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3年,87岁特工临终前送总理1张纸条,周总理看到14个字后潸然泪下

前言

1966年冬,北京。

雪花在寒冷的空气中漫天飞舞,这些或大或小的精灵,形状不同,下降的速度也不同,有些雪花好像特别眷恋风,很久才缓缓地落在地上。

在一个小胡同里,有一对老人在门口踮着脚向着路口的方向望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急切,好像在等待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

半个小时过后,妻子朱端绶对丈夫熊瑾玎说:“回去吧,周总理那么忙,一定是有事耽搁了,或者因事情拖住来不了了。”

“不会的,总理一向言出必行,他答应来给我祝寿就一定会来,你回去把饭菜热热,我再等一会。”熊瑾玎老人望着路口的方向。

晚上七点多,两个身影出现在了路口,熊瑾玎赶紧向屋里喊道:“端绶快出来,总理来了。”

夫妻二人把周总理和他的卫士长迎进屋,周总理一边走一边说:“不好意思,因工作耽误了时间,让你们久等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夫妻二人余生中经常回忆的场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一起喝着花雕酒,一起回忆着曾经惊心动魄的往事······

7年后,当熊瑾玎临终之际,已经确诊癌症的周总理拖着病体前来看望熊瑾玎,两位老战友相视无言。

分别的时候,熊老把一张纸条交到周总理手中,周总理看到上面的14个字后沉思良久,转身后潸然泪下······

01

1886年,熊瑾玎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医生世家。

熊瑾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他常常把药材送给没钱买药的百姓,见到因伤病疼痛流泪的穷人时,他会蹲在地上哭泣,然后哀求爸爸:“爸爸,您要救救他们。”

在父母的栽培下,熊瑾玎每天在书海里遨游,10岁的时候他进入私塾,接受传统的旧式教育。

20岁时,熊瑾玎进入徐特立等人开办的师范速成班。也就是在这里,他的思想受到《新青年》的影响,发生了改变——他本就有一颗济世救人的心,加上新文化的熏陶,他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条救国救民的路。

1918年,熊瑾玎在新民学会结识了毛主席和何叔衡等人。这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饭都吃不饱,心中却装着国家和民族。

一天,毛主席和大家讨论如何能让新民学会发展壮大,如何能有更多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时,其他人面面相觑,拿不出一个好主意。

熊瑾玎略加思索后,说道:“想办事,就要有钱,想要有钱,就要创办实体经济。”

众人听后,都觉得熊瑾玎说得有道理,并推荐他担任新民学会的管家。

正是从此时开始,熊瑾玎的一生都和金钱有着密切地接触,后来,他通过自己的运筹帷幄,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大量的经费。

1921年夏,毛主席、何叔衡从长沙乘船去上海参加党的“一大”,熊瑾玎把自己经营企业赚到的2万大洋送给他们当活动经费。

那个年代,2万大洋是一笔巨款。毛主席拿着这些钱,看着熊瑾玎,脸上流露出感激与敬佩之情。

02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熊瑾玎秘密前往武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加入共产党以后,熊瑾玎见到的第一个领导就是周恩来。

周恩来对熊瑾玎在长沙的工作早有耳闻,同时也对他的经营企业的能力以及他在商场上的八面玲珑很是看好。

两人见面后,周恩来和熊瑾玎进行了一次长谈,两人从生活聊到工作,又从工作聊到信仰。

当聊天结束后,周恩来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握着熊瑾玎的手说:“欢迎你加入我们。以后我们并肩作战,一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能得到周恩来的认可,熊瑾玎的眼中闪着泪花说道:“我听从组织安排,全力以赴做好分内工作。”

1928年,熊瑾玎被党组织派往上海担任党中央的会计,负责建立中央政治局开会办公的秘密机关和中央同各地党组织通信联络的地址。

接受党组织分配的任务后,熊瑾玎进行了缜密的计划。很快,他以商人的身份在上海找到一个三层房子,三楼供中央政治局开会用,二楼给前来接头的地下党员用,一楼挂上“福兴”商号的招牌用来做生意掩人耳目。

熊瑾玎

从1928年4月一直到1933年7月,这个供中央政治局开会办公的“商号”,保持了三年多的时间。

经常来这里开会的有李立三、周恩来、邓小平等二三十位同志。因为有熊瑾玎里外打点,这个党中央秘密机关,在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中始终没有被敌人发现。

对于苏区送来的黄金、首饰等实物经费,熊瑾玎就通过自己和国民党高官的私人关系,把它们通过安全的渠道换成法币,然后再送回党组织。

熊瑾玎在保证“商号”安全经营的同时,为了能给党中央筹集到更多的经费,还开办了三个酒店和一个钱庄。酒店和钱庄的所有盈利,全部送到党中央使用。

如今,我们在重新叙述熊瑾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时,可以轻描淡写地叙述,但是,他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为了党组织相关部门能正常运转,每天都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03

1933年4月8日,天空中电闪雷鸣之后,顷刻之间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熊瑾玎为了安全起见,冒着大雨到法租界给贺龙的家属送生活费,没想到被叛徒出卖,熊瑾玎在大雨中被特务逮捕。

特务为了能让熊瑾玎开口,对熊瑾玎用上了多种酷刑,但是,无论特务们用何种招数,熊瑾玎都缄口不言。

丧尽天良的特务为了撬开熊瑾玎的嘴,把熊瑾玎关在一个坐不直、伸不开腿的笼子里一个多月之久,他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瓦解熊瑾玎的心理和精神防线,但是,他们想错了。

熊瑾玎始终没有透露任何关于党组织的信息,他从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个对党和革命无限忠诚的革命家的气节。

熊瑾玎和妻子

1937年抗战爆发后,通过宋庆龄、章士钊等人作保,熊瑾玎被释放出狱。

4年的牢狱生活,导致熊瑾玎的身体伤痕累累,周恩来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双手扶着他的胳膊,不禁湿了眼眶:“瑾玎同志,你受苦了。”

什么是革命者?熊瑾玎这样坚强如钢铁的战士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出狱后,他马上要求组织给他分配任务——他要工作,他要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周恩来的强烈要求下,熊瑾玎休息了半年时间,之后受周恩来的委派出任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总经理。

在重庆国民党统治区,要筹集经费和物资十分困难,国民党当局停发了八路军经费,并视《新华日报》为洪水猛兽,处处横加迫害摧残。

9年里,熊瑾玎凭借着自己超强的企业经营手段,硬是在国民党的迫害摧残下让《新华日报》活了下来,并且通过经营企业为中共中央南方局筹措了大量经费。

十几年里,熊瑾玎送到党中央的钱款不可胜数,然而他和自己的家人,却始终过着贫穷的日子。

左一为熊瑾玎

有一次,他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突然发高烧抽筋,当熊瑾玎把孩子抱到医院后,医生开口就要十块大洋才肯接诊。

作为党组织的理财主任,经他之手的钱,何止成千上万个十块大洋,但是,熊瑾玎考虑到那是党的经费,不能随便用,就抱着女儿回到了家中。

结果,孩子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周恩来身边的助手很多,但是,能让他钦佩、器重的却屈指可数,熊瑾玎是其中一个。

新中国成立以后,熊瑾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直到离休。

04

1966年,周总理得知熊瑾玎要过80大寿,就早早地和他约定前来祝寿。因为工作繁忙,晚上快到八点的时候,周总理才匆匆赶到。

那一晚,熊老和周总理聊到了很晚,聊到往事的惊心动魄时,周总理就和熊老喝上一杯。

7年后的1973年,熊瑾玎病重,周总理马上指示医院要尽全力抢救,然而,熊老的身体因年轻时过度劳累,现在已经无力回天了。

1月下旬,75岁的周总理因身患癌症非常虚弱,他在卫士长的陪同下来到医院看望熊老。两位老战友再次相见,一个将不久于人世,另一个身患癌症却一边忍受身体的剧痛一边为国家奔波,那一刻,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没有言语,只是相互深情地看着对方。

分别之际,熊老把一张妻子代他写的纸条放在了周总理的手里,周总理打开后看到14个字: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

这是怎样的信仰,能让一个人在生命的临终之际,依然想着为国家和民族奋斗。

周总理看着纸条上面的字沉思良久,然后,眼含泪花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病房······

尾声

1973年1月24日,熊瑾玎病逝。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熊瑾玎:“在内战时期,熊瑾玎担任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

熊瑾玎的一生是辉煌而耀眼的,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倾尽全力、不计个人生死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毫无疑问,熊瑾玎就是这样的人。

如今,熊老已经离开这个世界50年了,但他那种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他那种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将永远地留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精彩的注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3年,84岁特工临终前给周总理留下一张纸条,总理看到后潸然泪下
1966年,周总理拎着两瓶酒给81岁特工祝寿,特工看到酒名潸然泪下
1966年王牌特工熊瑾玎80大寿,其妻发现:周总理拎着酒站在门外
1966年,王牌特工80大寿,其妻惊喜地发现:周总理拎着酒站在门外
1973年87岁特工病危,送总理1张纸条,周总理看那14个字潸然泪下
这位老人80大寿,没请周总理,周总理亲自提着两瓶酒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