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伤杂病的特点

原创 秦越人 扁鹊 2023-07-16 06:28 发表于河南

      我们只有了解疾病的特点,找准疾病的病因,熟悉了这个疾病,才能够很好的解决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我编辑这篇文章的初衷,希望能够帮助一些初学中医的爱好者。

      1、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为主:可从虚实两方面来概括。疾病的发生,乃由阴阳的失调。内伤杂病与外感疾病的寒邪伤阳,热邪伤阴不同,它并非外邪入侵引起,主要因为脏腑气血失调所致。盖“气血冲和,百病不生”。诸凡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房劳伤肾,饥饱劳倦伤脾,悲哀形寒伤肺等等,皆可使脏腑失和。由于气血之生化在脾,真精之蛰藏在肾,气之治节在肺,神明血脉所主在心,气之升发疏泄在肝。脏气失和,必然影响气血的生化、运行、输布和阴阳的正常消长平衡。因此,内伤杂病的气血阴阳失调,是“藏”诸于内的脏腑功能失调,而“象”诸于外的病理现象。

      内伤杂病虽多,然其要不外虚实二端。《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在内伤杂病中,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气血两虚,阴阳俱损等正气不足之候,皆属虚证;而气滞所致之壅塞,和血瘀、水停、湿热、痰饮等病理产物,均为有害于机体的病邪,皆属实证。

      因此,临床上对内伤杂病气血阴阳失调的证候,多以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认清是属肺之治节失常,或系肝气之不能生发疏泄,或因心之神明失主,或为脾之生化无权,或由肾之真精受损。再辨其是一脏罹患抑或多脏受累。这样就能将内伤杂病的繁杂证候分辨得眉目清楚,从而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

      2.寒热为标,正虚是本:寒证与热证,乃用以辨明疾病的属性。一般而言,内伤疾病中之寒证与热证,系脏腑内伤之后,阴阳失去平衡的缘故。也就是说内伤疾病之寒热,正虚为本,寒热为标。故寒热常与其它虚象并见,少有单独出现于临床。

      “阳虚则内寒”。此虚中之寒,由阳虚而生,表现于临床,则为诸种阳虚证候。“阴虚则内热”。此虚中之热,由阴虚而生,表现在临床上为诸种虚热证候。一般来说,阳虚常见于心、脾、肾三脏,阴虚则五脏泛见。它如血虚无以敛气,气浮于外;气虚下陷,不能升清,阴火上乘阳位,皆可表现虚热之象,然必伴有血虚,气虚之证。因此,对内伤疾病之寒热,不可见寒散寒,见热清热,而应治其寒热之所由生。换言之,治内伤疾病之寒,要在温阳,盖益火之源,而阴翳自消;疗内伤疾病之热,重在滋阴,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血虚、气虚者,则治以益气生血,补气升阳,使气不浮越,阴火下潜,其热自退。

      外感疾病之寒证、热证,乃因寒热病邪所致。寒则伤阳,热则伤阴,此与内伤疾病之寒热,名同实异,其证随邪之深浅及部位而不同,治疗首在祛邪,邪去则寒热自除。

      3.淤滞是实证的病理基础:内伤杂病实证的发生,缘于脏腑功能紊乱,以及由之而发生的气机阻滞和继发的病理产物。它主要包括:气滞、血瘀、痰饮、水液、湿热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滞与血瘀互为因果,常同时并见。水泛为痰,或停蓄为患,或郁而生热,皆气不化水所致。故内伤杂病的实证基本上可归纳为气滞血瘀与水湿痰饮两类。

      夫人身之气,贵乎流通。正常时,内行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七窍,肌肤皮毛。若气滞不行,则血不畅流而为瘀,水不得运而为饮,瘀血、痰饮、水湿等由之而生。瘀血痰饮等既成之后,更加重气机阻滞,进一步使脏腑功能紊乱加重,如是互为因果,促进淤滞进一步加重。故《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证治准绳·蓄血)有“百病由污血者多”;《景岳全书·痰饮》有“痰为百病之母”等说。不但强调了淤滞在内伤杂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阐明了内伤实证的共同病理。

 鉴于淤滞是内伤疾病的共同病机,故对内伤杂病实证的治疗,应自始至终采取通淤去滞的治疗原则,或行气理气,或活血化瘀,或利水除湿,或化痰蠲饮,总以通其淤滞,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为目的。但是,内伤杂病的实证,多属久病之实,每实而兼虚,故不宜单纯取苦寒攻伐,在通淤去滞的同时,应酌情参以扶正,或通补并用,或通补相兼而行,以免损害正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钢辨证
【每周两课】《亚健康调理师》(四十九)——辩证方法
诗文集123
中医诊断方法
方剂讲解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