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背诵第三十四天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以外感病为契机论述疾病辨证论治的医书。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与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是其特征。《伤寒论》又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理法方药一线相贯、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成就与影响极大的重要医学著作,为中医四大经典医著之一。


伤寒论第三十四天 来自青橘医话 01:33

原文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温故而知新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今天应复习第三十三、三十二、三十、二十七、二十、五天的内容

复习请点击文章链接

伤寒论背诵第三十三天

伤寒论背诵第三十二天

伤寒论背诵第三十天

伤寒论背诵第二十七天

伤寒论背诵第二十天

伤寒论背诵第五天

注释——来源《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212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太阳伤寒依法当发汗,若吐若下,全为误治,一方面丧失津液,再者虚其里,外邪陷于里,就发生阳明病,不大便已五六天了,只至十余日,一直到十余日也不大便,日晡所发潮热......这一般的老太太都知道。惕而不安,无故惊恐而不安宁。微喘直视,我们头前说了,直视瞻语,喘满者死呀!他没到喘满的时候,微喘,这病也就相当可以了。直视而微喘,气欲上脱而未脱,所以说没到死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就看脉吧,脉弦者生,弦是有余的脉,弦与弱是相对的,脉弦说明这个身体还有抵抗力,还不是一个虚到家,还可以用大承气汤背城一战。脉涩者死,涩者,指虚到极了,血液虚极之下,那不能任药了,大承气汤下去就死。不吃大承气汤非死不可,就是治也死不治也死,他不胜药了,大承气汤下去,人虚到这个分气上,他对这个药不任,就是不胜这个药。你要不是吃大承气汤呢,他这个病去不了,所以这个里边非死不可。但发热谵语者,这回头说独语如见鬼状以前这一节。只是发热谵语呀,微者,轻的话,只是像上边说的这个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如见鬼状,这种谵语,这不要紧,那就用大承气汤下了就可以好了。

那么这一段的意思,就是我方才所说的这个,因为这个该攻你得攻,所以当大夫啊,又要细心,慎重,又要放胆子,你该攻你得攻,到这个时候了,这个病人到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到这么一个分上就纯给耽误了。这个耽误也未必是一个大夫耽误的。你像有很多呀:现在我讲这个,遇到这种热病啊,咱们十有八九认为,一见到热就是阴虚。六味地黄丸再有这个......就上来了。这东西坑人。顶大了一看谵语了,这是扰乱神明了,这又是局方至宝了、安宫牛黄又来了,这是看家本领,过去就没招儿了。其实,这个他是内实,这个东西都不行啊,都属于害人。这我说这话也许过激一点,但是我是的确看到这么误人的。他这段书啊,就是这个不要延误到这个程度上,但是这个也是有误诒的,这个误治是最厉害的,本来这个阳明病就伤人津液,这个由于误吐误下,根本在治疗上就伤津液,而又把外邪引到于里,而发生阳明病,他来了势头就是重的。所以这个地方呀,我认为他这几大段都是给大夫看的。这么样地治坏人是很不少。这个大承气汤每副都这样的,如果一服利,止后服。这个峻攻的药没有连续攻的。古人也讲这个:服微而愈嘛!只是你这个药用的恰当,那也不会不好地。而且这个药也没有连续用的。

第213条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你看这个辨证多细呀!这个不是由先有热来的,这个人素日就多汗,他得了阳明病,他这个汗还是多。你看这个他也没说发潮热,他就由于多汗而津液外出,这个身体的津液往外,那么胃中他自然就燥了,大便也硬,硬了就谵语。所以说只是一个谵语就给吃大承气汤这是不对的。你得改,所以这个辨证你准得细呀。他这个由于多汗,大便硬而谵语,那么这个就说阳绝液竭,就是津液根本就是虚呀。这个没有用大承气汤的必要。小承气汤主之。这个地方都细腻极了。所以我们说这个方证,方剂的适应证,既要掌握他的这个证也要掌握这个情。

这个怎么来的?他这就由于多汗,他没有那极大的热,当然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有临床地话呢,我们手也得勤勤。你要按按他这个肚子。真正的大承气汤证啊,那上不得手啊,一按他就......他怕按这个。咱学院一个老朋友陈慎吾,他死了,他的母亲得痢疾,得痢疾呀,她有这么一个两个月,这个痢疾不好。陈慎吾没办法他找我给看去。我一看那老太太呀,说胡话,那舌苔那个黄呀、干!我一看就是大承气汤证,我可不敢用啊,这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我让陈慎吾,我说你按按肚子,我说老太太也是女的,我也不好给她按肚子去,我让他儿子按。陈慎吾一上手,这嗷嗷叫唤。我说没问题,吃大承气汤。她吃这个药啊,她一宿竟拉下这个干粑粑来了,拉到这么一个盆里当当三响,完了就好了。她是痢疾,她一天下重的很。所以治病就是......不能够,当然是由于先头出汗多,里头绝不那么实地厉害,虽然谵语,这个大便也不过是初硬后溏的。这个时候可以按按腹,尤其心下这个部位。如果实的厉害,人吃的东西也停宿,胃他也不消化,他津液亏嘛。下面这个胃中有燥屎,其实胃中不能有燥屎,他那个食物在里头燥结了。那你要按这心下,他非常疼。那么这个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这个大便硬而谵语就是由于汗出多了。那么这个当然就不能够大攻破。他没有潮热的那种情况。实质里头也不是那么结实的厉害。这个辨证都够细的。所以这地方要留心。

你像头前说的这个:发汗多,若重发汗,如果没有其它情形只是大便硬而谵语,也遵这个例子,也不能使大承气汤,那么如果他到后头,脉已经短了,那非死不可了,那你吃这个药也不行。所以由于汗多,亡失津液而造成的大便硬,大承气汤要慎用、慎重。

第214条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这个是错的。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这是大承气汤证。脉滑而疾,这个疾就是数之甚也。脉数有时候主虚,虚热证最多,但是脉滑而数,脉滑主实,这是实热之象。数者为热,数者为虚。你像肺结核那个脉数,是虚数无力呀,到了末期了,那个脉一按没了。可是稍一按,那个脉噔噔噔噔快的很,那是虚。脉滑而数,这是实,这是大承气汤证。所以这个小承气汤主之,我认为是错的。尤其后头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不可更与之。

这个不是这段上的,不知哪段的,搁这来了,所以以下这个更没道理,这么样的实证吃小承气汤,还会有这个情形吗?不会有的。这个就是阳明病,谵语潮热,脉滑而实的大承气汤主之。下边这个都是闲文,不要信这个了,这个总是有错的。各家也有怫然证的瞎说。没有这个事,这么实的证,证实、脉实,哪有用小承气汤的。

第215条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你们一看这就明白了,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下之。谵语有潮热则里结实呀!里有热,热能化食嘛,应当能吃才对呀,而反不能吃,这怎么个事情呢?这就是不但肠子里头有燥屎,这个胃里头也有燥屎了,古人是这么看的。其实胃呀,我们方才说了胃里头不会有屎的,就是食物燥结了,那么食物燥结有宿食呀,那个胃里头有东西,就不能吃了。所以那个实到家了,反不能吃,所以就这么一个里实。若能食者,有热他应该能食嘛,他也能吃,但硬耳,那胃里头没燥屎,大便可是硬啊,大承气汤主之。(此处,当理解为兜转笔头之写法,宜大承气汤下之,应该在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之后。)即是阳明病潮热,谵语有潮热,或无论能食或不能食,全用大承气汤主之。你看看这段与上面那段再对照,上面,阳明病潮热,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反宜小承气汤主之。这哪对呀。那么这一段很明白是吧!阳明病谵语有潮热,无论反不能食或者说能食,全是大便硬啊。不能食呢,跑到胃里头他也有燥屎了,大承气汤主之。看这一段可知上一段明明白是错误的,后面又说了,脉滑当有所去,大承气汤主之,这个脉滑也是承气汤证。所以,这个上边这一段是有问题的,一对照就可以看得出来。

第216条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由这一段,咱们在太阳篇讲那个。所以现在把这个热入血室,这就是瘀血证的。凡是出血,十有八九瘀血,这个要注意。那么下血呀,衄血等等,都是一个瘀血证候多啊。常常用祛瘀法就可以好的。咱们在太阳篇是这个血证。咱们现在这个教材改的,弄个什么,太阳腑证。因为有瘀,太阳非经郁热在里故也,有这么一句话。那么阳明病怎么说呢?也能说是太阳腑证吗?所以是乱扯。他这就是人呢,素日有瘀血,哪个地方有病,哪个地方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日有瘀血,这个瘀血大概都是在少腹部为多。因为人他是一个站立的动物嘛,液体他就下,所以要有瘀血呀常常地在少腹这个部位就是盆腔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素日潜伏有瘀血,你得了阳明病这个热进里,这就是内经:哪块虚,邪就往哪块去。这个地方下血就是瘀血!那么这时候你看他身上不出汗,那这热都往这块来,但胃里头还是热的,他属于阳明病嘛。那么对这个病啊,我们可以用这种祛瘀药,这我治过,那么但头汗出,这个热不得旁出下入血室了嘛。刺期门,这用这个,咱们讲的那个头前太阳篇是一样,这个期门穴泻心下,这个热邪嘛,泻其热,随其实而泻。虽然热入血室,但这个热从哪入血室呀!还是阳明病。胃家实,还是在上边,所以说随其实而泻之。那么在太阳篇叫随其实而取之。那热去了,里和表他就头汗了,出汗了,濈然汗出而解。那么这个他不只谵语,这个热入血室呀,甚至于如狂。我遇过这种重证,上面我证的柴胡剂的时候,提到这个事了。我的一个朋友,他的爱人,那个时候感冒来例假。她那个厉害,当时我给她看时十来天了,那就是如见鬼状,她管他丈夫都叫小鬼。不认识人了,我给她看,看脉都不要,起不来了,你跟她切脉,她叫鬼,后来拿人按着胳膊,我才能摸摸脉那就是快的很,脉呀,还有多少浮。这个人我记得还挺清楚。姓徐,叫徐秀珍。那么那个事也挺巧,当时我闹眼睛,我借一副镜子,是茶镜,我看完她脉了,我就给她开个方子,我就回来了。回来我眼镜落那了,我吃完午饭了,我说哎呀我镜子哪去了,我一想想落他那了。我就赶紧上他家取眼镜去了。我一进屋子,他那煎药呢。我闻那药味呀,是一股当归味,不是我开的那方子。我就心里明白了。我就问他,我说,你煎药呢?他说,是,煎药呢。我说不是我那药了吧?他就告诉我,他说她的姨娘来了,这个人就要死了,她北京,她姨娘就一个亲人,你不告诉她姨娘,这多不好哇。她姨娘来了,一说请大夫没,我说请了朋友,她不愿意了,朋友不花钱那,是不!她姨娘就给找个大夫,大概他那药里就有当归。我闻那当归味挺冲嘛。完了,我就笑了。你不信就算了,我说她这个病啊,我闻这个味是个补药,管补的,我也好说话我说只能一个法子,没有旁的法子,你信不信由你,我这么说呢,他父亲在里屋,他父亲老头挺明白,就过来了。他说这胡大夫给我们不是一次看病了,每次都什么,而且我听他这话也是绝对有理的。得了,他这个药倒了。把我那副药也煎了,我就用的大柴胡桂枝茯苓丸加石膏。所以这种病很多,但是那个是比这个病重。那么这个病呢也是得用祛瘀药,较比好。刺期门也行,阳明也有热入血室,这是男人,女人就影响月经了,月经一定终止了,她吃几天也得了。所以这阳明病也有热入血室,这是男人。女人呢,就是影响她的月经了。月经一定要是终止了,血与热而结嘛,血因热而结嘛。所以这个东西它不是膀胱里头的病了。膀胱里头病是太阳腑病,在太阳经。在阳明经不说了。这是阳明生的病。所以这个书啊,尤其读他这个书总要前后把它普遍看了,不是这个病在这这么说,到那个就得那么说了,那不对,那哪对呀,这可以咱们现在有教材,还那么搞呢,的确是有问题。这个东西啊......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注解来自胡希恕伤寒论讲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使用不当,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承气汤(六)
阳明病
胡希恕讲伤寒论179条~212条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伤寒论》学习笔记120
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第二章阳明病纲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