动,各个仁人志士轮流上台演讲。

而就在庆典正在举行之时,郑蕴侠带领一帮中统特务突然将会场团团包围。

郑蕴侠首先走上台去,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庆典主持人李公朴先生拳打脚踢,遭到台下众人的愤然唾骂之后,他挥手命令所有特务同时对所有参会人拳脚相向。

整个较场口顿时陷入一片血腥,这次事件由国民党高层指使,由郑蕴侠策划和带人执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另外,当时各界民主人士为了促进政治协商会议各项议案的审理和讨论,时常邀请政协代表在沧白堂做演讲,向民众阐述政协会议最新进展,会场每次都座无虚席,观众达到两千多人。

郑蕴侠带领中统特务,多次到沧白堂对会议进行破坏,轻则制造混乱,重则实施暴力,令社会各界人士深恶痛绝。

回想到这往日的种种惨案,周总理立即批示道:

“这个中统大特务郑蕴侠,一定要追捕到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周总理

而郑蕴侠从榨菜厂跑出来之后,一路向北走去,他不敢再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独自出没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

饿了就吃路边的野草,渴了就喝叶子上的露水,因为营养严重不良而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直到一个多月之后,在贵州省的大山里,他开始头晕目眩,于是为了活命,他跌跌撞撞走向务川县乡下的一个镇子里,晕倒在了镇子口外的路边。

恰好住在镇口的一位大娘路过,找人将他背进家里加以照顾,郑蕴侠才在逃亡的路上捡回了一条命。

从此以后,郑蕴侠在村里住了下来,他声称自己的家人在抗日战争中已经全部去世,而自己是从老家逃难过来的。

在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村里人自然而然相信了他的说法,后来在村长的帮助下,郑蕴侠还娶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为妻,并生下孩子。

凭着自己的聪明学识,他还成为了村委会的会计,每天工作勤勤恳恳,待人也友好和善,在村民中间很受欢迎。

本以为生活就可以一直这样风平浪静地过下去,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多年后意外漏出的一个马脚,还是让一直名列战犯名单的他落网。

1957年的一天,身为会计的他代表村里到县城开会,在与其他村子的同志交流时,郑蕴侠侃侃而谈,一不小心说出了许多成语连珠的话,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对社会发展的看法。

大家觉得他谈吐不凡,可是他却说自己只是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这一情况引起了其中个别同志的怀疑。

当时外国和台湾特务在大陆活动猖獗,许多干部的警惕性非常高,一位细心的干部回去后仔细找出了多年前的战犯通缉名单和照片,马上认出了郑蕴侠。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干部先是悄悄将消息告诉了公安人员,公安部门马上部署了抓捕行动。

1957年5月19日早上,刚刚起床的郑蕴侠迎面就在门口遇到了公安人员,面对指着自己的枪口,郑蕴侠没有反抗,而是乖乖束手就擒。

而被捕之后的郑蕴侠坦言,其实在说错话之后,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有可能会暴露,但是当时的他不想再逃走。

在被捕的前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就从当初一心报国的壮志青年,和血战沙场的抗日将士,一步一步沦为了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以及整日担惊受怕的逃犯了呢?

曾经立志报国的年轻人

郑蕴侠本是江苏临川人,1907年出生于官宦家庭,条件优渥的他青年时考入了上海法学院,后来为了投身革命,毕业后就到广州考进了黄埔军校。

毕业后在军队中担任过上尉军法官,后来国民党中统看中了他的法学功底,把他吸收进中统。

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其职务不断得到提升,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已经是国民党军统里一名少将级别的特务。

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没有上过多少战场的郑蕴侠也曾立下战功。

当时李宗仁指挥中国多支部队在台儿庄地区对日军进行合围,而其中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在台儿庄周边军事要地布置防线组织日军援军的前进。

其中藤县是重要的一个防守阵地,郑蕴侠曾率领一个政工队参与藤县保卫战。

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他带人和日军反复拉锯争夺一处阵地二十多次,直到藤县即将失守的最后时刻他才冒死突出重围撤出战斗,身上的衣服几乎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后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相继成立后,郑蕴侠曾以当时的《世界日报》主任的身份,奔赴中国驻印军前线,领导战地采访工作,为国人带回了许多有价值的战况报道。

每当想到这些为国尽忠的经历,他都感到热血沸腾,身为曾经的北伐革命军里的军法官,身为曾经的抗日将领,他不想再以一名逃犯的身份过日子,于是躺在床上的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身份是否暴露,都不再逃跑。

被捕之后的郑蕴侠认真交代了自己的逃亡经历,以及过去对人民所犯下的所有罪行。

第二年12月,重庆人民法院判处郑蕴侠死刑,郑蕴侠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过太多,枪毙他完全合情合理,于是也未提出异议,只等死刑的执行。

而就在执行死刑的日子即将到来之时,毛主席做出了新的指示:对于关押的国民党犯人,可杀可不杀的不要杀。

毛主席

而郑蕴侠恰好因为这一政策而被免除了死刑,对于党的宽大为怀,他心中充满感激,因此开始努力在管理所中积极进行改造,争取早日获得重新做人的机会。

1975年,随着中央政府特赦命令的下达,郑蕴侠被提前释放出狱。

他回到了自己被捕之前所生活的务川县,成为了当地高中的地理和语文老师,还被选为县政协委员,通过参与社会建设,他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郑蕴侠

为了感念党和人民对他的宽恕和照顾,他开始致力于祖国两岸的统一事业,多方奔走联系旧时的同学和同僚。

在向故人们写去的信件中,郑蕴侠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家国大义,劝对方共同促进台湾解放。

在这期间,受到郑蕴侠的影响而从台湾回到大陆的国民党人时而有之。

晚年的郑蕴侠常常回想自己早年间参加北伐和抗日时的情景,每当这时他总会庆幸,自己兜兜转转曲曲折折最后终于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因此得以安度晚年。

郑蕴侠

2005年,郑蕴侠作为曾经领导中国驻印军战地通讯工作的人,以及台儿庄战役的老兵,受邀参加了县城当地举行的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庆典,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敬仰。

4年后,102岁的郑蕴侠安然去世,临终前他握着儿女的手叮嘱道:“等到将来祖国两岸统一的那一天,不要忘了在灵前告诉我。”

百态人间录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蕴侠:周总理点名要抓他,因一个成语暴露身份,曾指导张国立拍戏
这个中统大特务落网后,被判处死刑,最后足足活了102岁
1957年,贵州货郎因一句成语落网,竟是给周恩来寄过子弹的中统少将
102岁老人讲述自己从特务到政协委员传奇人生
郑蕴侠:周总理点名要抓的特务,潜伏8年,还曾和张国立一起拍戏
周恩来批示死要见尸的中统少将:建国后潜伏8年才归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