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雪芹与芹、芹溪是两个人。在脂批中,...
(注:雪芹与芹、芹溪是两个人。在脂批中,芹、芹溪是作者角色,雪芹则不是作者角色。雪芹实际上是后40回续作者,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就是指续作。曹雪芹就是曹寅。芹、芹溪则是洪升。两个名字都带芹,应该是巧合,因为两个芹各有来历。)

自从脂本《石头记》发现以后,根据脂砚斋批语人们都知道,《石头记》的作者是个叫做“芹溪”的人,评点者有“脂砚斋”和“畸笏叟”等人。脂砚斋经常在批语中透露“芹溪”创作此书时的一些情况,并且披露书未作完,“芹溪”(简称“芹”)就“泪尽而逝”了。从胡适先生到当代诸多红学大师,都把这个“芹溪”当做曹雪芹的另一个字或号,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胡乱推测。他们推测的根据,是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出现了一个“曹芹溪”,因此认为这个曹芹溪就是《石头记》作者曹雪芹。时至今日,尽管当代红学家偷着装死鸭子嘴硬,但《春柳堂诗稿》作假案早已真相大白,这条孤证早已失去了证据效力。即使诗稿中真有一个曹芹溪,那也只能是嘉道以后的人物,与乾隆朝的曹雪芹绝不是同一个人。因此,把脂批中透露的《石头记》作者“芹溪”说成是曹雪芹,根本就站不住脚。

笔者考证,这个“芹溪”,就是洪昇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的一个笔名(或化名、托名)。洪昇早年为孙郁(托名苏门啸侣)所作《天宝曲史》校对文稿时,就曾使用化名“芹溪居士”。前几年发现的所谓“曹雪芹折扇”,其实应为“芹溪折扇”,乃是洪昇在国子监时的同窗好友林之枚书赠“芹溪尊兄”的,这个“芹溪尊兄”就是洪昇的化名。在创作《石头记》时,洪昇托言“石头”,脂砚斋批语透露石头就是芹溪,这个芹溪只能是洪昇的别署。以上详见笔者文章《芹溪考论》、《再考芹溪》、《洪昇与石头》、《曹雪芹折扇探源》。“脂砚斋”和“畸笏叟”分别是洪昇之妻妾黄兰次和邓雪儿,详见笔者文章《还原脂砚斋的真面目》、《脂批透露的洪昇夫妻生活考》、《稗畦草堂·四婵娟室·脂砚斋》。
洪昇作为《石头记》的真实作者,他为什么要为自己取号“芹溪”,并托名“老明公山子野”来筹划建造大观园,其中有什么隐秘呢?“芹溪”和“山子野”有什么来历,互相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原来,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所谓“芹溪”和“山子野”,乃是同一个人,“山子野”是他的名字,“芹溪”是他的雅号。这个人不是《石头记》创作时期的当代人,而是一个著名的古人,即南宋时期的著名隐士“芹溪处士丘子野”!洪昇创作《石头记》时隐去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刻意以古人“芹溪处士丘子野”为自己取号托名。所谓“山子野”,应该就是“丘子野”,山丘二字同义,《石头记》作者不过是故弄玄虚改“丘”为“山”罢了。丘子野,名義(某些典籍又作邱義,乃后人讳丘为邱的产物。古代丘姓一直为“丘”,直至雍正年间,为避孔子讳,方改“丘”为“邱”。洪昇在世时尚未避讳),字道济,一字仁卿,子野乃其号。因隐居在福建芹溪六曲,人称芹溪处士。生于建炎二年(1128),卒年不详。丘子野是南宋著名儒士兼隐士。

据明凌迪知撰《万姓统谱》记载:丘義,字通济,一字仁卿,号子野。建阳人。隐居不仕。颍敏嗜学,该贯子史,尤邃于易。与朱熹友善,常相往来问答。有《易说》传于世,及诸诗赋序铭,墨迹皆存。熹为书“芹溪小隐”匾其堂楣,作诗序赠之,又著《復斋铭》,并《芹溪九曲》等诗以贻之。其隐居地便在福建的“九曲芹溪”之第六曲。有朱熹之《芹溪九曲棹歌》为证,其第六首为:
六曲溪环处士家,鼓楼岩下树槎枒。
潭空龙去名常在,时见平汀涌白沙。
这个“溪环处士家”什么样呢?朱熹另有《丘子野表兄郊園五詠》描绘其地的清幽怡人,以及丘子野避世耕读期间的情景:
欲識淵明家,離離踈柳下。中有白雲人,良非遯世者。【柳】
結楥遂芳植,覆墻擁深翠。還當具春酒,與客花下醉。【荼蘼】
移自溪上園,種此墻陰路。墻陰少人行,來歲障幽戸。【竹】
芭蕉植秋檻,勿云憔悴姿。與君障夏日,羽扇寧復持。【芭蕉】
花柳遶宅茂,先生在郊居。下帷良已苦,時作帶經耡。【蔬圃】
南宋诗人叶善夫题咏的《芹溪八咏》,也证明了朱熹的记载,其一为:
芹溪处士古人风,宝剑尘埋未化龙。
旧隐至今名不朽,扁题元出紫阳翁。

《石头记》作者为自己取号“芹溪处士”,又刻意将书中大观园的建造者命名为“老明公山子野”,与芹溪处士丘子野恐怕很难说是无意的偶合,必然是有意而托名。大观园的建造者也就是《石头记》的作者,这在逻辑上是没有疑义的。《石头记》肯定不是南宋时期的作品,那么,《红楼梦》和大观园为什么一定要托名“芹溪处士丘子野”,来充当作者和筹划建造者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观园建造者山子野与《石头记》作书人芹溪
芹溪处士孤愤著书与曹雪芹披阅增删
托名石头记,隐含着《红楼梦》真实作者不可忽视的信息
曹雪芹考证对史料的误解误读
真才实学最动人
为什么现有的《红楼梦》研究全部都是错误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