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道和中庸之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都会说要走“中道”或者“中庸之道”,然而每个人的头脑对这两个词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们走的中道和中庸之道其实是相异的。

有些人理解的中道和中庸其实是平庸、无原则、从众、随大流、无思想。

佛法中的中道是“不著空,不著有”,和世间人理解的中道是不同的。许多人分不清中道和中庸之道,以为它们是一回事,实质上它们是不同的。

“中庸之道”是世间法,即有为法。“中道”是出世间法,即无为法。

真正的中道是不存在的,离开对立的“空有”两边就是中道。

所以我们常常以为走的中道其实还是极端。需要经常走极端才能回到真正的中道,所以修行人的思想和行为很难被世人理解。

许多修行方法在不修行的人看来是很极端的,因为修行的过程都是极端。只有修行成功了,才能回到中道。

“对立统一”就是中道,是大智慧,但是许多人把这个词理解成“对立”而不是“统一”。

有人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话有道理,但是不完全。应该再加上“合二为一”才是完整的表述。

“一”是实相,“二”是头脑分别的结果。“统一”是实相,“对立”是头脑中的主观观念。

真理往往看起来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似非而是。佛陀说法,随破随立,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手能指月,但手不是月亮。文字表达和传递思想,但是文字不等于实相。

片面和浅陋的见解比较容易被头脑接受,因为我们的经验都是有限的,我们能领会的东西都价值不大。

真理不被大众理解,就会高高在上,显得很神圣。如果被大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就会变成基本的生活常识,价值就很微弱。

所以人们喜欢谈论自己不是真懂的问题,就像喜欢炫耀自己缺乏的东西。

圆融的智慧超越逻辑化和情感化的头脑的吸收和消化范围,超越文字语言的表达和承载范围。理性思考不能接触到宇宙和人生的本质和实相。

老子说,“智者不博,博者不智。”智慧的人知识不博杂,知识杂乱的人没有智慧。

在当前的信息轰炸和爆炸的时代,泛滥的信息和资讯已经成灾,使许多人失去宁静平和,失去基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充满恐惧和忧虑,盲目跟随潮流,盲目跟风,从众心理空前严重。

有智慧的人对于信息的接收非常小心谨慎,对于阅读书籍的选择也非常慎重。

有人说“大人小心”,越是伟大的人物,说话做事越细心和用心,能简则简,非常自律。

小人物则对一切都粗心,马马虎虎,什么都想要,没有戒律约束,无所顾忌,还美其名曰“一切随缘”。

不读书而思考比较盲目和危险而且容易浪费精力和时间,效率低下。但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一个人阅读太多,也会不失去思考、加工和判断能力,就像吃饭太饱,会造成积食和消化不良。

德谟克利特说,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会思考的人,是没有很多时间阅读的;有智慧的人,不会在头脑里装很多所谓的新闻,旧闻,蜚短流长,道听途说。

余秋雨先生从来不读报、不上网、不看电视,朋友应酬很少,所以能成为大家。钱钟书先生说,写书的人没有时间看书,对许多书也不相信。

普通人认可的许多书,在大师眼里根本不算书。

周国平老师不用手机,深居简出,为自己营造一个清静的写作环境。

贾平凹老师依然用纸和笔写作。白岩松老师不看微信朋友圈。

头脑中垃圾太多,灵魂被堵塞,灵感就出不了。所以要学会冥想、打坐和静心,让心空掉,就是中道,就与道相通,与灵魂相通。

智慧不是从书里读出来的,是真心中本来就有的。世界的现象很复杂,但是本质非常简单。

世上的书多的读不完,但对于有智慧的人,一本书也不需要读,读自己的心就够了。

自己拯救自己。开悟和解脱都必须依靠自己,靠别人是没有用的。

许多诚实的作家说,只为自己而写作。他们不是自私,只是说了实话。

耶稣说,我就是光,我就是道。佛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是狂妄,而是真实。

克里希那穆提说,真正的学习不积累知识。

错误的答案千奇百怪并且都复杂,但是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而且很简单。

世界就像万花筒,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的花,都是一个花通过简单和重复的反射变现出来的。

对“中道”引证详解

1、半途;中途。

①《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②唐·孟郊《审交》诗:“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③元·范子安 《竹叶舟》第二折:“中道迷踪何处问。”

④《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十娘 ﹞道: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於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

⑤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复次为伊兰 、 埃及 ,皆中道废弛,有如断绠,灿烂於古,萧瑟於今。”

2.道路的中央;路上

①《礼记·曲礼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郑玄注:“道有左右。” 孔颖达 疏:“男女各路,路各有中也。”

②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李绅 ﹞镇宣武 ,有士人遇于中道,不避,乃为前驺所拘。”

③清·邹弢 《三借庐笔谈·寻夫》:“ 香港市上来一妇,年三十馀;携一女,仅九龄,流离中道,菜色可怜。”

3.中正之道。

①《孟子·尽心下》:“ 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赵岐注:“中正之大道也。”

②唐·柳宗元《时令论下》:“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于后。”

③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平康正直就是所谓中道。”

4.犹言折中。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电谕不能不遵,洋人也不能乱杀,中道而行,取一个巧,便是派出一队兵士,驻扎在教堂周围。”

5.黄道。

①《史记·天官书》:“月行中道,安宁和平。”

②《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6.大乘诸宗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

①《中论·观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②唐·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

③宋·梅尧臣《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7、合乎道义。

①《礼记·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孔颖达 疏:“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

②《汉书·董仲舒传》:“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③明·杨慎《丹铅总录·人品·尹和靖对宋高宗》:“儒者对君之言,从容中道若此,所养可知矣!”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

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

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的出处。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

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之所以称“中和”是境界,首先在于它所表现出的玄妙、精微的状态,故《中庸》有“极高明而道中庸”之说。

其次,“中”难以把握、实行。譬如,就修身而言,人都有七情六欲,而情绪发作,势必有偏向、偏差,往往导致不“中”——故古代哲人如二程、王阳明等要人们在情绪未发时体会这个混沌之“中”。

就处世而言,由于世事纷繁复杂,人们处理问题常常“发而不中节”,或不及,或太过,不能致“和”,难遂人愿。

正因为“中”难为,所以孔子发出“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的感叹。

这一境界虽难为,又确实存在,且可以达到。否则《中庸》就不会言及“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之论;孔子也不会有“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言了。

㈣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中道

中庸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又被称为“中道”,就是“适度”、“适中”、“执中”的意思,即一种“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

亚里士多德站在中等奴隶主的立场之上,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智者们的“和谐观”。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出了中庸(中道)理论。

他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德行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亚里士多德不仅仅研究了一般性的中道原则,而且还提出了“相对中道”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中道是物的中道,是与两极端距离绝对相等的中间状态。

我们常常讲做什么都要适度,过之则溢,少之则浅,这在道德中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讲究品质,品质分为三种。两种恶——其中一种是过度,一种是不及。第三种是它们的中间的适度状态,叫德性。

这三种品质在某种意义上都彼此相反。两个极端都与适度相反,两个极端之间也彼此相反。适度也同两个极端相反。

就好比说相等同较少相比是较多,同较多相比是较少一样,适度同不及相比是过度,同过度相比是不及。在感情与实践上也是如此。

比如说,勇敢的人与怯懦的人相比显得鲁莽,同鲁莽的人相比又显得怯懦。

同样,节制的人同冷漠的人相比显得放纵,同放纵的人相比又显得冷漠。

慷慨的人同吝啬的人相比显得挥霍,同挥霍的人相比显得吝啬。

所以每种极端的人都努力把适度品质的人推向另一端。怯懦的人称勇敢者鲁莽;鲁莽的人又称勇敢者怯懦,其余类推。

但尽管两个极端同适度相反,最大的相反却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原因有二:其一,两个极端之间之间的距离比它们各自同适度之间的距离更大。其二,有些极端与适度之间还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既然相互远离的事物被规定为相反物,那么越相互远离的事物越相反。换句话说,过度、不及和适度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并且由于我们自身本质的不同,所以内心给过度、不及与适度制定的标准和范畴也不同。我们把自己爱好的那些事物看作适度的标准。

道德德性是适度,适度是两种恶的中间,它以选取感情与实践中的那个适度为目的。

由于道德德性是这样的适度,做好人并不容易。因为要在所有的事情中都找到中点是困难的。每个人都会生气,都会给钱或花钱,这很容易。但是要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以适当的方式做这些事,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或容易做得到的。

所以,把这些事情做好是难得的、值得称赞的、高尚的。

在两个极端之中,选取适度非常困难,我们就以退而求其次的态度在两恶中择其轻。

先要研究我们自身容易沉溺于其中的那些事物,同时要借助我们所经验的快乐与痛苦,弄清楚事物的性质。然后,我们必须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只有远离错误,才能接近适度。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47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之道与待人处事
中庸之道蕴含着深刻智慧【哲文】
AAA美好人生的核心是实践智慧
太刚易折 过柔易靡
中庸: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中庸》(二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