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光明专栏】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及重要古关隘军事分析(十六)

[前言]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1.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概述;2.中国历代新兴王朝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进行战争统一的历史;3.中国历代新兴王朝,从西向东、由北向南进行战争统一的原因分析;4.中国重要古关隘军事分析。由于能力有限,水平不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知力有未逮,错误和不足定在所难免,恭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谢!

8.娘子关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军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名。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唐长庆元年(821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年),朱温部将葛从周从井陉关攻河东,攻破承天军。

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京畿大门。明末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军的一部分,自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攻占了此关,然后出井陉关与主力会合。

抗日战争时期,娘子关曾再度发挥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日军急于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受到八路军阻击而失败。后来日军便沿正太铁路线西犯,把娘子关作为争夺目标。当时中国军队以包括八路军一部在内的数万兵力在娘子关设防,阻敌西进,但最终不敌日军,娘子关迅速被日军占领。不久日军从北、东两路进入山西,太原失陷。

1940年8月,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当时,晋察冀军区派10个团兵力击破日军占领的正太线,破坏重点为娘子关至平定路段。8月20日夜,八路军主力一度攻入娘子关。

娘子关偶成

明·王世贞

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

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9.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同繁峙县的分界线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

这里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军板垣师团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的八路军的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平型关大捷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念,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忆平型关大捷

聂荣臻

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

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平型关大捷

肖克

九月长城秋风尽,

平型关下开战端。

枪炮声袭震山谷,

痛歼坂垣美名传。

10.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雁门关3D地形图)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O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这更增强了山北山南的隔离性,以致山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为汉族统治势力所不及,而为北方诸民族所占据。雁门关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武帝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下诏发卒整修雁门关。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

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

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的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

雁门关外

金·元好问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

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

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

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

携晁四美人出雁门关送锡鬯至广武

清·屈大均

不觉沙场白日寒,美人一路拥雕鞍。

欲教游子千觞尽,莫使明妃一曲残。

此夕襟怀开广武,明朝涕泪落桑乾。

琵琶若换青骢去,那得红颜生羽翰。

11.天井关

天井关,亦曰雄定关,始建于西汉阳朔三年(前22年),古为南北要冲也,为晋豫边境雄关,雄踞于山西晋城市境内,是通往河南焦作的关隘,史称“太行八径之一”,据《读史方舆纪要》,关南有天井泉三所,其深不测,因名。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兵家必争之地。刘歆《遂初赋》:“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又王梁为野王令,北守天井关。”

天井关

唐·韦庄

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墙。

短绠讵能垂玉甃,缭垣何用学金汤。

劚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守吏不教飞鸟过,赤眉何路到吾乡。

重过天井关回辙庙

明·于谦

天井关前策马过,道徬古庙郁嵯峨。

石留辙迹深如许,道在人心耿不磨。

残雪初消山似洗,暖风才动鸟如歌。

自缘景物萦怀抱,莫怪重来感慨多。

(2020.7.5-11.11)

附录:

参考书目

1.李楠编著.中国古代关隘.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

2.何力编著.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道古关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3.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8

4.裴松之著.三国志.中华书局.2012

5.亚瑟·亨·史密斯著﹒李明良译﹒中国人的性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1

7.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班固著.后汉书.中华书局.2010

9.17.伯兰特·罗素著﹒戴玉庆译﹒罗素自选文集﹒商务印书馆,2006

10.沈德潜著.古诗源.中华书局.1978

11.计六奇著.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

窦光明:涉县人。

清漳两岸编辑团队

顾问:谈歌

主编:佛刘

编辑:曾澍致 巴蜀布衣 赵老师

驻站作家(排名不分先后):

陈自鹏 温江水 温健康 李晓玲 窦光明 李亮 孙琳 江志强 赵经纬 李光清 常忠魁 李新县 韩冬红 吕国防

驻站摄影师:赵建永

【窦光明专栏】把根留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城十三关
山西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十大著名关隘了解下!
山西十大著名关隘
古代长城上重要的关口之详解——第二篇
中国的九大名关
兵戈百战丨说“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