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管憩室中医诊断治疗最佳秘方

食管憩室中医诊断治疗最佳秘方;

本病临证常见以下证型:中医治疗本病以祛邪为主。以顺气化痰、清热燥湿、降逆和胃、活血化瘀为大法。
1.痰气交结
证候:咽食梗噎,有时口臭,吐痰,时有胸痛,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辨析:痰气交结于食管,故咽食梗噎、吐痰;气机郁结,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胸痛;痰气久郁,有化热之势,故口臭;舌苔白腻、脉弦滑也为痰气交结之象。
治法:理气化痰,兼以清热。
方药:四七汤(《简易方口加味。苏叶10g,制半夏12g,厚朴12g,获等12g,生姜9g,大枣10g。
若气郁较甚可加柴胡、帜壳、郁金、陈皮、香附以理气解郁;若口臭口干较甚可加黄连、黄苓以清热。
2.痰热内结
证候:咽下梗噎,胸痛较甚,口臭较重,咽干口苦,脘痞满,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痰热内结,上阻食道,故咽下梗噎、口臭,咽干口苦;痰热阻中,脾失健运,故胃脘痞满;痰热内阻,气机不畅,气血失和,故胸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也为痰热内结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和胃。
方药:黄连温胆汤(《千金方》)。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2g,甘草6g,枳实10g,竹茹10g,黄连10g,大枣10g。若胃脘痞满较甚,可于上方加川朴、苍术以燥湿除满;若热邪较甚,大便秘结,可于上方加大黄、瓜蒌以清热化痰、通便。
 
3.瘀热内结
证候:饮食难以咽下,胸骨后持续灼痛,进食辛辣食物加重,口干苦,舌质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涩。
辨析:瘀血内结于食道,故饮食难以咽下;瘀热互结不化,故胸骨后持续灼痛、口干苦;进食辛辣食物则助热而致瘀热更甚,故胸骨后的痛加重;舌质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涩也为瘀热内结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燥湿。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赤芍12g,柴胡12g,枳壳12g,川芎12g,桔梗10g,牛膝12g,黄连9g,黄芩9g,栀子10g。若瘀血较甚,可于上方加丹参、降香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若挟有湿邪,可于上方加苍术、川朴、陈皮以燥湿理气。

【功能主治】
  (l)方功能活血祛瘀,消积止痛,生肌长肉;
      (2)方功能和胃制酸,缓急止痛,祛瘀生新。主治食道与十二指肠憩室。

  【处方组成】

  (l)五灵脂30克、白蔻仁15克、京三棱15克、蓬莪术15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水煎服。
        (2)乌贼骨15克、自芨30克、甘草10克、煅瓦楞子30克、浙贝母12克,水煎服,参三七粉(饭前开水冲服)3克、蜂蜜(分3次饭前冲服)60克。

  【辨证加减】

  脾胃虚弱加黄芪、党参、当归、黄精、大枣;胸脘腹胀加香橡皮、佛手片、甚者加九香虫、刺猬皮;中宫虚弱加荜拔、毕澄茄、川椒、甘松;气逆呕吐,偏寒加公丁香、制半夏、真降香、白檀香,偏热加姜竹茹、柿蒂;胃脘灼热、舌红加黄芩;腑行燥结加火府仁、郁李仁、柏子仁;便秘加生大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0doc个人图书馆
中医治疗口臭6秘方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谈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四法
食管憩室怎么治疗—特效秘方治疗食管憩室
食管裂孔疝中医治疗方法/病因症状诊断/实验室检查
黄进业:食管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