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棋与象棋境界孰高?

弈棋(来源于电影吴清源剧照)


有人说“世事变幻,莫测如棋”,也有人说“棋之波折,有如人生”,还有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见弈棋一事,虽然小道,但是却俨然有酒的“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之玄妙。


当然,说此话的人状态可能不同,他们下的棋可能也不尽相同,最后的领悟也就有所不同。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吾国最为古老的棋类,莫过于围棋和象棋,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也都是由其发源,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棋类,有没有高下之分呢?


让我们一起怀着温情与敬意一起来探讨一下国粹:



象棋



围棋


一、精深棋制


首先,先说棋的形制。


围棋起源大概在5000年前左右,传说是帝尧为了改善儿子丹朱智力而发明的一种游戏。它的棋盘是纵横十九道,共361个交叉点,象征周天之数,中间一点叫天元,亦是大道无极之太极。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黑白双方各拥有180颗棋子,所有棋盒中的棋子并无任何不同,从空的棋盘,到双方各下一手,最后以在棋盘上的地盘多者为胜出。


至于象棋,它的起源同样的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楚汉两军对垒时韩信所发明。棋盘是纵九横十,中间隔一条楚河汉界的鸿沟,实际上各取九五之数争霸抗衡。同样是两个人下的棋,一方执黑(项羽方),一方执红(刘邦方),开局的时候,就在盘面上布置成棋形,最终以逼迫对方将(帅)投降或将其击杀为胜利。其中子与子间有区别之分,将(帅)最大,但只能在九宫格活动,护身的士(仕)只能斜行,护城的相(象)只能穿心行走,炮隔子而杀,马斜走日字,车横冲直撞皆可,最微末的兵(卒)有进无退,气象森严。


如此说来,围棋类似于造物的河图洛书。棋盘为方,棋子为圆,是宇宙周天的象征;中间的天元(太极),则暗合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二生三,无穷无尽的易理;从空的棋盘开始,中间经过纠缠交织,最后复归岑寂,有事物衍生之玄妙;而子与子间并无任何不同,则是说世间万物或芸芸众生,都是沧海一粟原本并无任何本质区别,有区别处在于自己如何去发挥。


而象棋,则类似于两军交战的演绎模型。气象森严,等级林立,从一开始就把双方摆在一个对立的局面,无论何等计谋,何等招数,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争”字。当然围棋本质上也是一个争大小决胜负的游戏,但象棋阵型一开始就直接呈现眼见,也就相对而言缺少了变化。譬如《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教令狐冲练剑一段,风清扬足不动手不抬,则会有无数种可能和变化,而令狐冲固定的剑招则有所穷尽则自然逃不出他的法眼。


剑通此理。所以,从围棋和象棋的形制看,虽然皆各有千秋,但变化方面,围棋则更为灵活。



围棋星位开局——王铭琬VS依田纪基


二、莫测局数


因为灵活,所以变化繁多。说到变化繁多,最直接的则是用棋局来计算。


象棋的棋局,棋界大部分认为是在几百万盘到几千万盘之间,至于具体算法就不得而知,没有公论。但象棋开局即布置好阵型,且等级林立,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棋痴是非常有可能于再有生之年下个重局的。


而围棋,则盘数多的惊人,号称千古无同局面。究竟多到何种地步呢?譬如一人活了一百岁,从出生的每一秒到逝去的最后一秒,无时无刻不在下棋,即使是这样可能也需要转世许多次才能穷尽它的变数。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谈到过棋局终数,却无法念出来,因为无名可纪。其计算方法如下:


任何一个交叉点可变三种局面,一黑、一白、一空(此处要说到围棋特殊性,一般任何交叉点,可以是黑子或白子下,但黑子或白字都有被吃的可能,于是又变成空了。)自那以后不论横直,按照一个交叉点3种变化来算。


那么,凡方2路(两纵两横,在角落交叉的方角),用4子,可变81局;方3路,用9子,可变19683局;方4路,用16子,可变43046721局。方5路,用25子,可变847288609443局;方6路,用36子,可变150094635282031926局……


世上的计数单位是:万为亿,万万亿为兆,万万兆为垓。把361路都算出来,大约连书“万”字43次,这样大的天文数字自然是无名可纪。也由于局数太过庞大,所以现代科技虽然发达,可以让电脑下过象棋大师,但唯独围棋不能,因为目前电脑都是根据以往的棋局路数来进行计算的,谱无重复,自然无法应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莫测,大概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你永远都看不透。愈是看不透,愈想钻研,愈是钻研,则愈觉精深。



象棋著名残局——七星聚会


三、奇变招路


说到棋的精深,得讲到招路和谋略了,因为棋,归根结底是要人来下的。


拿围棋来说,前人留下过千古不朽的《棋经》,“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等名句,即是出自其中。与此同时,不知道哪位高人还将棋理总结规则,留下了简明扼要的围棋十诀:

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


其实此等谋略,不但适合围棋,即便是打仗、经商、处事等皆可,自然也适用于象棋。同样是争胜负的游戏,弈棋之时双方必然是调整心态,筹划在前,一旦开局,必处处争先,步步谋算,当杀则杀,当和则和,当冲则冲,当避则避,当连则连,当断则断,为成大事,甚至可牺牲数子以争先与取势,或送羊入虎口以图大谋与反转,最终都是制人而不制于人。


然而,在几分相通的谋算中,围棋和象棋相比又有其不同之处。


其中一点,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可能会记得,那就是“不应之应”。当日在万劫谷中黄眉僧和段延庆进行棋战时,黄眉僧几番不敌都是段誉施以援手,段延庆看破后就用了此招。


“应”是围棋术语,意思是说行棋过程你一来,我一往,局面非常紧张的时候,对方必须予以回应走下去,否则可能一大块棋甚至全局都有危险。而这位天下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见到形势不利后,干脆另投它处,取得先机,把累赘的包袱扔给对方,这招着实是厉害。


另外一点,看过金庸武侠的人可能也会记得,那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不下之下”。当日昆仑三圣何足道,一手执白,一手执黑,自己与自己弈棋,在中央之地争斗得不可开交没有良策解决时,郭襄经过建议他用此策,反攻西域后局面果然大开。


“不下之下”,其中一层意思用围棋术语来说,可以说是“脱先”。关键点就在于利益的分析,假如当下的纠缠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利益且无关生死的话,可以先另投他处,以小代价取得更大的利益。


另一层意思,则和围棋的规则有关。众所周知,围棋是一人一手的游戏规则,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它还有一个规则是,黑白双方,其中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放弃行一步棋的权利,假如对方下棋则在此之后你亦可以下棋;假如对方也不下,则是棋局终结。这特殊的规则,竟也可以成为谋略的一种。因为围棋讲究有“气”(每个交叉点四口气,对方围之气断则亡)则活,所以在收官和死活方面,有时故意让他人先下,则他人利益竟会减少或者直接招致灭亡。精神幽微处,确实是妙不可言。


虽然象棋和围棋的形式有所不同,但由于围棋形式更加灵活,棋盘更加广大,所以“不应之应”及“不下之下”,确实也是围棋所独有,这方面它毕竟是较象棋宽泛些。



四劫连环——常昊VS李昌镐


四、幽微局面


围棋的精深微妙,还体现在局面的特殊性上。


让子棋,快棋,一对多,联棋,这些是棋制和规则的不同,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和才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象棋中,有一种“对面笑”的局面。即是杀的子越来越多,盘面上留下的也就越少,双方火并之后,剩下的子数聊聊可数,都不能杀掉对方,这种时候就会有一种无奈而又睿智的和棋。


这样的情况,围棋也有。也就是“三劫连环”或“四劫连环”。劫争,是指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棋子围住,一方先下吃子,另一方得交换一回合后才能重复走到当初自己可以吃子的位置,以此来避免重复。但是毕竟还是有种例外的,双方几块围在了一起,成了几块同时打劫的局面,于是同时按照按照规则行事,于几处循环往复打劫,停不下来,以至于最后也是既无奈又睿智的和了。(现在可能叫无胜负棋了。)


当然,要说到棋局的,围棋和象棋虽然是有相同之处,但围棋还有同而相异的一点,死活处可见一斑。



死活的特殊棋形,先走亡。


譬如说以上的棋形,无论哪一方先走,都是自取灭亡;无论哪一方后走,则是旗开得胜。这就成了一种很诡奇的局面,无论哪一方都想对方先走,但无论如何对方也不会先走,于是大家也就让他自然而言的摆在那里,而这样的结果居然是“双活”(两方同时存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是寓言不争么,是寓言共存么,是寓言“有气则话,心宽舒畅”么,抑或是寓言“阴阳交互,相生相成”么,或者都是,抑或都不是。因为棋终究是棋,人终究是人,二者不可混淆一体。


也因着棋和人,不能同日而语,所以也变可知棋之境界高低。



淝水之战中谢安谈笑弈棋


五、玄妙境界


境界一词,本是梵语。它直译的意思是:对万物的感知都是人心的投射,当你感知到此事或彼物,世界与内心交织在一起所直射、反射、折射出来的一种状态或物象,就是境界。由此可知,境界最根本之处在于你内心的感觉、感受、感触、感悟、感知。如同阳明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归于同寂;你看此花时,此花则与你一同鲜活起来。


所以棋之为物,从境界上看时也就没有高下之分的。但从艺术形式,或者单单从游戏性方面来说,确实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形制、局数、招路、局面哪一个方面来说,围棋确实比象棋更为灵活、多变、开阔、丰富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提到这些也是一时一境,也仅仅是个人观点,纯粹属于一时间的玩耍罢了,而我本身对两种棋如今也无偏见,只有喜爱与更喜爱的分别而已。也许以上观点很可能也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这方面只能是希望知者指正了。另外要说的是,即便是真的存在游戏性的差异也罢,但归根到底无论是那种棋,只要能给你带来快乐,带来意义,让你有“胜负虽分,竟忘角逐之想;橘中虽隘,自觉天地之宽”之感,或许也已足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lphaGo 具体是怎么思考的?
中国象棋和围棋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中国象棋规则
象棋的下法
围棋:忘忧清乐在棋枰
围棋常用用语及解释,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