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琴就是苦的!”No,不逼不烦的方法都在这里

iKids写在前面的话:

经常有读者问Kiwi妈:你孩子开始学琴了吗?坐得住吗?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一对一的课呀?他玩几天就不想学了怎么办呢?(iKids有没有很认真地给你们排忧解难哈哈,关注微信号i_kids多学习)

现在学琴好像也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了。但我真是汗颜,无法回答这些。我家有一枚对钢琴很有兴趣的小孩,在她四岁多时,她为了实现“和妈妈坐在一起弹一首歌”这样朴素的愿望,主动提出要学钢琴。我当然认为她是认真的啦!而且我为这个要求是她提出来的觉得格外欣慰,因为我可不想自己被逼学琴的童年再来一遍。然后我就给她请了一个很资深的老教师。

非常遗憾的是,老教师经常对我女儿哭笑不得,因为上课的45分钟里,她会要求弹这个拒绝弹那个,会弹了一半去把玩具架上的乐高拿来给老师玩,更会弹了一会就趴在钢琴上说“我好累哦”或者“我的手指好辛苦”这种让你又气又好笑的话。

我只能给她终止了这个一对一的课。但她的音乐老师却跟我说:你可以终止小课,但千万不要终止她学钢琴,她是一个非常非常热爱音乐的孩子。

我也迷茫了。所以你们提的所有疑问,我也都有。我们采访了一位教了很多很多小孩的钢琴老师陈沛沛,而她的答案让人欣喜:除了大人逼、孩子烦,是有更好的方法,不仅让学琴的过程变得快乐,更能让钢琴成为孩子的快乐

学前第一步是熟悉:让孩子先对音乐、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实小朋友和大人一样,都是对自己擅长、有趣而又熟悉的东西感兴趣。家长可以先想办法让音乐成为孩子生活里熟悉又擅长的东西

首先来说熟悉,可以分两步走:浸润和表现。

浸润:多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加入音乐和钢琴的元素,比如参加一些适合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参加的音乐会,可能不是钢琴大师的音乐会,因为一般严肃的音乐厅都对入场者有要求,小朋友太小没办法参与,那么可以参加一些小哥哥小姐姐的小型钢琴演奏会,或者是唱歌表演,在家里或者车里用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音乐、演奏钢琴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表现:让表现音乐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是参加一些专门针对低龄孩子的小组音乐课程,这些课程都比较活泼,不拘泥于“弹钢琴”这样一种音乐表现,孩子可以全方位地对音准、节奏等产生感觉。如果提供课程的机构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些演出的机会,那就更赞了!沛沛老师个人建议一对一的钢琴课程不用着急,六岁以上孩子参加都一点也不晚。

总之,如果孩子感受到音乐是自己生活中很熟悉的一个东西,是陪伴自己的伙伴。那他们就不会排斥对音乐的学习。

学前第二步是擅长:如何选择音乐老师?

这一条针对已经开始音乐类学习的小朋友。很好的音乐老师,未必是很擅长教小孩的音乐老师。家长在选择音乐老师时,可以关注两点:

首先要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都是快乐亲切的,孩子弹错了、无助了,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是以鼓励的方式对待。老师当然会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如果孩子暂时做不到,老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调动小孩来做到,而始终态度都应该温和鼓励。家长也是一样。很多孩子都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弹得不好被责备”---“讨厌学钢琴”---“讨厌音乐”---父母一般会很气(花那么多力气那么多钱你这么不争气!)----加重孩子对音乐的消极情绪,因为孩子会理解成,“就是因为钢琴因为音乐,爸妈才对我变成这种态度!”(iKids插嘴一下,想我小时候被父母端着戒尺练琴我依然挺过来了,那脸皮的确是我厚、心灵的确是我强大!!!

其次,作为老师要给孩子提出他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要揠苗助长。这样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孩子觉得很有成就感,就会正向促进孩子表现音乐的行为和欲望,让他越来越想表现音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音乐也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由于音乐的有趣和丰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做到以上两点,在孩子的世界,慢慢地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有趣,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准备好正式学钢琴?

首先从年龄的角度,六岁左右开始一对一的钢琴课学习为最佳,这个年纪小朋友骨骼发育比较快,对手指的控制力比较能匹配老师对孩子不同触键要求的反应。理解力上也比较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当然,六岁这个年纪是音乐普及的角度来说的,如果想要把孩子往职业钢琴艺术家的方向培养的话,年纪会要更小一定来匹配职业的培养。

其次从注意力方面来说,由于小朋友的发育因人而异,如果孩子已经能在手眼脑三者并用的有一定创造性的其他活动中做到坚持半小时左右保持比较集中的状态(比如做手工,拼图,画画等。)那么小朋友在注意力方面已经准备好上一对一小课了。

如果由于家长很着急,让孩子上来就上一对一的小课(hoho比如之前的我),就有可能变成 “乐谱生成机器人培养课”,孩子完成的是”训练“,而不是”学习“。

在正式学习钢琴之前,如何让孩子培养有一副“音乐的耳朵”

这就是讲到音乐的启蒙教育。建议孩子去上的课程可以关于音乐的综合能力,这其中包括:音乐的流畅记忆力,感受力,辨别力,节奏感,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对视唱练耳的训练。小朋友在4到6岁,听力的发育比较迅速,非常敏感,通过将音高、音名、和键盘的位置三者结合的训练宗旨,可以培养综合音乐能力,包括听到旋律可以键盘上弹出来,给旋律配和弦等能力(听着好牛逼有没有!)。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以及何时可以上这样的启蒙课程呢?要能做到对老师的话语理解并且反馈,由于是小组课孩子要有融入集体,遵循上课规矩的意识,才能完全享受到小组课的优越性。

经过音乐启蒙的孩子在今后一对一钢琴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演奏出来的音乐会更有感染力,在练琴的过程中加上耳朵的帮忙,也会效率更高,对演奏曲目的理解也会比光通过识谱来演奏的孩子(在和声与旋律结构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力。

沛沛老师特别推荐这样综合性的音乐启蒙课,她说,如果我小孩这样的情况提前咨询她,她不会建议孩子直接上一对一的课程。钢琴一对一的课程是对孩子演奏技巧的细节培养,如果孩子本身脑海中没有音乐的感受力,没有音乐的情绪是没办法演奏出感染他人的音乐的。而恰好四到六岁的孩子在感受力上是最敏感最适合调动孩子潜能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比较小,适合开心的集体课程。有两类课程是她特别推荐的,家长如果自己家里有条件完成这样的启蒙,也可以参考:一种是视唱练耳,培养综合音乐能力,另一种是合唱课

学钢琴到底要不要以考级为目的?英皇考级和中国传统考级区别在哪里?

沛沛老师是英皇考级指导老师,而英皇考级是我们大部分父母不太了解的,所以我特地这块问得很详细。英皇考级的核心是音乐,它指的是"我考察你音乐的水平",而不是说“我考钢琴、考小提琴”。这一点从英皇的设置可以看出来:比如一个考官擅长长笛,但他也可以作为你钢琴的考官。英皇这一考级评分的机制决定了,它的重点在于表现音乐,而不是“技巧”。当然技巧很重要,但技巧是为了音乐的表达来服务的。所以长笛老师可以来帮你考钢琴,因为音乐是相通的,考察的是音乐是否能够打动你,以及表达音乐时是否有自信。

评分考察的是“音乐能够打动你”,那怎么体现呢?在于基础:节奏一定要稳,音要正确,速度要正确,音乐触键要正确还要丰富。。。基础做到了,音乐自然就有感染力,里面还涵盖了你对音乐的理解。

英皇考级还有两个优势:

  1. 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欧洲,所以欧洲办的考级肯定是最权威的。权威性除了考官含金量高,还有周全的设置:在音乐考级分成演奏、乐理,乐理是笔试,演奏包含视奏、音阶、曲目、听力。(iKids插嘴,有没有觉得很眼熟?和前面说的音乐启蒙不谋而合!

  2. 英皇考级在国际上有更高的知名度,功利地讲,大部分国内外的学校都此认可度都很高。

最后沛沛老师用听力举个例子:“考官给你听一个曲子,让你告诉考官这个曲子是哪个时期的作品,巴洛克、古典、浪漫、20世纪现代音乐?为什么是那个时期,该时期有什么特点?”孩子除了需要听得出哪个时期,还应该对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解,能讲出作曲上的特点,也有演奏方法的特点……这是不容易的,所以考察的是孩子对于全音乐的理解力。

最后感谢沛沛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祝福每一个琴童和准备学琴的孩子,都能让钢琴成为你们的快乐。虽然我妈拿出我的老照片给我看,但凡练琴的时候都是苦着一张脸,但等夜深人静,回完邮件、写完联系本、收拾好玩具后,你依然可以坐在钢琴前,自己为自己弹上一曲,这时候才会很珍惜,因为钢琴成就了生活中难得的自得其乐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个钢琴老师都会对家长说的10件事儿......
钢琴考级是否就代表了一切?
(家长必看)你弹得比老师都“好”!
绝大部分家长都踩坑的孩子的音乐启蒙
留美钢琴演奏博士郑之葳:巧用心理学轻松搞定琴童
不怒不吵把弹琴陪练坚持到底,家长只要做好这四步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