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风小论坛(欢迎大家参与)——王晓春
1王晓春
“班风小论坛”开场白
                      王晓春
各位网友:
     
我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退休教师,感觉班风问题甚有研究价值,遂开此帖,诚邀各位大侠指教有关班风问题,力争大家都有点收获。
以下题目供参考:
班风的作用;
班风的分类;
班风形成的机制;
班风与班主任;
班风与班干部;
班风与好学生;
班风与差生;
班风与“沉默的多数”;
良好班风的巩固;
不良班风的矫正;
班风与校风的关系;
班风与社会风气的关系。
先发两篇我的文章做引玉之砖。
                                        2006,7,13
2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 ](k12班主任论坛)2006-07-06 16:47  

搬山不止
  
班风是不同的友伴群较量的结果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风气,有的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勤奋刻苦;有的班循规蹈矩,老实听话,令行禁止;有的班矛盾重重,弄虚作假,勾心斗角;有的班散散漫漫,乱乱哄哄,糊糊弄弄;有的班师生对立 ,结交团伙,横行霸道;有的班虚荣奢侈,互相攀比,玩物丧志;当然外界环境影响是主要因素,但是往往在相同环境中,学生水平近似的班级,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形成完全不同的班风。一个班的风气是友伴群较量的结果。
友伴群或称非正式小团体,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班级是个群体,学生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团体组成的,一种是按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正式团体——小组,小队。另一种是三三两两自发聚集在一起交往频繁的小团体。在心理学理论称之为“非正式团体”或“友伴群”。教师的教育是通过正式的团体渠道进行教育,而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潜在的非正式团体的相互影响。就是说教师对班级的影响和潜在的非正式团体的影响有可能步调一致,也可能性相互冲突。如果潜在的小团体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就得心应手,可以一路顺风。如果潜在的小团体总是否定教师的意见,教师推动的工作就会步履艰难。
 前面讲过,学生按照品德心理可以分成9种类型,这九种类型的学生,有的独往独来,从不结伙。像简单粗暴的学生,没头脑,不懂事,既不会看人,也不会办事。有的虽然也结伙,但十分单纯,没有动机。如散漫学生,在一起不过是瞎打瞎闹,没有目的。老实听话的学生也是如此,凑在一起,不过脾气相投而已。有的是关心他人的善意结交。品德良好学生是真心的想和大家做朋友,希望在新的环境中,真诚友善,团结和睦,互相帮助。
 有的学生往一起凑就没有这么单纯了,怀有个人心机。
 投机取巧的学生的欲望是做名正言顺的老大,就要拉拢鼓动一部分同学,排挤打击妨碍他的同学。结交的目的是利用他人当枪使。
 虚荣奢侈的学生的欲望是做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就要拉拢鼓动一部分同学,排挤打击勤奋刻苦的同学。结交的目的是寻找心理支撑。
 挑战逆反的学生的欲望是做最有实力的老大,就要拉拢一部分同学打击所有不顺从的同学。结交的目的是壮大自己的实力。
 如果一个班级学生仅仅是由品德良好学生和老实听话学生组成的,教师的影响就能占主导地位,可以形成比较良好的班风。目前,即使是重点学校择优录取,也不可能如此清纯,各种类型的学生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更何况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通学校。
 班级往那个方向发展,是不同类型学生所聚集的小团体相互竞争较量的结果。从新生入学到风气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观察阶段、聚合阶段、冲突较量阶段,最后形成由某种类型学生为核心,以他们追求见解为主流舆论的稳定发展阶段。
观察阶段。
不论是小学入学,还是中学入学,新生入学,都是面临新的陌生环境。都会暂时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行观察。所以开学初期的班级纪律表面上都比较稳定。这就是观察期。观察期的长短和班级学生年龄有关,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胆小怕事,会有比较长的观察期。还和组成有关,散漫学生,抗拒逆反学生面对新集体的观察期很短,一两天就恢复常态。而以老实听话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矛盾是缓慢反映出来的,观察期就很长。
聚合阶段。
随着时间推移,每个人都开始用原先形成的处事原则尝试处理自己与周围人需要的矛盾。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开始露馅了。
不同爱好,不同追求,不同见解的学生各找各的朋友,这就形成三三两两的小团体,就是友伴群。如爱好学习的凑在一起沟通知识学习,老实听话的聚在一起玩耍,自由散漫的凑在一起互相打斗,厌恶学习的凑在一起愁眉苦脸,对老师对学校管理有逆反抗拒心理的,凑在一起发泄不满。
一个班级可能包含以上所有类型的友伴群,也可能只有某几种。比如择优录取的高分学生班级,品德良好和老实听话学生占主流,没有散漫学生,没有逆反学生,也没有虚荣奢侈学生,但有投机取巧学生;而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就可能包罗万象,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都有,还有一些脾气古怪,谁也讨厌的嫌弃儿。
 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类型不尽相同,所聚合的小团体也不很相同。小学学生因为年龄小,有的倾向需要经历发展,像与老师的对立情绪,多是从自由散漫,被反复惩罚发展而来。而投机取巧的学生往往是从聪明乖巧但又想偷懒的学生发展而来。所以,小学一年级的班级,学生类型可能比中学少,小团体的类型也就单纯。
小学的聚合期可能要经历低年级的两年,而初中只需要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冲突较量阶段。
从开始的宽容到冲突较量,是因为追求见解的冲突和位置欲望的冲突。虚荣奢侈和勤奋刻苦,投机取巧和诚实做人,横行霸道和团结和睦,自由散漫和遵纪守法,都是水火不相容的冲突。
 较量就是尽可能的宣传自己的讲解和发展壮大自己的小团体,尽可能的排挤打击瓦解其他见解的小团体。除了炫耀宣传之外,就是拉拢、收买、排挤、中伤、威胁、恐吓,冷漠、孤立等等手段。
如品德良好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善良,真诚,关心帮助每一个同学,团结了大多数同学,得到大家的信任支持,使散漫的,奢侈的,对立的,投机取巧的追求见解处于孤立地位。
如投机取巧的炫耀势力,通过鼓动、拉拢一部分人,挑拨、诽谤、中伤正直善良的学生。
如虚荣奢侈的炫耀财富,宣传奢侈的生活方式,通过鄙视、挖苦排挤打击勤奋刻苦的学生;
如挑战逆反的炫耀武力,宣扬不顺从的要倒霉,恐吓、威胁敢于对抗遵纪守法好好学习的学生。
 哪一种类型学生的小团体得到发展,追求见解压倒其他的见解,他们便形成班级的主流力量,他们的见解便形成班级的主导舆论。
如果品德良好学生成为班级主流力量,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勤奋刻苦的道德追求,就成为班级的主导舆论,就会形成良好班风,希望所有的同学都积极进步,就用这个原则评价每一个同学做的对与不对,许多学生就会在热情感动中向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虚荣奢侈的学生成为班级的主流力量,奢侈享乐,追求时尚,虚荣攀比,就会成为班级的主导舆论。就会形成互相爬壁的奢侈享乐班风。勤奋节俭便被蔑视,许多学生为了不被歧视,就会模仿,也向生活奢侈方向发展。
 投机钻营的学生一旦被教师器重,成为班级实际核心,就希望所有的同学都附庸在自己身边,就用是否拥护自己为原则评价每一个同学。许多学生就会在拉拢和打击的引导下向依附权势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抗拒逆反的学生成为班级的主导力量,挑战秩序,武力威胁,横行霸道就会成为班级的主导舆论。就希望所有同学臣服在自己脚下,是否顺从就是评价同学的原则。许多学生就会在恐吓中向听从他们指挥方向发展;
自由散漫的学生不会有意识的组织小团体,但散漫的风气蔓延到成为班级的主流,班级就会成为一盘散沙,随随便便的风气。
 冲突较量阶段在小学表现在中年级,在初中表现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在这一阶段,是班主任最忙的时期,学生冲突不断,问题行为屡屡发生。即使班级向良好方向发展,班主任也是最忙乱的时期。因为必须通过师生共同奋力拼杀,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征服。
 当这个班级本确定了发展的趋向,就进入了稳定发展期。所谓稳定发展期,就是已经占据主导位置的学生稳坐实际的第一把交椅,被排挤到一边的学生,心安理得地被动服从。大家都认可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这个班的风气向那个方向发展基本确定,也基本认可。再进行纠正就很不容易了。
 心理学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关键期”。心理学理论是这样解释的:“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的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如错过这个关键期,与此期相关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形成班风的关键期是这个班级组成的最初阶段,一旦错过,再进行纠正就很困难了。
 综上所述,只有品德良好学生成为班级主流力量,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勤奋刻苦的道德追求,成为班级的主流舆论,才能够对每一个同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的善良愿望,能够促使所有同学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包括学业进步和品德进步。才能够形成激励的学习环境。
 如果教师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班级风气向不良方向发展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老师,也把握不住班级发展的方向?辛辛苦苦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形不成良好风气。什么原因?
 请听第八讲:教师为什么把握不住班级风气的发展的趋向。
  [更新: 2006-07-06 17:02]
    
                     
                 搬山不止老师的思路值得学习
                             王晓春
 
可能我孤陋寡闻,在班风建设方面,很少见到真正研究型的文章。常见的文章不是经验介绍型的,就是领导报告型的。
经验介绍型的文章无非是把自己的班风夸奖一番,说几个动人例子,罗列一下班级取得的成绩,至于怎样形成的如此班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班风,则往往言之不详。
领导报告型的文章,那就是先大谈班风的重要性,然后给你布置任务,你应该如何如何。至于你怎样才能做到这个“如何如何“,也往往是言之不详。
但是综合这两类文章,可以看出它们对形成良好班风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种:班主任人格决定论。是说班主任的性格、素质、行事风格,以身作则,决定了班风。电视剧《亮剑》,宣传的就是这类看法。
第二种:班干部决定论。是说只要你选好了小干部,他们团结一心,又能以身作则,又能严格管理,班风就会很好。
第三种:管理决定论。是说只要班级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处处评比,赏罚分明,坚持不懈,就可以形成良好班风。
第四种:活动决定论。是说教师应该在不断的学生活动中培育良好班风。例如搞主题班会,假日出游,参加比赛,生日晚会等等,用这种活动凝聚班集体,逐渐形成良好班风。
当然,更多的人是认为需要综合使用上述手段才能建设良好班风。
上述四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而且在实践中都有些效果,但是它们有两个共同点:
一个是“眼光向上”,认为班风是由上面灌下来的,抓出来的,上面的做法决定了下面的班风。
一个是“塑造主义”,认为班风是可以由领导者主观设计并加以施工的。
搬山不止老师的文章的意义,就在于突破了上述思维定势。
他说:“班风是不同的友伴群较量的结果。”
这就给了我们一新的视角。
可以看出,搬山不止老师思路的特点是:
第一,“眼光向下”。他认为班风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碰撞形成的;
第二,“主张引导”而不是“塑造”。他想问题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这比较科学。
愚以为搬山不止老师的思维方式才是研究型的,才是具有科学精神的。
当然,搬山不止老师文章的具体结论还很有可商榷之处。比如班风形成的原因,据我看就不像搬山老师说的这样简单,恐怕是学生关系和师生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情况分析起来会很复杂的。中间教师的作用,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神奇,但恐怕比搬山老师估计的要大一些。等等。
但是我相信搬山老师的路子是正确的,这样研究下去,才有希望。
但愿有更多老师这样踏踏实实研究问题,而不是去高呼口号,侈谈“师爱”,或只会“强化管理”。
                                2006,7,12
3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班风的几种类型
                            王晓春
班风问题其实是个班级文化问题。非常重要。
搬山不止老师从道德角度,把班风分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勤奋刻苦”型,“循规蹈矩,老实听话,令行禁止”型,“矛盾重重,弄虚作假,勾心斗角”型,“散散漫漫,乱乱哄哄,糊糊弄弄”型,“师生对立 ,结交团伙,横行霸道”型,“虚荣奢侈,互相攀比,玩物丧志”型等等。我觉得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不分类,事物在你眼里就永远是个囫囵物,一个整体,往往难以进一步研究。
下面我也试试给班风做一下分类,我是从班风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分的。我觉得大致可以分成“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三类,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师主导型。
就是说,这种班级的班风的形成,教师起了主导的和关键的作用。还可以细分:
(1)道德型主导。
教师主要靠自己的道德楷模形象影响学生,处处以身作则,学生服气,学生敬佩,学习老师的榜样,形成了班风。
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对教师要求似乎太高了。
(2)管理型主导。
教师主要靠严格的管理,不断的评比、赏罚控制学生,也就是说,这种班风是“管”出来的。这种办法正被多数班主任所采用,但是显然越来越艰难,因为学生越来越不服管,年级越高越麻烦。这种班级可能是优秀班集体,但很多学生有压抑感,而且离开老师就可能乱。
这恐怕不是正确方向。
(3)权术型主导。
这种老师是比较有心计的,他们有些“绝活”,能“治”住或“拢”住学生,而这些“绝活”并不符合教育原则,而他们又主要靠这类权术管理班级。这种班级的班风有的从表面上看还很像样,但是总会让人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其实班级内部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有一股“邪气”,而这股“邪气”的发源地是教师。这种班级不难鉴定,其主要特点是特别封闭,他们班的事情总是神秘兮兮,不敢让外人知道。
这种班级不多,而且这当然不是正确的方向。
(4)引领型主导。
这是一些坚持教育原则而又有灵活性、懂得学生心理的班主任。他们从学生情况出发,而不跟着学生跑;他们引导学生,而常常不露痕迹;他们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作用,又能把住大的关口。这种班级在评比中未必处处领先,但风气活跃而开放,气氛健康,大家心情都舒畅。
这是班风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学生主导型。
都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怎么学生成了班风的主导了呢?
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班风由学生主导:班主任能力差;班主任是新手,完全没有经验;班主任有点糊涂(像“昏君”,闹得大权旁落);班主任主张“无为而治”;班主任责任心差,不管;学生中有能力很强的“领袖人物”。
学生主导型主要出现在中学高年级以上的班级。学生主导班风不一定都是坏事,要具体分析。
(1)好学生主导。
学生干部或者学生骨干能力很强,而且作风正派,他们就可能主导班风。这可能是好事情。
(2)差生主导。
这就是所谓歪风邪气占上风。可能是帮会型的,有老大;也可能是一盘散沙型的。班级多是乱班,班主任失控;但也有的表面不太乱,只是班主任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不得不干很多违心的、违反教育原则的事情。
三、学校主导型。
这种班级,既缺乏有能力的老师,也缺乏有能力的学生,大家都一般般,谁也没法领着谁走,那就只好跟着学校的规章制度走,跟着学校的检查评比走。
这种班级的主要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教师学生都没有多少激情,缺乏凝聚力但也不至四分五裂。班级随年级的大溜,教师是“维持会”会长。
如果该校校风较好,这种班级也不会有大问题;如果校风不好,它就是乱班。
以上分类只是尝试,不当之处欢迎网友指正。
这种分类很有好处。作为校领导,有了这种分类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作为教师,有了这种分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便改进工作。光靠评先进班集体的办法检验班主任工作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行政行为,缺乏学术视角。
我觉得班风问题甚有专题研究的价值。打算即日在“k12班主任论坛”开一个“班风小论坛”的贴子,延请各位网友指教班风问题。
                                   2006,7,13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班风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从专家到一线教师等很多教育工作者无不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一问题;
班坛里的很多朋友也为此撰写文章,提出各有成见的想法建议,但是系统的对此问题进行阐述的文章还比较缺乏——搬山不止以及王晓春老师等前辈朋友对此问题的探讨犹如及时雨一般,实在是班坛之幸。
我们衷心祝愿:愿您们的文字成为福音书,并通过我们的努力配合及时将其送达给每一位热心关注班主任工作的朋友。
同时期待更多的朋友加入到“班风”的主题讨论中,无论经验总结还是学术研究都可成言;说一个主题,纳百家思想,多层面、多角度进行阐述,让彼此激发更多的灵感来。
5痴汉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班风的形成,相当于一个合唱团完成一个作品过程。(不知道这个比方是否贴切)
班主任是指挥,班干相当于各个声部的骨干。所有老师老师相当于各个声部的教练。主旋律是学校规定曲目和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 。
注意,条件很重要。指挥是世界首席指挥+豪华的教练组织,引来的都是些素养很高的歌唱演员。
那么,这个合唱团包括指挥可以 轻松、自如、有创意地的演绎世界上所有的曲目。指挥只需要突出主旋律即可。
但是,绝大多数合唱团来说,每个元素并不具备一定的素养。难道还让这支队伍和声出难度最大的片段?  不砸锅才怪哦!
我们这这些合唱团(绝大多数),为了完成作品向指挥提出更大的挑战,需要每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塑造”“训练”“纪律”“激发”………就变得尤为的重要!(我所谓的“紧看”)
等各个环节都走入正轨,我们才可以做到轻松自如。(逐渐放)
6痴汉

回复: 班风小论坛

[tr]
[td]王晓春 于 2006-07-13 12:11 在大作中提到:[/td]
[/tr][tr]                          班风的几种类型
                            王晓春
班风问题其实是个班级文化问题。非常重要。
搬山不止老师从道德角度,把班风分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勤奋刻苦”型,“循规蹈矩,老实听话,令行禁止”型,“矛盾重重,弄虚作假,勾心斗角”型,“散散漫漫,乱乱哄哄,糊糊弄弄”型,“师生对立 ,结交团伙,横行霸道”型,“虚荣奢侈,互相攀比,玩物丧志”型等等。我觉得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不分类,事物在你眼里就永远是个囫囵物,一个整体,往往难以进一步研究。
下面我也试试给班风做一下分类,我是从班风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分的。我觉得大致可以分成“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三类,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师主导型。

指挥的风格论,某种风格的存在就有存在的价值。每个风格都有适合自己的经典作品。很多人都讲班主任艺术,对于艺术每个人都有偏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说话。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某种风格。但每种风格成功作品都离不开(1)道德型主导。(2)管理型主导

就是说,这种班级的班风的形成,教师起了主导的和关键的作用。还可以细分:
(1)道德型主导。
教师主要靠自己的道德楷模形象影响学生,处处以身作则,学生服气,学生敬佩,学习老师的榜样,形成了班风。
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对教师要求似乎太高了。
(2)管理型主导。
教师主要靠严格的管理,不断的评比、赏罚控制学生,也就是说,这种班风是“管”出来的。这种办法正被多数班主任所采用,但是显然越来越艰难,因为学生越来越不服管,年级越高越麻烦。这种班级可能是优秀班集体,但很多学生有压抑感,而且离开老师就可能乱。
这恐怕不是正确方向。
(3)权术型主导。
这种老师是比较有心计的,他们有些“绝活”,能“治”住或“拢”住学生,而这些“绝活”并不符合教育原则,而他们又主要靠这类权术管理班级。这种班级的班风有的从表面上看还很像样,但是总会让人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其实班级内部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有一股“邪气”,而这股“邪气”的发源地是教师。这种班级不难鉴定,其主要特点是特别封闭,他们班的事情总是神秘兮兮,不敢让外人知道。
这种班级不多,而且这当然不是正确的方向。
(4)引领型主导。
这是一些坚持教育原则而又有灵活性、懂得学生心理的班主任。他们从学生情况出发,而不跟着学生跑;他们引导学生,而常常不露痕迹;他们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作用,又能把住大的关口。这种班级在评比中未必处处领先,但风气活跃而开放,气氛健康,大家心情都舒畅。
这是班风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学生主导型。

一切走入正轨后,对于合唱团。是班主任最高境界。

都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怎么学生成了班风的主导了呢?
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班风由学生主导:班主任能力差;班主任是新手,完全没有经验;班主任有点糊涂(像“昏君”,闹得大权旁落);班主任主张“无为而治”;班主任责任心差,不管;学生中有能力很强的“领袖人物”。
学生主导型主要出现在中学高年级以上的班级。学生主导班风不一定都是坏事,要具体分析。
(1)好学生主导。
学生干部或者学生骨干能力很强,而且作风正派,他们就可能主导班风。这可能是好事情。
(2)差生主导。
这就是所谓歪风邪气占上风。可能是帮会型的,有老大;也可能是一盘散沙型的。班级多是乱班,班主任失控;但也有的表面不太乱,只是班主任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不得不干很多违心的、违反教育原则的事情。
三、学校主导型。

不管哪种风格,这是规定曲目。把握不住这个曲目,就是失败。

这种班级,既缺乏有能力的老师,也缺乏有能力的学生,大家都一般般,谁也没法领着谁走,那就只好跟着学校的规章制度走,跟着学校的检查评比走。
这种班级的主要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教师学生都没有多少激情,缺乏凝聚力但也不至四分五裂。班级随年级的大溜,教师是“维持会”会长。
如果该校校风较好,这种班级也不会有大问题;如果校风不好,它就是乱班。
以上分类只是尝试,不当之处欢迎网友指正。
这种分类很有好处。作为校领导,有了这种分类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作为教师,有了这种分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便改进工作。光靠评先进班集体的办法检验班主任工作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行政行为,缺乏学术视角。
我觉得班风问题甚有专题研究的价值。打算即日在“k12班主任论坛”开一个“班风小论坛”的贴子,延请各位网友指教班风问题。
                                   2006,7,13
[/tr]

回复: 班风小论坛

  以前读过王老师的一些帖子,感觉王老师说的做研究型教师对我启发很大.今天读了以上帖子真是耳目一新,很有深度也很具有指导意义。我想班风建设是否可以按照这么一些显性问题分类:
一,学习型,即学生好学的势头占主流;
二,友爱型,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表现出的友好礼貌占主流;
三,分裂型,即学生间的小团体主义占主流;
四,邪气型,即班上的事情更多的是邪气压倒正气。
  这些类别应该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
好的班风的形成既要看到学生的主体也要看到班主任的主导,而且班主任的主导引导应该占主要地位,毕竟学生是受教育者,老师在做学生朋友时更多是以大朋友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的。
正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的”以性格塑造性格,用生命激活生命“。
  以上只是经验之谈,一孔之见,见笑了。

回复: 班风小论坛

可惜我没有做过班主任,只能学习了。等待各位的高见!
走理论研究的路,才能把问题研究得更细致入微,才能真正的找到最恰当高效的方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努力,加油,我要向王老师以及班坛中各个班主任学习!
10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2006-07-13 14:45  
  
痴汉(班风小论坛)

班风的形成,相当于一个合唱团完成一个作品过程。(不知道这个比方是否贴切)
班主任是指挥,班干相当于各个声部的骨干。所有老师老师相当于各个声部的教练。主旋律是学校规定曲目和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 。
注意,条件很重要。指挥是世界首席指挥+豪华的教练组织,引来的都是些素养很高的歌唱演员。
那么,这个合唱团包括指挥可以 轻松、自如、有创意地的演绎世界上所有的曲目。指挥只需要突出主旋律即可。
但是,绝大多数合唱团来说,每个元素并不具备一定的素养。难道还让这支队伍和声出难度最大的片段? 不砸锅才怪哦!
我们这这些合唱团(绝大多数),为了完成作品向指挥提出更大的挑战,需要每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塑造”“训练”“纪律”“激发”………就变得尤为的重要!(我所谓的“紧看”)
等各个环节都走入正轨,我们才可以做到轻松自如。(逐渐放)
               
             不同的班级,是否应该引导它们形成不同的班风
                            王晓春
合唱团与班集体有区别。合唱团的成员教练可以挑选,不合格可以不要他,或者辞退他。而班集体的成员教师完全无权挑选,更无权辞退(有义务教育法)。
因此教师就不能像合唱团指挥那样顺利贯彻自己的意图,而只能“因班施教”,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来制订我的班风目标。
所以我想,接到一个班,首要的任务恐怕就是要“评估”一下,我招来的都是些什么“兵”,我这可能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集体”,然后才可能制订我的计划,确定我的目标。
可是我们在班集体建设和班风建设的有关论述中,却很少见到这一“评估”(诊断)程序,很少有人讨论这个前提,好像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送到我手里,都可以按某种模式塑造成某种班集体,塑造出某种班风。我想这只是主观的一厢情愿,没有科学性。
不同的班级,似应引导它们形成不同的班风。
不知这样的想法是否妥当,请痴汉老师和网友们指正。
                                  2006,7,13
11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4、
2006-07-13 16:40  

等待您好(班风小论坛)
以前读过王老师的一些帖子,感觉王老师说的做研究型教师对我启发很大.今天读了以上帖子真是耳目一新,很有深度也很具有指导意义。我想班风建设是否可以按照这么一些显性问题分类:一,学习型,即学生好学的势头占主流;二,友爱型,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表现出的友好礼貌占主流;三,分裂型,即学生间的小团体主义占主流;四,邪气型,即班上的事情更多的是邪气压倒正气。
这些类别应该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好的班风的形成既要看到学生的主体也要看到班主任的主导,而且班主任的主导引导应该占主要地位,毕竟学生是受教育者,老师在做学生朋友时更多是以大朋友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的。正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的”以性格塑造性格,用生命激活生命“。
以上只是经验之谈,一孔之见,见笑了。
                     
                  等待您好老师的分类
                         王晓春
等待您好老师分类的第一类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角度看的,第二三两类是从人际关系角度看的,第四类是从道德风气角度看的。恐怕这样有点乱。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
等待您好老师参考。
                                2006,7,13
12痴汉

回复: 班风小论坛

[tr]
[td]王晓春 于 2006-07-14 08:57 在大作中提到:[/td]
[/tr][tr]2006-07-13 14:45  
  
痴汉(班风小论坛)

                            王晓春
合唱团与班集体有区别。合唱团的成员教练可以挑选,不合格可以不要他,或者辞退他。而班集体的成员教师完全无权挑选,更无权辞退(有义务教育法)。
给他找适当的事,跑调可以让他对口型不出声或者让他用嘴做“节拍器”。
因此教师就不能像合唱团指挥那样顺利贯彻自己的意图,而只能“因班施教”,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来制订我的班风目标。
教练,根据实际情况。定调、速度、讲解示范的比例。
所以我想,接到一个班,首要的任务恐怕就是要“评估”一下,我招来的都是些什么“兵”,我这可能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集体”,然后才可能制订我的计划,确定我的目标。
这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首先要做的事情。
可是我们在班集体建设和班风建设的有关论述中,却很少见到这一“评估”(诊断)程序,很少有人讨论这个前提,好像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送到我手里,都可以按某种模式塑造成某种班集体,塑造出某种班风。我想这只是主观的一厢情愿,没有科学性。
我说的“塑造”,是在班风形成过程中挑大梁的人物。
不同的班级,似应引导它们形成不同的班风。
看不懂您的意思。
不知这样的想法是否妥当,请痴汉老师和网友们指正。
业余中的替补,不敢当。
指教谈不上哦,在您面前我现在还不够格。一个班如果没有一个成绩基础好,习惯好的班级(所谓的差班)。试问一句,还用教条的引导,让学生自由碰撞?
                                  2006,7,13
[/tr]
13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383、
                       班主任工作三大块
                            王晓春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然而细想起来,主要是三大块: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日常管理,个别生教育。
所谓建立班级文化,其实就是树立良好班风。要使班集体有目标,有活动,有特色,有凝聚力,要使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有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日常管理的意思似乎很清楚。但是究竟应该管什么,谁来管,何时管,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却很值得详细研究,不少老师并未想清楚这些问题,大家意见也不一致。
个别生(问题学生)教育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是牵扯教师大量精力的工作。
一二两项是面上的工作,第三项是抓点。
面对这三大块工作,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据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班主任的专业水平。
我发现多数班主任较少在班级文化上动脑筋,他们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日常管理和个别生教育方面了,而且糟糕的是,他们抓个别生教育用的却是日常管理的办法(批评,惩罚,表扬,评比,关爱等等),因为他们不会个案诊疗。
越是优秀的教师,用在日常管理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越少,他们一头侧重抓班风,推动全局,另一头抓住个别生,防止纰漏,如此日常管理就主动多了,容易多了。
抓班风需要一种战略眼光,个别生诊疗需要心理学知识,这都是专业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只有日常管理,可以跟着学校评比和检查走,可以靠卖力气出成绩。于是多数老师都把精力用在这地方了。这是很多班主任专业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班主任工作日常管理化了,管理压倒了教育,管理替代了教育,有管理,无文化。
我个人研究班主任工作,过去一段时间侧重第三块——个别生的诊疗。我写出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对个别生的问题进行了分类专题分析,我还研究了几百个具体案例,出版了《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学案例100个),《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小学案例100个)。这样,我对个别生教育的研究,就有了阶段性成果。
现在我想开始重点研究第一块——班级文化问题,也就是班风问题。我想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提升广大班主任的工作境界和精神境界有很大意义。我希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大致搞清楚班级文化的问题,让班主任明白自己工作的本质并不是“管”学生,而是在创造一个微型的(班级)文化生态环境。
等到此事告一段落,我也许会继续研究第二块——班级日常管理。现在的班级日常管理,我感觉普遍太笨拙了,太刚性了,太应试化了,太被动了,基本上属于“非教育型”管理。
这只是我的主观愿望,能不能达到目的很难说。我的想法是,凡是教育确实需要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做试试看,能贡献一份力量就好。
敬请各位班主任多指教;若能一起研究,那就更好了。
                                       2006,7,14
14痴汉

回复: 班风小论坛

[tr]
[td]王晓春 于 2006-07-14 12:29 在大作中提到:[/td]
[/tr][tr]
                   班主任工作三大块(四大块)
学风不能疏漏,因为这是班风的主旋律
王晓春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然而细想起来,主要是三大块: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日常管理,个别生教育。
所谓建立班级文化,其实就是树立良好班风。要使班集体有目标,有活动,有特色,有凝聚力,要使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有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融入其它的三个环节。
日常管理的意思似乎很清楚。但是究竟应该管什么,谁来管,何时管,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却很值得详细研究,不少老师并未想清楚这些问题,大家意见也不一致。
我们的工作往往很平凡,而这个环节往往是凝聚力的突破口(让你有意外的惊喜)。只要你愿意花“一点”精力,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个别生(问题学生)教育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是牵扯教师大量精力的工作。
这点确实重要。每个班主任不都是“医到病除”的神医,所以也不能瞎治。我个人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问题生”,然后使用控制、隔离等一些简单的方法。这方面网络上、地方都有很多能人、高手,问题总会解决的。您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哦,到时候向您请教就可以了,可不要拒绝哦。呵呵……
[/tr]
15中原客

回复: 班风小论坛

学到了很多知识啊!
16ruci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王老师从班风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动态),分成“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三类。
我试试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主观感受的课堂气氛来分类(新接手的班级):活跃型,沉稳型,沉闷型三类。
这种分类是否适合班风的诊断阶段?诊断之后,再来确定不同的班级形成不同的班风?
17山里匹夫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班级中沉默的大多数分类及表现

  任何一个多人群体,沉默的总是大多数,正因为相对的沉默,也就很难吸引眼球,不具备商业价值,也就缺乏关注。可正因为是大多数,沉默的多数往往对于群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班级中,个人认为沉默的多数具体表现在不在教师面前过多的展现自己,不在班级全体面前过多展现自己。具体的行为上没有太多出格的地方。也就是说,仅仅从外显的行为很难判断他们的具体内心世界,也就容易成为教师忽略的一群。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并在思考中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所谓的沉默的多数属于流动的一群。如何去认识理解、如何去把握他们的变化,是考验班级建设的根本问题。
  从个人实践所观察的情况来看,沉默的多数构成本身就比较复杂,有多种类型。
  第一类是有着明确目标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他们的明确更多的体现在考大学至上的学业目标。因此,他们在班级生活中除了学习,其他方面显得比较冷漠,他们是班级相对稳定的一群,班级风气对于他们的影响一般不大,反过来,他们的勤奋与努力往往对于班级有带动作用。
  但是,这里面也要充分的考虑到他们的动态性,勤奋好学的学生,他们和普通的学生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他们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意识的控制了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投入,因此学业进展是否顺利,达到他们的预期,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后续行为的选择。
  如果学业顺利,即使偶尔偏离自己的预期,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都会一如既往,带给班级的是一种不怕失败坚强奋起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学业不顺利,特别是长时间偏离自己的预期,他们的内心在“努力就会成功”的环境氛围下,出现比较大的真空,在不良的氛围下会以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可能在自我放逐中经历从自责到麻木到反叛的差生心理历程。
  第二类是由于长期的学业不良,在原有的班集体中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家庭的不同原因,家庭问题突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我们所谓的差生,而相当大的部分,在家庭适当降低期望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品德表现上来,使他们的总体表现相对安定,但是他们对于学校学习的意义也呈现消极的理解,特别是在应试的大环境下,他们依然属于边缘一族,相对来说,如果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强烈刺激(比如教师由于学习成绩的功利追求,对他们无限施压)他们的表现虽然显得消极一些,但是却稳定而且不会有太大破坏力。
  与此同时,他们和所有的同龄孩子一样,对于人生也有自己的梦想,他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某些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在长期得不到外界关注与认同的情况下,他们转向自我的积极认定,同时暂时的割裂了和外部的联系,以小圈子的交流为主。反之,如果班级能够提供相关的舞台,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于班级的价值,他们往往就会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的生活中来,并把这种积极姿态转化为对自身的控制与要求,并从兴趣和学业两方面体现出来。
  这一部分学生的走向,从某种程度来说,最能集中而真实的体现班级的风气与工作成果。也最能反映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导思路。
  第三类是由于性格因素,这部分学生一般不善于语言表达,什么事情都喜欢藏在自己的内心,表面看,他们也很稳定,但在实际上他们是敏感的一群,班级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会在他们的内心打下烙印。他们对外界的评价往往比较主观,如果不能创造较为有利的交流环境,对于事件究竟是积极的评价还是消极评价就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最要命的是他们如果进行的是消极评价,那么他们就会在行为中以消极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沉默型的学生也具备以下共同点:
1、        他们一定时期内的表现稳定性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但是一旦取得突破,也往往较为持久。
2、        他们是班级规章执行的群众基础,一般他们能够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同时在学习上,他们在能力范围内会配合老师完成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却也缺乏主动性。这要求教师主动提高自己常规教学的水平。
3、        他们对班级的评价相对冷静客观,并且角度丰富,在目前状况下与教师的判断往往有较大的反差,在班级相对正常的状况下,民主生活对于班主任判断班级状况是相当重要的,他们的意见更接近真实状况。
  我通过本学期班级的变化,发现在班级出现危机的时候,沉默的多数往往是班级的脊梁。分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找到共性,可以明确班级建设的思路。然后是找到个性对症下药,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举措中得到落实。
  现在是一个初步的思考,这种分类是否有效?是否完整?希望王老师和各位网友指正。具体的想法还需要时间。
18618

回复: 班风小论坛

[tr]
[td]山里匹夫 于 2006-07-14 13:18 在大作中提到:[/td]
[/tr][tr]
班级中沉默的大多数分类及表现

  我通过本学期班级的变化,发现在班级出现危机的时候,沉默的多数往往是班级的脊梁。分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找到共性,可以明确班级建设的思路。然后是找到个性对症下药,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举措中得到落实。
[/tr]
而且沉默这部分的人数一定占总人数的80%,
经常露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这里也有二八法则的现象......
管理的问题是个抽象深奥的问题,
先搬个板凳听专家如何演绎......
[查看图片]


19飘花飞絮

回复: 班风小论坛

谢谢王晓春老师开了这么有价值的主贴。
你们都是高手,我也掇条小板凳听课吧!
20等待您好

回复: 班风小论坛

谢谢王老师的指导,当时我只是写了一点我工作过程中的感受就没考虑具体的分类标准了。不过班风建设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王老师从班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成三种类型“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学校主导型”很好,还有就是王老师提出的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块“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日常管理,个别生教育”,我看后有拨开迷雾眼前一亮的感觉。希望王老前辈及其他前辈的讨论能多给我们后生指点迷津。
21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5、
                          答痴汉老师
                            王晓春
我说班主任工作主要是三大块,痴汉老师认为应该是四大块,还有一块是“学风”。痴汉老师说:“学风不能疏漏,因为这是班风的主旋律。”
痴汉老师提的问题很重要。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想法与痴汉老师有所不同,说出来痴汉老师和网友们参考。
我觉得最好把学风放在班级文化(班风)中处理,不单列一项。因为现在应试主义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得很强烈,班级工作几乎全围绕学习成绩旋转,这种情况下把学风单列一项,班级文化的大视野就有可能窄化为“学习风气”的小视角,这正是我害怕的事情。在我看来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并不是抓学习成绩,而是和学生一起,缔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分数上,这正是我国教育的大弊端,是班主任工作的扭曲。
而且我认为,搞好学风,应该主要属于教学工作,而不是班主任工作。比如我是班主任,我教语文,那么学生是否爱学语文,学习成绩如何,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负责。但是如果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这就应该主要是数学老师的事情,而不是我班主任的事情。我在这个问题上所起的作用,顶多是辅助作用。现在,不管哪门课学生无论何种原因不听讲、不写作业、学习没有兴趣,都要找班主任,我觉得这是不公正的,这是班主任职责的任意扩大化。
那么班主任在学风方面有没有责任呢?有。他的任务只是努力保证班级整体有基本正常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遵守基本的学习纪律,剩下的学习问题就应该是任课教师的事情了。非班主任如果和学生搞得关系紧张,或者教学能力不行,则他的课学风不好,怎么可以片面问责班主任呢?班主任不是任课教师的助教,也不是各科的公共监工。
我感觉我们历来有一种倾向,把班主任看成学生的“二家长”,好像这几十个学生就是班主任“你们家的孩子”,承包给你了,跟我顶一句嘴我也找你。这就给班主任造成了许多不合理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任课教师会有一种要求——班主任把孩子一切都理顺了再交给我,我只管讲课。这不合理,而且对提高任课教师的教育能力十分不利。
                                    2006,7,14
22痴汉

回复: 班风小论坛

[tr]
[td]王晓春 于 2006-07-14 17:51 在大作中提到:[/td]
[/tr][tr] 5、
                          答痴汉老师
                            王晓春
我说班主任工作主要是三大块,痴汉老师认为应该是四大块,还有一块是“学风”。痴汉老师说:“学风不能疏漏,因为这是班风的主旋律。”
痴汉老师提的问题很重要。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想法与痴汉老师有所不同,说出来痴汉老师和网友们参考。
我觉得最好把学风放在班级文化(班风)中处理,不单列一项。因为现在应试主义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得很强烈,班级工作几乎全围绕学习成绩旋转,这种情况下把学风单列一项,班级文化的大视野就有可能窄化为“学习风气”的小视角,这正是我害怕的事情。在我看来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并不是抓学习成绩,而是和学生一起,缔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分数上,这正是我国教育的大弊端,是班主任工作的扭曲。
有些道理我也懂。但家长、社会、学校领导包括任课老师绝大多数认为成绩是可以用具体数字体现的班级建设的相当重要的量化指标。将来的“科举”制度怎样,我不敢展望,更不能左右。
“科举”的弊端不想谈太多,有一点我认为很公平。你考多少就可以上什么样的学校,废除它?估计在中国清华北大都变成了官宦、富豪的“殖民地”了。这是一条对广大老百姓通往“理想中的天堂”的独木桥。
现实就是现实,至少我不能超凡脱俗。我觉得班主任在促进良好的学风地形成和建设至少要花50%的精力(虽然投入的精力和获取的利益不成比例)。

而且我认为,搞好学风,应该主要属于教学工作,而不是班主任工作。比如我是班主任,我教语文,那么学生是否爱学语文,学习成绩如何,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负责。但是如果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这就应该主要是数学老师的事情,而不是我班主任的事情。我在这个问题上所起的作用,顶多是辅助作用。现在,不管哪门课学生无论何种原因不听讲、不写作业、学习没有兴趣,都要找班主任,我觉得这是不公正的,这是班主任职责的任意扩大化。
不错,若师资配备强,会给班主任减轻很大负担。可现实呢?不闻不问么?
我没有发现我身边的班主任不管作业缺交现象的……
是啊,管他听不听讲,管他有没有兴趣,管他交不交作业,管他上课讲不讲话,管他抄不抄作业………这个个不良习气是会从一个学科逐渐泛滥的,实力也会逐渐扩散的。不管行么?“钉子”已经局部弯曲了,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那么班主任在学风方面有没有责任呢?有。他的任务只是努力保证班级整体有基本正常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遵守基本的学习纪律,剩下的学习问题就应该是任课教师的事情了。非班主任如果和学生搞得关系紧张,或者教学能力不行,则他的课学风不好,怎么可以片面问责班主任呢?班主任不是任课教师的助教,也不是各科的公共监工。
班主任还要留心一些具体的工作(完全可以分配给学生来完成)
1、填写语文英语的背记过关表。
2、各单科每次考试成绩名次的波动表。
3、大型考试,对进步学生的奖励。
4、和各科老师搞好协调,(不能某一天作业囤积在一起)。
5、经常性的表扬勤奋好学的学生。
6、各个学科的相对平均分。
7、组织好的学习方法讨论。
8、“比学赶帮”气氛的熏染。
9、学校大型考试前的目标和各学科系统复习的计划表。
10、适当的调节学习情绪。
11、与家长沟通,及时得到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
12、………………

我感觉我们历来有一种倾向,把班主任看成学生的“二家长”,好像这几十个学生就是班主任“你们家的孩子”,承包给你了,跟我顶一句嘴我也找你。这就给班主任造成了许多不合理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任课教师会有一种要求——班主任把孩子一切都理顺了再交给我,我只管讲课。这不合理,而且对提高任课教师的教育能力十分不利。
同意
                                    2006,7,14
[/tr]
23山里匹夫

回复: 班风小论坛


引用:
而且我认为,搞好学风,应该主要属于教学工作,而不是班主任工作。比如我是班主任,我教语文,那么学生是否爱学语文,学习成绩如何,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负责。但是如果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成绩不理想,这就应该主要是数学老师的事情,而不是我班主任的事情。我在这个问题上所起的作用,顶多是辅助作用。现在,不管哪门课学生无论何种原因不听讲、不写作业、学习没有兴趣,都要找班主任,我觉得这是不公正的,这是班主任职责的任意扩大化。

  在实际的个案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所任科目成绩非常好,其他科目普遍很差,而同样任课教师配备的另外一个班级,除了这门功课,其他功课均远超于这个班,八门功课差距平均每门可达8分左右。那么这里面究竟在学风上有没有班主任的问题。(我们思考的时候可以先排除这样的情况,就是班主任死抢时间导致其他科目的成绩下降。)
  这是一年来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这个学风差的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有着9年工作经验,认真负责,并且还是年级组长。
面对这个经常重复的案例,我有三个初步的判断:一是班主任对于班风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这里不仅仅包含了责任心,还有管理观念、技巧等方面。二是痴汉老师提出的学风建设单列出来作为班级工作一个大块内容,有着现实的意义。三是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面对大量存在的任课教师配备不整齐的现象,如何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去进行弥补,也应该考虑在内,这是残酷的现实竞争提出的要求。
24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6、
回复: 班风小论坛 [帖号 #1527825] 2006-07-14 13:25  
ruci
王老师从班风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动态),分成“教师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三类。
我试试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主观感受的课堂气氛来分类(新接手的班级):活跃型,沉稳型,沉闷型三类。
这种分类是否适合班风的诊断阶段?诊断之后,再来确定不同的班级形成不同的班风?
                           
                            答ruci老师
                              王晓春
感觉您的分类方式对新教师,对新接班,还是很重要的。是否还可以加一种类型:混乱型。确实有的班级你一进教室就有一种乱七八糟、人心浮动的感觉,它不是活跃,而是躁动。
这几种(活跃型,混乱型,沉稳型,沉闷型)班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四种班级,班主任如何应对,科任教师如何应对……这样研究下去,就很有意义。
我年青时当班主任,就干过这么一件傻事。我个性喜欢聪明学生,不怕乱,就怕呆。偏偏有一年接了一个“沉闷型”的班级,学生相当听话,班风相当正派,就是活跃不起来。我非常郁闷,一怒之下,第二个学期就要求领导换了一个班。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对不住那些学生,因为他们实在没做错什么事情。如果当时有人指点我这样的班级应该怎样引导其班风,怎样扬长避短,我就不至于干这种傻事了。这其实是逃跑主义。
当然,我教聪明学生,活跃的班级,或许更能见成绩,但是作为教育者,我应该学会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班级。义务教育的学校不是私塾,教师无权选择学生。你会发现有的老师去年教了一个优秀班集体,今年就不行了,带班很不顺手。为什么?很可能就是他只能适应某种类型的班级,遇到自己的弱项,就技穷了。所以教师必须学会适应不同类型的班级。
而为了适应,就必须先研究。班主任了解不同类型班级的特点,准备有各种预案,还怕什么?这正是班风研究的目的所在。
希望ruci老师继续研究,这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2006,7,15
25搬山不止

回复: 班风小论坛


引用:
所以我想,接到一个班,首要的任务恐怕就是要“评估”一下,我招来的都是些什么“兵”,我这可能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集体”,然后才可能制订我的计划,确定我的目标。

  这就是我们父子的认识缺陷了,因为只研究过两个班,认识的局限性就必然了。
  王晓春老师开辟此专栏很好,教育研究应该向实用上发展,纸上谈兵,空对空的理论已经多如牛毛了。王老师是实干型的专家,很佩服。
  多多指教。
26618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管理缺少了案例,感觉理解起来有点不踏实,
为何不把《如何将班主任论坛社会价值最大化?》作为我们边实践边探讨的话题呢?
27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7、
班风小论坛 [帖号 #1527844] 2006-07-14 14:18  
山里匹夫
班级中沉默的大多数分类及表现
   任何一个多人群体,沉默的总是大多数,正因为相对的沉默,也就很难吸引眼球,不具备商业价值,也就缺乏关注。可正因为是大多数,沉默的多数往往对于群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班级中,个人认为沉默的多数具体表现在不在教师面前过多的展现自己,不在班级全体面前过多展现自己。具体的行为上没有太多出格的地方。也就是说,仅仅从外显的行为很难判断他们的具体内心世界,也就容易成为教师忽略的一群。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并在思考中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所谓的沉默的多数属于流动的一群。如何去认识理解、如何去把握他们的变化,是考验班级建设的根本问题。
  从个人实践所观察的情况来看,沉默的多数构成本身就比较复杂,有多种类型。
  第一类是有着明确目标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他们的明确更多的体现在考大学至上的学业目标。因此,他们在班级生活中除了学习,其他方面显得比较冷漠,他们是班级相对稳定的一群,班级风气对于他们的影响一般不大,反过来,他们的勤奋与努力往往对于班级有带动作用。
  但是,这里面也要充分的考虑到他们的动态性,勤奋好学的学生,他们和普通的学生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他们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意识的控制了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投入,因此学业进展是否顺利,达到他们的预期,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后续行为的选择。
  如果学业顺利,即使偶尔偏离自己的预期,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都会一如既往,带给班级的是一种不怕失败坚强奋起的积极影响,但是如果学业不顺利,特别是长时间偏离自己的预期,他们的内心在“努力就会成功”的环境氛围下,出现比较大的真空,在不良的氛围下会以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可能在自我放逐中经历从自责到麻木到反叛的差生心理历程。
  第二类是由于长期的学业不良,在原有的班集体中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家庭的不同原因,家庭问题突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我们所谓的差生,而相当大的部分,在家庭适当降低期望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品德表现上来,使他们的总体表现相对安定,但是他们对于学校学习的意义也呈现消极的理解,特别是在应试的大环境下,他们依然属于边缘一族,相对来说,如果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强烈刺激(比如教师由于学习成绩的功利追求,对他们无限施压)他们的表现虽然显得消极一些,但是却稳定而且不会有太大破坏力。
  与此同时,他们和所有的同龄孩子一样,对于人生也有自己的梦想,他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某些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在长期得不到外界关注与认同的情况下,他们转向自我的积极认定,同时暂时的割裂了和外部的联系,以小圈子的交流为主。反之,如果班级能够提供相关的舞台,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于班级的价值,他们往往就会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的生活中来,并把这种积极姿态转化为对自身的控制与要求,并从兴趣和学业两方面体现出来。
  这一部分学生的走向,从某种程度来说,最能集中而真实的体现班级的风气与工作成果。也最能反映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导思路。
  第三类是由于性格因素,这部分学生一般不善于语言表达,什么事情都喜欢藏在自己的内心,表面看,他们也很稳定,但在实际上他们是敏感的一群,班级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会在他们的内心打下烙印。他们对外界的评价往往比较主观,如果不能创造较为有利的交流环境,对于事件究竟是积极的评价还是消极评价就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最要命的是他们如果进行的是消极评价,那么他们就会在行为中以消极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沉默型的学生也具备以下共同点:
1、 他们一定时期内的表现稳定性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但是一旦取得突破,也往往较为持久。
2、 他们是班级规章执行的群众基础,一般他们能够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同时在学习上,他们在能力范围内会配合老师完成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却也缺乏主动性。这要求教师主动提高自己常规教学的水平。
3、 他们对班级的评价相对冷静客观,并且角度丰富,在目前状况下与教师的判断往往有较大的反差,在班级相对正常的状况下,民主生活对于班主任判断班级状况是相当重要的,他们的意见更接近真实状况。
  我通过本学期班级的变化,发现在班级出现危机的时候,沉默的多数往往是班级的脊梁。分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找到共性,可以明确班级建设的思路。然后是找到个性对症下药,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举措中得到落实。
  现在是一个初步的思考,这种分类是否有效?是否完整?希望王老师和各位网友指正。具体的想法还需要时间。
                     
                       隐性班风与显性班风
                           王晓春
   
山里匹夫老师对“沉默的多数”的分析很清晰,很有见地。
据我看“沉默的多数”之所以沉默,是由于以下原因:
1、没机会显山露水。
2、没能力显山露水。
3、根本不想显山露水。
   (1)另有目标,不屑于在班里出风头。
         (2)内向或自闭。
     没机会者,是他们的机会都被班干部和班级明星们抢走了,这些活跃分子亮度太大,别人都显不出来了。这种没机会者并不服气。班主任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发光。
      没能力者,是属于眼前班级活动都是他们的弱项,论不到他们出风头。这种学生往往自卑。班主任也应该关注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些特殊的机会(例如特殊的比赛)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
     另有目标的学生,只要其目标是正当有益的,就不要打搅他们,这种学生不会破坏班风,不应该要求他们当积极分子,消极一点无所谓的。如果其目标是错误的(比如参与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活动),那就先不要惊动他,有机会,可以帮帮他试试。我为什么说“不要惊动他”?因为这种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沉默者,他只是在班里“休眠”而已,惊醒他之后,他会迅速变成班风的破坏者。不要傻呵呵地捅马蜂窝。当然,这种学生一般只在初二以上才会有。
     自闭的学生需要心理治疗,内向的学生如果自得其乐,则大可不必非让他活跃起来不可。人各有各的活法。想把班级办成花果山,猴王一舞金箍棒,全体抓耳挠腮,无一例外(班主任挥手我前进!)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
     山里匹夫老师说:“沉默的多数往往对于群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不过我感觉他们可能主要是对“隐性班风”起支配作用,而显性班风(外人表面印象的班风),则有时是由活跃分子(班干部、班级明星、问题学生)所决定的。
其实真正决定班级命运和走向的,往往是不发声的群体。这一点请班主任千万注意,那是班主任真正的“根据地”;只要他们不乱,班级乱不到哪儿去;只要他们行动一致,谁也甭想把班风引走。当年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召集这些最不起眼的学生们(我称之为“第三世界”)开个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给他们一些鼓励,并且感谢他们起的“定海神针”的作用。效果不错。
一个班主任,眼睛只盯着两头,是重大的失误,是不懂班风建设规律的表现。
网友们参考。
                                   2006,7,14
28王晓春

回复: 班风小论坛

班主任论坛·班风小论坛
痴汉:
有些道理我也懂。但家长、社会、学校领导包括任课老师绝大多数认为成绩是可以用具体数字体现的班级建设的相当重要的量化指标。将来的“科举”制度怎样,我不敢展望,更不能左右。
“科举”的弊端不想谈太多,有一点我认为很公平。你考多少就可以上什么样的学校,废除它?估计在中国清华北大都变成了官宦、富豪的“殖民地”了。这是一条对广大老百姓通往“理想中的天堂”的独木桥。
现实就是现实,至少我不能超凡脱俗。我觉得班主任在促进良好的学风地形成和建设至少要花50%的精力(虽然投入的精力和获取的利益不成比例)。
不错,若师资配备强,会给班主任减轻很大负担。可现实呢?不闻不问么?
我没有发现我身边的班主任不管作业缺交现象的……
是啊,管他听不听讲,管他有没有兴趣,管他交不交作业,管他上课讲不讲话,管他抄不抄作业………这个个不良习气是会从一个学科逐渐泛滥的,实力也会逐渐扩散的。不管行么?“钉子”已经局部弯曲了,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山里匹夫
在实际的个案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所任科目成绩非常好,其他科目普遍很差,而同样任课教师配备的另外一个班级,除了这门功课,其他功课均远超于这个班,八门功课差距平均每门可达8分左右。那么这里面究竟在学风上有没有班主任的问题。(我们思考的时候可以先排除这样的情况,就是班主任死抢时间导致其他科目的成绩下降。)
这是一年来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这个学风差的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有着9年工作经验,认真负责,并且还是年级组长。
面对这个经常重复的案例,我有三个初步的判断:一是班主任对于班风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这里不仅仅包含了责任心,还有管理观念、技巧等方面。二是痴汉老师提出的学风建设单列出来作为班级工作一个大块内容,有着现实的意义。三是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面对大量存在的任课教师配备不整齐的现象,如何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去进行弥补,也应该考虑在内,这是残酷的现实竞争提出的要求
              
                    答痴汉和山里匹夫两位老师
                           王晓春
两位老师说的都是实情,我们不能无视现实。班主任花在抓学生学习方面的时间,现在确实很多,过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问题在于,这是否合理。愚以为不合理。对于不合理的事情,你可以妥协,但不能投降。
学生某科学习成绩好不好,这应该首先是他自己的事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私人的事情,是一种隐私),其次是该学科教师的事情,最后才是班主任的事情。现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好弄反了,竟把班主任看成了第一责任人,通过排队评比等办法把班主任逼到墙角,弄得班主任比科任教师更着急,教师比学生更着急,皇帝不急太监急。这是造成学生学习普遍不自觉的重要原因——“他觉”越多的地方,“自觉”越少。说到底,就是班主任越俎代庖,拔苗助长,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淡化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有别人替我着急了)。
班主任不得不向现行体制做一些让步,是可以理解的。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但是在界定班主任工作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突出这个东西。我们总要在力所能及之处抵制一下错误的东西,而不能继续强化它。
所以我不主张把抓学习看成班主任工作的单独一部分,我主张把它看成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我还认为目前的班级分数排队应该逐步取消,先暗中排队,再取消排队。至于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班主任的奖金挂钩,则根本就是失去理智的行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属于“杀鸡取卵”。没有比这更目光短浅的了,太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了。
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工作,这是低素质家长群体的思路(目前还是社会风气,但正在悄悄变化),也是急于出“政绩”的教育官员的思路,学校和教师当然必须适当照顾这种客观现实,抓应试肯定是躲不开的事情。但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比这些家长和官员(不要迷信官员,他们未必比教师懂得多)更懂教育,我们不能瞪着眼睛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阉割成只剩下了考试分数,这是关系我们民族兴衰的大事。
还是那句话: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并不是抓学习成绩,而是和学生一起,缔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生活。
                                    2006,7,16
29老蔡哥

回复: 班风小论坛(欢迎大家参与)——王晓春

追求什么样品质的班风?(我的实践)
   ⒈文明、卫生的行为习惯;
   ⒉懂得尊重;
   ⒊爱心(重点:爱父母);
   ⒋真实、诚信;
   ⒌团结、合作;
   ⒍民主、权利意识;
   ⒎独特的自我。
    我班是职高(读的是普高课,目的是拿高中文凭或考大学),以上是根据我班现实有层次地突出班风的重点。
30山里匹夫

回复: 班风小论坛

[tr]
[td]王晓春 于 2006-07-16 08:55 在大作中提到:[/td]
[/tr][tr]问题在于,这是否合理。愚以为不合理。
对于不合理的事情,你可以妥协,但不能投降。
还是那句话: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并不是抓学习成绩,而是和学生一起,缔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生活。
                                    2006,7,16
[/tr]
妥协,这个词用得太准确了,从感情的层面来说,包含了教师心中的多少遗憾和酸楚。从积极的角度看,教育者正是在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以及处理冲突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优秀的班主任就是处理各种冲突的行家里手。
我们可以在特定的阶段主抓学风建设,但是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面对现实的残酷,分数就好比吃饭,照顾眼前的肚子。但是吃饭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
另:
谢谢王老师的问候和鼓励,说起来,班坛的定位就是学习了您的教育案例精彩点评以后,在对比目前班主任工作现状后确定的,虽然目前做得不是很好,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探讨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更具体的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级管理新策略
双减政策背景下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
班主任工作条例讲义
立德树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
班主任工作体会
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