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蕴侠:周总理点名要抓的特务,潜伏8年,还曾和张国立一起拍戏
病床上一位102岁高龄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对他的养子说道:今生唯一遗憾,没有勇气能再回到重庆较场口,对自己所作所为表示忏悔。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老人就是郑蕴侠,一个被周总理点名要捉拿的国民党特务。
郑蕴侠1907年出生,江西省临川人,有句谚语“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郑蕴侠的父母都饱读诗书,郑蕴侠小时候也爱看一些爱国将士的传记,受到一些爱国名将的英勇事迹的影响,就这样一颗爱国情怀的种子种在了年幼的郑蕴侠心里。
可能是从小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郑蕴侠从开始读书识字,就很勤奋、认真,时常得到教书先生的肯定,郑蕴侠的理想学校是上海法学院,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被上海法学院录取了。
郑蕴侠本打算就这样毕业后做一名律师,为民伸冤,伸张正义,虽然不会大富大贵,却也自得其乐。
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面对各种压迫,他发现:只是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有资格坐到谈判桌上,谈条件,此时的郑蕴侠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报考黄埔军校,他顺利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了,国民党打算为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何应钦收到了蒋介石的秘密委派,要求他在黄埔军校中替自己选拔人才。
郑蕴侠有着上海法学院和黄埔军校两重光环,一下子就引起了何应钦的注意。
在何应钦的推荐下,郑蕴侠顺利进入了第一军军法处,在职期间凭借出色的能力解决了很多问题,加上蒋介石对郑蕴侠评价非常高,使得郑蕴侠一时间名声大噪。
显然郑蕴侠的光环不止引起了何应钦的注意,加上他在职期间的卓越表现,更是引起了陈立夫的注意。
陈立夫当时掌管着中统,也许人才到哪里都是很抢手的吧,这位中统的领导者,没有征求郑蕴侠的意见,也没有征得何应钦的同意,直接把郑蕴侠调到中统工作,说是调转不如直接说是抢更加合适。
陈立夫为何会如此嚣张?那是因为当时的陈立夫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何应钦虽然是在为蒋做事,却也不敢得罪他。
中统是一个特务组织,郑蕴侠志不在此,可能是畏于陈立夫的势力,也可能是对于新工作的好奇,他并没有去拒绝,郑蕴侠于是就这样鬼使神差的加入了中统。
后来回忆加入中统的那个晚上,陈立夫让他对着蒋介石的画像进行宣誓,当时内心毫无波澜,也许觉得和律师的工作只是性质不同罢了,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选择将令他一生后悔。
郑蕴侠内心真的一丝波澜都没有吗?当然不会,只是彼时的他发现弄丢了最初的自己,他在努力用麻木掩藏自己内心的痛楚。
郑蕴侠刚刚加入中统的主要工作依然是和纸笔打交道,他主要负责法律相关的文书工作,他为自己没有参与到实际的战斗中,而感到遗憾,当时的郑蕴侠仍然一个热血青年。
1938年,台儿庄战役爆发了,郑蕴侠满腔的爱国情愫无处安放,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儿,都不会甘心只待在办公室里,眼看着敌人侵略国土而无动于衷。
接到命令的郑蕴侠率领政工队奔赴前线,参与了藤县守城战,这是郑蕴侠第一次打大型战役,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丢失了性命,看着敌人距离自己的阵地越来越近,他只能不断向上级请求支援,期间与敌人来回争夺阵地多达5次。
此时他想到了岳飞,岳飞在孤立无援的时候,依然写出了《满江红》这样的豪迈的诗句,想到这,郑蕴侠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力量,一股坚信能够战胜敌人的力量。
最后,郑蕴侠也终于等到了援军,获得胜利。
郑蕴侠还深刻的记得《满江红》中有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句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感受,年轻的郑蕴侠怒火中烧,恨不能一手撕碎那些攻上阵来的敌人,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庆幸的是郑蕴侠真的等来了那一天。
然而郑蕴侠的观念已经彻底改变了,他已不再是当初想当一个律师,为民伸冤的郑蕴侠。
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曙光,成功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此时的国民党当局也开始实施针对我党的秘密计划,在这期间,郑蕴侠作为蒋介石器重的人才,作为中统特务组织的骨干,他做了很多侵害爱国志士的勾当。
1946年1月,国民党迫于舆论压力组织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成功落幕,2月初,为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召开、拥护政协五项决议,各界民主人士准备在重庆较场口举办庆祝会,多名爱国人士都会到场参加。
得知此消息后,陈立夫立刻安排郑蕴侠等人阻止这次集会。
1946年2月10日,正当各界代表和群众都进入到会场之后,郑蕴侠等人便带人冲了进去,会场上面为什么不悬挂总理像、国旗、党旗,你们这是不把总理放在眼里,这是杀头的大罪。
郑蕴侠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摘下帽子挥动三下,发出行动信号,他的人冲上去对正在主持发言的李公朴拳脚相向,同时在场的多名民主代表受到了殴打,场面一度陷入了混乱。
眼见郭沫若伤势较轻,郑蕴侠便指使他的人,把郭沫若驾到后面好好招待,郭沫若重伤,特务们的暴行持续了很久。
直到周总理等人赶到,他们才陆续离开,得知事情的经过,周总理十分生气,他更是将郑蕴侠点名为一定要抓捕的通缉犯。
错误的判断,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错误的道路更是让他走进了错误的人生,郑蕴侠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切,会结束得如此之快。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同时意味着“蒋王朝”的结束。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当时许多没有跟着蒋介石逃离的国民党将领,已经看清形势,觉得国民党大势已去纷纷投诚,但是郑蕴侠却仍做困兽之斗。
他潜伏在重庆一带,带着一些国民党残余力量,试图阻止重庆解放,可是解放军一到,这股残余的力量犹如一盘散沙,四处逃散。
郑蕴侠也开始逃亡,但是阴差阳错,他错过了最后一班飞往台湾的飞机。
在蒋介石逃亡台湾之前,下令在重庆实行焦土政策。
在重庆所有的大型设施能销毁的销毁,不能销毁的毁坏。
错过逃亡的最佳时间,此时的郑蕴侠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沉着冷静的郑蕴侠,并没有因此放弃逃亡,而是仔细地分析当时的处境,他只有三条出路,第一条想办法逃往台湾,毕竟大部分的国民党飞到了台湾,再就是逃往尚未解放的海南岛,第三条就是逃往滇缅金三角地区。
台湾和海南都路途遥远,金三角则距离四川较近。
最终,郑蕴侠选择了奔赴金三角地区,经过各种特工训练的郑蕴侠更换姓名,乔装打扮成一个木材商人,顺利躲过抓捕。
虽然路途中,几次险些被发现,但最终凭借他的警惕,都没有被抓捕。郑蕴侠发现,现在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安全的角落静观其变。
1950年,几经碾转,他最终以一个叫刘正刚的杂货郎的身份在濯水镇落脚。
濯水镇人口不到2000,很少与外界联系,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藏身之地。
郑蕴侠告诉濯水镇的百姓是来投奔亲戚的,结果亲戚没找到,当地人都以为郑蕴侠是一位因为战乱而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不仅给了他很多食物,而且让他住在何大娘的院子里,郑蕴侠为了自己的身份不被识破,他和濯水镇百姓一样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暴晒,郑蕴侠也被晒得全身黝黑,从外表来看,几乎和当地居民没有区别,虽然日子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郑蕴侠每天都提心吊胆,他害怕我党战士突然找上门来。
回想起他在解放战争期间自己造的孽,他知道已经足够让他被判枪毙了。
郑蕴侠发现当地与他同龄的人都已经有妻儿老小,而他却是一个单身汉,这在当地是比较少见的,郑蕴侠立刻意识到,他需要在当地娶妻生子,这样也可以多一重掩护。
正当他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犯愁的时候,邵春兰出现了,在郑蕴侠的印象里,第一次见邵春兰觉得她像当地其他百姓一样淳朴,不爱说话,长相虽然不出众,却也算可以,郑蕴侠觉得她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邵春兰虽然说不上出众,但是在她这个年龄,也早该嫁人了,但就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她曾做过压寨夫人。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土匪被剿灭了,她也得以被解救出来,鉴于她的经历,也没人娶她,就这样这两个拥有着独特经历的人走到了一起。
有时候,经历过了大悲大苦的战乱和逃亡,看见了太多的生生死死,彼时的郑蕴侠在想,如果自己没有那重特殊的身份,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然后在这个地方终老,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郑蕴侠终究是逃不掉的。
1956年,全国开始搞对私改造合作化,郑蕴侠当时的生活也很窘迫,当地政府便将其安排到了濯水镇食堂做会计。
在会计培训课上,郑蕴侠将自己隐藏得很深,他总是装作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课堂上属他的问题最多,因为自从他来到这里,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形象,所以没有人怀疑他。
然而百密一疏,郑蕴侠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认为完美的演技,最后会因为自己在找笔帽的时候,一句我的笔帽怎么不翼而飞了,从而暴露身份。
就因为这一句成语,让周围人觉得他是个有文化的人,随即他就被人举报了。
根据当地公安局的调查,很快就锁定郑蕴侠的真实身份。
1957年5月19日上午,郑蕴侠被捕,郑蕴侠行事机敏,也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参与台儿庄战役,为抗战胜利做出过贡献,鉴于他之前的行为有功也有过,我党决定对其进行改造。
当郑蕴侠听到自己的审判结果,只是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了。
郑蕴侠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没想到共产党如此开明,他们不但不杀我,还要给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共产党的政策太伟大了。
在接受改造期间,郑蕴侠真正见识到了我党政策的优越性,也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感到真心地忏悔,逐渐成为了一名先进分子。
1975年12月20日,郑蕴侠被宽大释放,政府为他安排了工作,他也过上了安稳的普通人生活。
晚年期间,每回忆往事,都觉得自己难赎其罪。
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向后人阐述事实,揭露真相,以此为戒,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自己的罪责。
1980年,拍摄《草莽英雄》,张国立为主演,郑蕴侠得知消息后,联系剧组,请求出演土匪这一角色。
因为他曾在四川和不少土匪打过交道,熟悉他们的脾气和生活习惯,甚至言谈举止。郑蕴侠将剧中的土匪演得恰到好处,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9年,郑蕴侠逝世,结束了他曲折而又传奇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蕴侠:周总理点名要抓他,因一个成语暴露身份,曾指导张国立拍戏
周总理点名要抓的逃犯郑蕴侠,因一个成语暴露,曾指导张国立拍戏
1958年,国民党中统大特务将被处决,毛主席一道命令让其多活51年
1957年食堂会计说了个成语立马被抓,经查,竟是周总理钦定要犯
这个中统大特务落网后,被判处死刑,最后足足活了102岁
潜伏在郭沫若身边的文化特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