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音莲(多肉类)简介,养护方法

观音莲(多肉类)简介,养护方法

I  在充满热带风情的组合盆栽或景观布置庭园中,型态多样的观音莲(Alocasia)往往能以色彩和质感取胜,形成视觉上的注目焦点。

  观音莲与芋属(Colocasia)植物容易造成混淆,事实上,观音莲较芋属喜好阴暗的环境(绿叶品种可生长于光度较强的环境)、生长较缓慢,且在自然界中并非水生。观音莲株高因品种而异,从30~45cm高的‘Black Velvet’至210cm高的绿叶品种‘Persian Palm’均有,大部分品种分布美国热带的第9~10农业区。

  观音莲多由组织培养的方式繁殖;亦可以未含展开叶的茎段繁殖,且新芽会快速萌出,待1~2周后叶片展开后再开始施肥。

  光线:观音莲的光度需求为遮阴65~73%,因栽培地点而有差异。

  栽培介质:使用树皮、粗珍珠石与泥炭苔混合成通气性佳的介质,使pH值维持在5.8~6.2、EC值0.75~1.5 mS/cm,肥料使用20-10-20或15-0-15配方。

  温度:与其它热带观叶植物相同,观音莲喜温暖的环境,最适生长的土温约为23℃(73℉),最低不可低于18℃(65℉);由于冬季栽培较为困难,美国北部的生产业者可于11~12月定植,虽然叶片展开较缓慢,但根部仍可持续生长;随着日长与温度的增加,植株茎部伸长、叶片迅速展开,但7℃(45℉)以下植株会呈现休眠状态,提早种植有利于生产较大的植株,或以种植不同品种的方式调节出货。

  病虫害:常见的病害包括:叶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灰霉病(botrytis blight)、炭疽病(Anthracnose)、根腐病(Phytophthora/pythium)、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与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每月以农药防治;虫害以、类为主。

  疑难排解:观音莲性喜潮湿但不宜过度湿润,极度干燥下会使得叶尖焦枯;缺乏光线或夜温过高易造成植株徒长。

  品种:植株较大、生长势强,且用于景观造园的品种,如A. plumbae ‘Nigra’、 ‘New Guinea Gold’、A. gagaena ‘Califonia’与A. calodora ‘Persian Palm’, 6吋盆植株栽培时间为8周、8~10吋盆12周;生产6吋盆之‘Black Velvet’需时12周;翠绿叶片与米白叶脉相间的A. micholitziana ‘Frydek’与具有大型、黑且有光泽的叶片的Alocasia × amazonica(非洲面具型,African mask)品种,生产6吋盆需时12周,8~10吋盆则需时16~20周,非洲面具型品种生长缓慢,需避免过度给水,因与其它品种相较容易感染根腐与病害,必须小心栽培。(译自:GrowerTalks, January 2005, p.38 )

II 观音莲, 多肉的一种是玉蝶. 玉蝶花为石莲花属植物,植株呈矮小的莲座状,除个别品种外,一般不分枝,叶质比较厚,形状有匙形、圆形、卵形、圆筒形等。石莲花在习性上均喜温暖、乾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半阴,过於于蔽则生长不良。因此,除夏季高温时稍加遮光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宜节制浇水,加强通风,防止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春、秋季节是其主要生长期,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或复合肥,最好保持10℃左右的昼夜温差。冬季在10℃以上可适当浇水水,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节制浇水,也能耐3℃-5℃的低温。每年春季或初秋翻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含适量石灰质的沙质土壤。常有腐叶土、粗沙或蛭石各3份、园土1份,另加少量的骨粉、草木灰混匀後使用。连花掌的繁殖,可在长季节剪取带顶叶的质茎晾2天至3天后地插,叶片插株也能成活,但因成活率较低,很少采用。石连花的繁殖可用分株或叶片插,都比较容易成活

观音莲

    学名:Sempervivum tectorum

    别名:长生草、观音莲、观音座莲、佛座莲

    科属:景天科长生草属

    长生草也称观音莲、观音座莲、佛座莲,是一种以观叶为主的小型多肉植物,也是近年来销量比较大的多肉植物之一。其株形端庄,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叶色富于变化,紫红色的叶尖极为别致,适合做中小型盆栽或组合盆栽,用不同造型的花盆栽种,其观赏效果也相差很大,用卡通型的花盆栽种,活泼可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用紫砂盆或青花瓷器盆种植,端庄大方,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而栽于木质的小花盆,时尚自然,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长生草为景天科长生草属多年生肉质植物,植株具莲座状叶盘,其品种很多,叶盘直径从3厘米至15厘米都有,肉质叶匙形,顶端尖,叶色依品种的不同,有灰绿、深绿、黄绿、红褐等色,叶顶端的尖既有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叶尖呈紫色的品种,叶缘具细密的锯齿。发育良好的植株在大莲座下面会着生一圈小莲座,此外每年的春末还会从叶丛下部抽出类似吊兰的红色走茎,走茎前端长有莲座状小叶丛。长生草的小花呈星状,粉红色。      

    长生草原产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山区,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为高山多肉植物,夏季高温时和冬季寒冷时植株都处于休眠状态,主要生长期在较为凉爽的春、秋季节,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株形松散,不紧凑,影响其观赏,而在光照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株形紧凑,叶色靓丽。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但也不能过于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生长缓慢,叶色暗淡,缺乏生机。每 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继续生长,可正常浇水,并适当施肥;如果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温。

  观音莲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及美洲。册属植物约有60-70种。引种栽培的除观音莲外,还有大观音莲、美叶观音莲,尖尾芋等。其生态习性是喜温湿润、半阴的生长环境,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5℃。

  观音莲常用分株繁殖。一般于每年春夏气温较高时,将地下块茎分蘖生长茂密的植株沿块茎分离处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后分别上盆种植。分株时尽量少伤根,同时上盆后宜置于阴湿环境,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并注意叶面喷雾,以利新植株恢复生长。也可于春季新芽抽长前将地下块茎挖出,将块茎切段分离,用草木灰或硫黄粉对伤口进行消毒防腐,稍晾干后用水苔包扎,或置于通气排水的疏松土壤中,使其长出不定根,抽长新芽。此间切忌基质过湿,以免块茎腐烂。该植物也可用播种繁殖,但种子不易得到。

  观音莲盆栽宜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一般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为基质。4-9月为其生长旺盛期,此时要求土壤湿润及空气湿度较高,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季高温期,叶片水分蒸发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极易使叶片萎蔫,所以须经常向叶面喷水,同时保持环境湿润,但必须避免盆中积水,否则会引起根系腐烂。秋天气温低于15℃,观音莲生长停滞而呈休眠状态,地上部叶片开始逐渐枯萎,此时须尽量减少浇水量,将其置于温暖、无凤的干燥地方,保持盆土适当干燥(只带微湿)以利安全越冬;如果湿度大,温度低,块茎极易腐烂。

  观音莲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在半阴条件下生长,如光照太强,容易使叶色暗淡,经至产生日灼;但光线太弱也易引起徒长,植株生长纤细而易倒伏。在生长旺盛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并增施磷钾肥,以利植株茎干直立,生长健壮,同时有利于地一块茎生长充实及冬季抗寒越冬。

  观音莲株形紧凑直挺,叶片宽厚并富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叶脉清晰如画,极富诗情画意,为凤格独特的观叶植物,也是近年来流行于海内外的观叶植物之一。它可以中小盆种植,用来布置书房、客厅、卧室和办公室等处,显得高贵典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音莲
【多肉图谱】龙舌兰族植物品种图谱(图文)
都来认识下景天科植物!
常见多肉植物种类名称及简介大全
多肉大百科之百合科(十二卷属/瓦苇属)
可爱的多肉植物 --- 观音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