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8年,国军将领建议:先解决台湾后过江,毛主席:给粟裕发电报

冷冻的历史 2023-07-30 22:33 发表于云南

1949年初,平津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的欢呼声中,进入了古都北京。至此,长江以北的战事基本结束。那么,中国南方如何解放呢?其实,在国军主力被基本消灭的情况下,过江之后的战斗必然和粟裕将军预测的一样:江南将无大战。全中国的解放,已经指日可待。

但是此时,一个国军将领的来信,却险些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信上说,希望解放军先拿下海南、台湾等岛屿,之后以包抄之势,歼灭还在江南的国民党军。毛主席很重视这个建议,立刻电告粟裕将军,让他研究一下。那么一个国民党军将领,为何要给解放军提这样的建议?这是否是缓兵之计?而后来,这几个计划又为何没有得到实施呢?
说这些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杨杰,一位有良知的中国军人。
杨杰,也就是“先台湾、后江南”策略的提出者。他曾经是国民党军的高级参谋长,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被誉为“军学泰斗”。他的《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著作,是当时军人的必修课。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杨杰将军于1889年出生在云南大理,虽然家庭清贫,但是他本人却是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11岁时,杨杰就读于大理敷文学院。也就在这一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朝慈禧太后逃离北京。之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杨杰十分激愤地说道:“海禁开后,军事外交无一不败,若不改弦更张,就会像安南、缅甸、印度一样亡国灭种。”从此,他的心里就种下了从军的种子。
16岁,杨杰进入云南陆军速成学堂学习,之后又辗转进入了保定北洋陆军军官学堂。在这所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军事学府当中,杨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各门成绩都很优秀。还未毕业,他就被选定为旅日留学生。
1907年,杨杰 进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并以日本为活动中心,发展反清的革命势力。杨杰与其接触后,为其革命理想而深深折服,最终毅然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在一系列意外中爆发。杨杰很快发现,不管是革命军还是来镇压的“新军”,都是那种战法呆板、毫无章法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能够强国吗?于是,他开始将自己学习的军事知识教授给士兵们,并且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很快,他的部队就体现出了不一般的战斗力。因为战功卓著,杨杰在清政府被推翻后,成为了一名陆军中将。
但是,杨杰在清帝退位后,不仅没有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反倒是看到无数的军阀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攻伐,损害民族的利益。杨杰不想成为棋子,但是又身不由己,只能想方设法在军阀中虚与委蛇。
1921年,杨杰自掏腰包,再次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他不仅找来各种书籍,研读世界著名战役的发展过程,还在地图上画出各种态势,复盘战役情况。由于异乎寻常地努力,杨杰的成绩非常好,甚至日本人自己,都十分佩服他。

有一次,法国的著名军事家霞飞去日本参观,杨杰被选定为学校的接待代表。霞飞看他气宇轩昂,就随便问了他几个军事上的问题。杨杰引经据典,回答得十分到位。霞飞连连称奇,说他日后必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1924年,杨杰回到国内,在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岳手下当参谋长。虽然他仍然不喜欢参加军阀混战,但也知道,这是当时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必须经历的一条路,因此也只能参与其中。他在一段观察之后,选择与蒋介石合作,共同讨伐那些割据的军阀。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军阀的部队一度接近了蒋介石的大本营。蒋介石十分害怕,想要撤退。而杨杰认为,此时撤退将会把背后暴露给敌人,更加不利,不如坚持到底。最后,在他的坚持下,蒋介石没有撤退,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不过,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杨杰屡屡受到蒋介石亲信何应钦的排挤。而蒋介石虽然面子上对他很客气,但是却始终与何应钦站在一起。而且,蒋介石一次次地不顾抗日的民族大义,耗费大量的资源去打红军,这一点让杨杰感觉十分别扭。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杰逐渐厌倦了在官场上和自己人斗来斗去。他开始退居幕后,潜心著书立说,教书育人。1932年1月,杨杰在担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的同时,还兼任陆军大学校长,开始了一段桃李满天下的岁月。

杨杰的教学,是真正的中外结合、古今并重。他不但邀请国外的军事教师任教,还开设了社会、地理、历史、建筑等多门看上去与军事并不搭界的课程,让学生们着眼于大局,综合考量战争。他的教学方法,从单纯让学生学技术和战术,开始向战略研究方向转移。这对于当时僵化的国民党军事教育来说,是一种突破。学生们在杨杰设置的课堂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因此对这位校长心怀感激。
在战斗与教学的同时,杨杰也开始精心磨砺自己的学术水平。他写下了《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战争要诀》等多部军事著作,将军事理论的高度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甚至让世界都为之侧目。日本人甚至盛赞,杨杰是与蒋百里、白崇禧、刘伯承并称的“中国三个半军事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消息传来,杨杰立刻对战争做出了必胜的估计,并且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上战场了。但是,蒋介石却将总参谋长的位置给了何应钦,然后命令杨杰带队,出访苏联。杨杰知道,这一去无异于流放,但是无可奈何,只能将此行,当成又一次学习的机会。
杨杰在苏联待了3年,期间和多位苏军将领有过交流,对苏联红军的治军方法和武器装备十分赞赏。1940年,他被召回国内,满心以为这次总能上战场了。谁料想,蒋介石拿出一本《曾文正公全集》来,让他回家研读。杨杰又一次和蒋介石闹起了别扭,并且被彻底束之高阁了。
眼看报国无门,杨杰开始研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并且将其中的理论融入到自己的军事著述中。蒋介石看了他的书稿,发现其中的很多言论与共产党人如出一辙。他非常生气,并且派遣特务,开始监视杨杰。

1943年,杨杰开始秘密地和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接触,民主思维开始越来越强烈。蒋介石感觉到了他的危险,便在1944年,又一次派杨杰去欧洲考察军事。直到抗战胜利前夕,他才回到国内。此时,正赶上中国远征军展开反攻,杨杰便以协助指挥为由,回到老家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1946年,蒋介石准备发动内战。此时他最为担心的人,反倒是杨杰。杨杰是陆大校长,桃李满天下,自己的很多部下,都是杨杰的学生。如果杨杰跳出来和自己唱反调,那情况就会很不好办。于是,他准备笼络一下杨杰,让他出任云南省主席。但是,杨杰此时已经对蒋介石失望,断言拒绝了这个任命。蒋介石感觉,杨杰已经成为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于是命令特务,对他进行更加严密的监视。
杨杰不但不给蒋介石面子,还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唱衰蒋氏集团。当他听说国民党“土木派”大佬陈诚说,准备三个月击溃解放军、五年内“肃清”之后,轻蔑地说道:“别说三个月,就是十年,我看也未必能打垮!三十年也未必能解决。”当国民党战事不利,有人希望靠“第三次世界大战”来给国民党续命时,杨杰又说:“现在很多国家都垮了,二十年内必无大战。世界大战可不是想打就能打起来的。”在谈到蒋介石的时候,杨杰又说:“他是独夫民贼,他不垮台我就去当和尚。”

杨杰以其威望,在1948年成为了云南民主力量的领头人。此时的他,已经半公开地站到了共产党一边,竭尽全力去做云、贵、川、康地区实力派的工作,让军事将领起义。这还不算,他还利用内线,和毛主席取得了联系。他写了一封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战略:让解放军先占领台湾、海南,截断国民党军的退路,然后再在大陆上消灭他们。
杨杰的建议,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这个计划,正好和他的大穿插、大迂回的战法不谋而合。毛主席赶紧秘密发电报给在淮海前线的粟裕将军,让他研究一下,看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

粟裕将军冷静地分析之后,觉得这个计划超出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当时的解放军既无空军也无海军,又地处北方,想要跨海作战难度太大。解放军战士基本都是“旱鸭子”,根本不知道海战意味着什么。没有一个长期的适应性训练,光是严酷的海洋条件,就可能会让他们丧失战斗力。
而且,如果先打台湾、海南,船只从哪里收集?从哪里出海?当时解放区的出海口,只有营口、山东等寥寥几处。如果真的从山东出发,那这条航海线路可就太长了,以当时解放军能够找到的船只来看,即使敌人不拦截,也根本不可能到达目的地。所以,这个计划虽然在战略上有着巨大的好处,但并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杨杰对我党的支持。他继续做着国民党将领的工作,动员他们起义。而这,也给他带来了危险。1949年,杨杰致信策动川军刘文辉部下的一个团长起义,结果信件落到了大特务徐远举的手里。徐马上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蒋介石密令其逮捕杨杰。但是杨杰此时,已经回到了昆明,被自己的好友、云南省主席卢汉保护了起来。蒋介石一看逮捕无法成功,便下达了“密杀令”,命令特务“制裁”杨杰。
1949年9月,杨杰离开昆明前往香港,这给了特务们下手的机会。在特务叶翔之的策划下,一个叫韩信的行动人员,以送信为名,敲开了杨杰的家门。两人刚一见面,韩信抬手一枪,击中了杨杰的头部。一代兵学泰斗,就这样被刺杀了。而此时,距离新中国的建立还有11天!
1950年,杨杰将军的骨灰回到昆明,被埋葬于西山烈士陵园。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为其题词:杨杰烈士之墓。但是,杨杰作为革命烈士的身份,却是在1982年才正式确定的。至此,他传奇的一生,总算是真正盖棺定论了。他作为一个正直、敢于为国家利益发声的军人形象,也从此深入人心。
千年历史千面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指挥能力有多强?国军将领卫立煌坦言:他的指挥简直是艺术
开国大将黄克诚,政治眼光长远且独特,被毛主席极力称赞
日本至今只承认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算半个,其他三位是谁?
日军眼中,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都是谁?
日本传言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算半个,其余三人是谁?
1948年,杨杰向中央建议先打台湾再打蒋,被长期列为4A级绝密情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