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之悟(二)生命的本性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透视的是对人之生命的敬畏与呵护。而人之初的本性,我有不同的看法。

一直比较喜欢小孩,最喜欢的是那双清澈好奇的眼神。以前,抱过很多小孩,所以对宝宝们有些快速建立联系的心得。不是我愿不愿意抱他们,而是他们乐不乐意让我抱。投他们缘的,立马就能跟我逗乐;不投他们缘的,在得到他们认可之前,那得细水长流,慢慢影响了。

后来我就发现,宝宝们有某种共同的天性——他们在努力寻找合于他们心意的一切:人、食物、玩具……而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他们会被环境慢慢改变。这些貌似没什么,可若放在慢慢长大的人身上,问题就来了——她这是自私,什么都要如她所愿;他那是根墙头草,给奶就是娘……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可能是对孩子需要多一些爱;而大人的行为造成了对人与社会的伤害,需要得到一定的规范。但这些,用善与恶来界定,是否不够严谨?因为生命首先只有其存在,才能发生行为。我们将人体现存在的诉求用善恶评判时: 合乎于我们的是善,选择接纳;背离我们的便是恶,选择拒绝。这不同样是在挑选适应于自我需求的吗?跟“她”的自私,“他”的墙头草有什么区别?

世间有迁徙的鸟儿回流的鱼;阳光下有花开,背阴处也有花喜……所有生命的怒放都需要选择适于自己的生存空间。生命降临于世,第一要义是如何活着,与善恶无关。

当我们不清楚生命存在需要的条件时,我们便迷茫在存在的表象,找不到心的安宁……而这才是我们需要思索给予帮助获得解救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贪或戒 嗔或定 痴或慧的性质 要仔细去看
喝个够再跳舞
生命的桃花源
偏好出于本性
善良是人的本性,是生命的本色
《瑜伽经》解脱篇4.2:生命形态的转变是由于本性的流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