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病,首重胃气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2021-09-22

90、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按:今天讲伤寒,直接跳到这里讲。

伤寒讲到现在都没做总结,可能有的人忘记很多了,简单讲讲。

看病首先要知道胃气,这个胃气不单独是胃,它指脾胃,胃气指脾胃化生的全身正气。

具体一点,脾胃上输津液到肺,肺输布为卫气,即——肺——卫。

津液化血则为营,即脾——血——营。

那么正气充足,则病止于三阳,正气不充则病患三阴,辨别三阳与三阴病,其实就是辨别脾胃之气的强弱。

比如太阳病表实与表虚的辨别,就是胃气虚弱的辨别,胃气强则卫气强,就不会得表虚,就可以用比桂枝发汗力度强的麻黄发汗。

脾胃气弱则身体机能衰,所以表证,脾胃之气强时就不能轻易用下法来误伤脾胃,那么用下法出现了阴证,就有这里的“救里宜四逆”。

下之后,胃气虚了,但相对于三阴证的胃气它还是充足,能阻挡疾病在三阳,但是解表不能再用发汗力度厉害的麻黄汤了,只能用桂枝汤。

但是下之后,有发展到接近三阴病的,此时不可发汗,不然会出现“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遇到此病,仲景怎么做呢——“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9、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如果继续强行发汗则会发展到少阴病。像90这条文,就有少阴病,也有太阴病了。

所以我们看病的时候要重视胃气。胃是卫气之根,脾是营气之本啊!怎么判断呢?能食则胃气强,不能食则胃气弱。

回到90条文里,伤寒医下之——本汗出而反下之,此为逆,这一定伤了胃气,而且伤得特别重——续下利,清谷不止。

胃气不足,卫气也不足,正气一定也虚了,不能抵抗客在表的寒邪,导致——身疼痛者,所以赶紧的扶正——救里宜四逆汤。

如果伤了胃气,但是胃气还是充足的,它能使清便自调,不是胃气一虚就身疼痛,而是人体在自我调节后面,正气不足了才出现——后身疼痛,这说明正气还是足的,还能抗邪在外,但是胃气被误下所伤,只宜用桂枝汤来解外,来调和阴阳,调和营卫。

这里也告诉我们,治病时怎么让阴转阳呢?就是胃气要强,治病首重胃气,胃气足则正气足,正气足则阴转阳。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之探析
刘渡舟讲伤寒论(9)
张仲景的正邪观
肖老师讲课8
保胃气在《伤寒论》临证中的体现的论文---中医学论文
伤寒论.第163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