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桩练习体会

题记:新教育重视体育的作用,体育训练又选择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家拳为基础项目,而站桩是内家拳入门之基,“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强调的就是站桩的作用。没有练习过站桩的人,是无法体会站桩强身健体和静心养性的作用的,因为在大众的印象中,体育运动就是现代奥林匹克推崇的那些,跑、跳、打,不运动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似乎就算不上是锻炼。可参加过现代体育运动的人都知道,那种锻炼是对肢体、心、肺功能的极大考验,大汗淋漓之后是身体极大的消耗,人往往非常疲惫,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和能量,身体各系统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才能进行再次的剧烈运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逐步衰退,运动失当还会造成各种运动损伤,有违锻炼的初衷。

而桩功训练则于此正好相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仿生运动,突出特点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肺功能的负荷,让身体肌肉彻底的放松,练习之后神清气爽,周身舒适而充满活力。更神奇的是,静静的一站,却同样的能让你大汗淋漓,在流汗这个指标上,一点也不输给现代体育运动。可贵的是,他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的运动损伤,而是一直在疗伤,并且没有年龄的限制,也没有止境,你想练到多大年纪、想练到哪一个层次,都随您的便,只要你站,就有收获。

现代体育运动就像放电,是对身体的消耗,有点戗生;站桩则像充电,是对身体的修复,十分养生。两相对比,高下立现。站桩还有特别的好处,能够静心养性,锻炼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博大境界,这个,更是现代竞技体育所不具备的功能了。

   春节期间,有网友就如何站养生桩、如何提高飞鹰功的质量等问题与我咨询,这些素未谋面的网友,都是喜欢传统文化,认同新教育理念而在不同的群内相遇的,网友们都很谦虚,也很客气,但我其实也仅仅是一个初练者,自己也没有达到多么高的境地,只是把我练习的情况向网友做了真实的反馈,指导什么的,就更是谈不上。后来想到群内也有好多朋友日常也会问起这方面的问题,就想到把自己桩功练习的一些体会记录下来,因为我自身是零基础起步,练习时年龄也很大,身体底子也不是特别好,但桩功练习后确实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一些好的变化,自身真实的体悟,也许能给看到本文的网友更多的信心和帮助。想到此,也就释然了,把我所知道的讲给需要了解站桩和着手开始站桩的初学者做为参考,善莫大焉,至于高手,则可以绕过了。

 

一、何为站桩

百度“站桩”二字,得到如下解释:

【站桩即身体如木桩站立不动,起源于古宗教仪式。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武术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视,如马步桩,在少林武术和一些南派拳种,就将其作为一种基础性训练。所谓“未习拳,先蹲三年桩”,在内家拳中坚形意拳中,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说,而在一些年轻的拳种如大成拳、卢式结构中,更是将站桩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

我觉得,初学站桩者,知道百度上所说的这些也就够了,头脑中有一个概念,人像木桩那样立在地上,就可以了。木桩是不会动的,那么人站在那里也不要动,静静的轻轻的“放”在那里,这就得到站桩的精髓了。王芗斋前辈形容桩功的第三个境界要达到“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毛发如戟”,老先生达到此境界用时十年,初学者认知到“放”在那里不动,已经是与“如铸、铅灌、肌肉如一”这种最高持桩境界的道理相通了,可以用于指导初阶站桩了。

二、何为养生桩

养生桩是区别于技击桩的一种叫法。技击因为要参与搏斗,桩这个“木头人”要活动起来打人了,因此手要伸出去拒敌,脚步要行走般一前一后,便于进退。养生是一个人的休息,心无争斗之志,身体自然也是以舒服的对称、正立站姿为主,一个人立在那里,身不动,心自由,让身心俱放松休息,藉此让身心得到保养,趋于健康,收获养生的功效。


图:1 养生桩示意图

三、养生桩的基本动作要领

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平行,脚尖向前,两脚之间的距离恰可容肩两臂侧平举,环抱胸前,掌心向内,指尖相距两拳的距离,膝盖微弯,臀部下坐,头部正直,下颌微收,脊柱中正,目视前方。

然后从头到脚让肌肉放松,体会身体的重量,放到脚上,双脚平铺到地面上,感觉自己像一个木桩一样立在地上就可以了。

以下是几个细节,需要初次练习者注意:

1、两脚之间的距离:这里说能容下自己的肩膀,有的说与肩同宽,还有的说比肩膀略宽,每个人的肩膀宽度不同,这个距离自然也不同,需要灵活调节,因此也可以知道这不是一个关键数据,可根据个体的不同进行调节,我觉得宽点窄点都可以,关键是自己站的舒适、自然就好。

2、手和脚部形态:手是五指伸开,手指微弯,末节稍内扣,掌心虚含;脚是五指抓地,脚心虚含。身体的重心左右脚平衡,前脚掌和足跟也要平衡,即整个脚掌承担的重量要平均。手和脚的虚含都要有内吸的意思即可,不能使劲张和抓,那样容易紧张,无法放松。手的高度从身体两侧水平位置环抱胸前即可,一般食指高度与嘴平齐,这个视个人习惯,其高度上不过眉下部低于肚脐都是可以的。

3、手腕:保持手腕的正直,即不要向内外弯,也不要上下弯,从肘部开始,小臂、腕部到食指要成为一条直线。

4、肘:肘部的高度与肩齐或者略低于肩膀,肘的角度(小臂和大臂的夹角)要大于90度,两肘、手和胸合围的一个圆要力求圆整饱满。

5、膝盖:两膝盖平行向前与两脚的大脚趾对应,既不内扣,也不外翻。膝盖微弯,是配合臀部下坐的一个弯曲动作,弯曲动作要小,膝盖不能超脚尖。

6、双肩和双胯:要像一个长方体一样保持三维空间中的正直,两侧的高低、前后的俯仰,左右旋转,都是不允许的。

7、脊柱:要成为一条直线(百汇穴和会阴穴垂直),颈椎、胸椎和腰椎的三个生理弯曲,要通过头部上领(收下颌颈部后靠)和尾椎骨下插(臀部下坐)这两个动作给予消除,整条脊柱如宝塔一节节垒起来一般。

8、齿:牙齿微扣,嘴唇轻启,展眉落腮,面带笑容。

9、眼:可睁可闭,睁则目视前方或者下视观口鼻,自然即可,但不要瞪眼睛。

10、头:正直,像安放在肩膀上一样,不要左右歪,也不要用力上顶。

11、身:全身肌肉放松,不要有僵硬和牵拉之处,但不要松懈,保持身体结构的挺拔均整,让桩态舒展自然。

12、呼吸:不用管是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自然呼吸,练习久了,会自然转成腹式呼吸的。

13、意:不要人为加入意念,就是让自己舒适自然的站立,身心放松,倘要想点什么,就体会自己像棵大树,欣欣向荣的立在天地间,让自己高兴就好(别笨的把自己当个木桩子在那傻站)。

14、下面的动作都不要有:提肛、收腹、挺胸、弓背都是错误的动作。

四、如何开始练习养生桩

练习前要做热身运动,活动胳膊腿,身体各部位的关节,然后就可以站桩了。站桩过程中先检查坚持自己的身体是否符合养生桩的动作要领,并注意调整,调整完毕则保持桩态不动,放松身心安静的站桩即可。站完桩结束时收功要慢,胳膊轻轻放下,腿慢慢站直,双手置于小腹,静静的站立3-5分钟,调匀呼吸,然后再随意走走放松一下,活动活动紧张或酸痛的肌肉,就可以了。

站桩需要在饭后1小时,这是为了防止胃下垂,另外避免吹风,因此宜在室内,室外无风或风小的地方也可以。刚开始站桩比较枯燥,可以看看电视或听听音乐,都没关系,等站的时间长了,自己就喜欢安静了。

初次站桩时间可以从5-10分钟开始,然后慢慢延长到一次40分钟或更长时间,也可以站5-10分钟,放松放松,接着再站,都是可行的方案。

五、我练习养生桩的体悟

我自己练习养生桩是零基础起步,之前对站桩一无所知,练习的时候已经39岁了(2012年),因工作用电脑比较多,颈椎和腰椎都不好,身体也比较僵硬,双腿并直后弯腰,手指尖都摸不到地面。

白天要上班,练习的时间主要是早上和晚上。初次练习站桩,只能站5分钟,主要是胳膊和肩膀酸痛难忍,胳膊肘越来越低,手腕也不听使唤,到最后只能用力端肩膀,导致呼吸、心跳加快而不能坚持长久,只能停止,再重新开始。但知道站到40分钟才算及格,只能一步步坚持,努力增加站桩时间。于是就从5分钟开始,放松放松,再站5分钟,等5分钟觉得能坚持下来了,就强化再站1个月,5分钟觉得站得轻松了,就增加5分钟,冲击10分钟,一点点增加,现在回想,我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从5分钟站到40分钟

40分钟是一个坎,等时间到了40分钟,是不是就可以进一步延长时间呢,也不一定,要看自己站40分钟的质量有多高,有没有让自己觉得舒适自然,如果一切舒适自然,则可以延长到60分钟、80分钟、120分钟。我自己是没有再追求站更长的时间,而是站到40分钟后,开始关注40分钟内的站桩质量,即开始注重站桩的细节,逐步纠正自己的动作要领,逐渐趋于规范。

这是个慢慢调整自己的身体结构,学会静心的缓慢过程,我自己大概用了2年的时间来体会,现在也还在不断的完善。

为什么用这么长时间呢,因为在这40分钟里,自己的身体觉知和心理变化是不同的。

比如说身体放松的感觉,初始站桩,最难的是胳膊和肩膀的放松,双臂环抱,短时间还可以,但时间一长,胳膊越来越低,环抱的圈子越来越瘪,还会有酸、麻、涨、痛、痒等各种不同的滋味,让人不由的就想活动活动胳膊和肩膀,但这样一活动的结果,往往是给自己僵硬的肌肉找一个舒服的位置,这个“舒服”的位置,恰恰是日常习惯肌肉群工作的位置,也就是日常用上肢提拉、搬移东西所用到的力,俗称“拙力”,这样一用力,胳膊是端起来了,但肩膀也随之耸了起来,上肢和肩膀整体上处于一种用力保持固定姿势的状态,是一种让肌肉紧张的僵硬状态。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则肌肉会持续的紧张,进而引发心跳加快和呼吸紧张,很快就会达到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状态,不得不结束站桩。心跳加快和呼吸紧张是养生桩的大忌,说明心肺功能超支,没有得到休息,已经背离了养生桩的初衷。

正确的练习,是要在放松的基础上,让双臂保持环抱的饱满姿势而不会引起心跳加快和呼吸紧张。自己要能感觉到双臂像搭在别人的肩膀上一样,自己的胳膊和肩膀能充分放松进而放下,又因为别人肩膀的“支撑”而不致下垂,这样就做到了放松,这种状态下,心态和呼吸都会逐渐平稳,站桩坚持的时间才能长,而且质量高。

但问题是并没有肩膀真的在支撑我们的胳膊,因此,这种舒适的放松状态,是要靠自己一点点的持续练习积累出来的。我自己就是从5分钟开始,慢慢的不断增加时间(其实是咬牙坚持,至少我自己没有找到捷径),到40分钟后,再细细纠正40分钟内的身体结构,慢慢的站桩久了,那种有“支撑”的感觉,也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练习3年后,这种有物“支撑”的感觉,可以在40分钟内都可以感受到而不消失,但那种极度放松,以至于感觉不到胳膊存在的愉悦状态,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一次站桩中,状态好时,能出现一次,时间延续1-2分钟,状态不好时,则体会不到。这是站桩的魅力所在了,同时也说明传统内家拳的确是永无止境的。

我胳膊和肩膀的关卡通过后,就是下肢和膝盖了(我自己是这个顺序,但与网友交流中,有的胳膊没事,先是大腿反应激烈,颤抖的厉害,因此,个体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大家不要拘泥于此)。开始站桩时,因为坚持的时间都不长,就是胳膊痛,等时间超过20分钟后,我的膝盖也有点痛了,具体表现一个是在站桩的时候膝盖就有痛感(一种钝痛,不是撕裂的痛),另一个是站桩后膝盖僵硬,要活动10分钟左右才能好。

因为听说好多练武术的大师都是把膝盖练坏了,我自己也很担心,特意就此事请教过师父,师父说我养生桩的基本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出现膝盖痛可能和我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练习方法有关。我仔细想了想,因为左膝比右膝痛的厉害,一是我的左腿经络淤堵要超过右腿;二是我左右平衡没有调整好,左腿承重大;三是我站桩急于求成,尾椎下坐的量太大(膝盖弯度大),在脊椎没有调直前(脊椎很重要,这个稍后谈),人为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造成膝盖压痛。注意到这些后,我增加了站桩前的热身时间(站桩之余重点练习跪膝),站桩中适当调高身姿,减轻下肢负荷,从而缓解了膝盖的疼痛。尽管这样,现在回想练习站桩后膝盖疼痛的时间,断续也在1年以上,我想是和肩膀的疼痛一样,都是身体要过的一关吧。现在3年过去了,左膝在站桩后还是有些僵,但一般站桩后活动3-5分钟就好了。

脊椎的要求就是正直,因为直立行走需要减震的缘故,成人的脊椎都有颈、胸、腰三个生理弯曲,婴儿是没有的,小孩子的曲度也小,家里有小孩子的,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们大人的脊椎随成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站养生桩,就是要让这些弯曲部位长时间紧张的肌肉、韧带和附加的组织放松下来,休息一下,这些紧张的肌肉组织缓解了,脊椎一节一节之间也便松活了,整条脊椎也就重新恢复了正直而有弹性的原貌。我们人体重要的器官都在脊椎悬挂支撑的胸腔、腹腔和骨盆内,主要经脉也都于此巡行经过,脊椎的正直,也是人的脊背和胸腹这对阴阳整体协调放松的结果,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脊柱示意图

如何让脊椎正直呢,养生桩强调养生和健康,因此这个直就不能是生拉硬拽出的效果,而是整体放松的结果。具体说就是在前述动作要领正确的基础上,让自己从头到脚整体的放松,像站在很舒服的温水中,四肢和身躯都不要有局部的绷紧,头保持正直,颈部向后靠一点,下颌微收,不挺胸也不弓背,臀部像坐一个大球一般轻轻下坐,保持尾椎垂直,不要向后翘也不要向前扣,头顶的百汇和下面的会阴在一条直线上,从身体的侧面看过去,头、肩、脊背、胯是在一个平面上,像靠在墙上休息一样。保持这个身体结构,逐步增加站桩时间,慢慢体会有物“支撑”感觉,让自己适应这个结构,也就是身体的常用肌肉群得到放松休息,不常用肌肉群参与协同工作的一个缓慢过程,等自己这样站桩不感觉累时,身体的整体放松效果就出来了,脊椎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恢复了正直和有弹性的健康状态。

我自己这个脊椎放松的过程在站桩2年后才觉得有些明显的变化,从自己一些站桩照片能看出来,自己自身站桩时也有体会,现在站桩3年多了,这个脊椎放松和正直的过程依然还没有结束。脊柱一旦正直和放松,是身体整体放松的结果,会让人产生一种整体“通透”的感觉,前面说了,胳膊的完全放松会让人有胳膊没有重量的感觉,而整体的“通透”,则让人有一种把自己站没有了的忘我的感觉,对我来说,是在身体状况极好的情况下偶尔出现几次,持续时间都不长。

胳膊、肩膀、膝盖、脊椎、胯这几关都过后,身体的整体结构也就建立了,其它手、足、肘、头等按动作要领即可。这样坚持练习,半年后肩关节就有感觉,我自己是觉得关节变得灵活和轻松,自己走路时就想不由自主的前后甩一甩,非常舒服;一年后,膝和胯关节也变得灵活,上楼梯想迈两层台阶,走路变得有弹性,像一种享受,根本就不想开车了,就希望能多走走;两年后,脊柱得到部分程度的调直和放松,身体前俯,手指能轻松摸到地面(以前可是摸不到的),这时候养生的作用也体现出来了,表现为人不容易感冒,偶感风寒,站桩出点汗就好了;饭量大增,胃口好,酒量也增加;精力充沛,睡觉香;皮肤会有一些出疹的排毒反应。

站桩开始的半年比较难,主要是需要克服常规肌肉酸痛反应的坚持,一般一年后,自己就会喜欢上站桩,这时站桩已经不是痛苦而是一种享受了(站的过程也还是累的,但站完桩放松后身体非常舒服,也有精神),一天不站就身体不自在,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一样。

站桩中的呼吸是自然呼吸,可以用鼻呼吸,也可以把唇轻开一个小缝,总之是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有的人说要像嗅一朵花的香气那样呼吸,我觉得都行,就是顺其自然。但要注意如果自己突然呼吸急促,那要立刻停止站桩,肯定是哪里站得不对或者身体有了意外状况,这时就不要坚持了。

站桩时的静心,在一开始是不容易体现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与身体的不适对抗上面了,胳膊肩膀痛得厉害,像着了火一般,此时无视疼痛的存在,大多数人恐怕做不到。站的时间久了,身体适应了,疼痛感也就不强或消失了,此时是各种念头纷至沓来的阶段,总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被你在此时忆起。来这么多的念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会被某一两个念头带出情绪,引得自己心浮气躁,从而引发肢体的紧张,身体无法放松,站桩也就没有效果。

这个时候,就不仅是要关照自己的身体了,还要兼顾自己的念头,每一个念头升起,告诉自己知道一下就行了,不去管它,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在站桩,不被念头带跑。长期坚持,就会发现自己的定力越来越强,念头来的越来越少,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越来越长,关注站桩的动作要领,关注呼吸,关注身体的感受,时间仿佛变快了一样,40分钟的站桩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我理解克服自己的念头、掌控自己身体的过程,就是证明内家拳之所以有思维训练作用的过程。脱口而出,这是我们熟知的一种讲话情况,没等考虑成熟,话已经说出去了,讲完了又有点后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大脑的思维反应慢了或者大脑一片空白,自身没有主动做出反应。站桩所说的静心,就是觉知自己的念头,当身体结构稳定后,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观察心中升起的每一个想法,然后告诉自己我在站桩,就这样简单的处理就可以。这里的关键是在念头来时,你的思维能够提前意识到是一个念头来了,然后就关照一番,由它而去。如果你不能提前意识,很可能就陷入念头中,随着念头跑掉了。

当站桩中你自己的意识能处处快一步的时候,生活中头脑反应迅捷的作用也会展现,别人问你一句话,你头脑中立刻就有了反应,该怎样回答,总是想周全了再说;别人冒犯或者恭维了你,你立刻就觉知到了,在自己的情绪升起之前,提前化解;小孩子有了不当的行为,你也立即觉知了,嗯,他做了这个,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你能想到行为背后的因素,因此总能冷静处理。凡此种种,都是你的思维反应得到训练和开发,变得敏捷的结果。

身体结构的稳定和固化,对日常的武术套路练习也有帮组。比如太极拳的云手和云脚,要求运动中做到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没练过站桩的人做起来,不容易一致,但练习过站桩的人,因为在站桩的过程中虽然不动,但手、脚、肘、膝、肩、胯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练习的,做起云手云脚来还是能保持结构不变形,只是整体的移动,因此自动就做到三合了,动作看起来就比较协调一致。

养生桩对人的精气神都有涵养的作用,因为既然是站桩,就有一个整体的形象,这样才能叫桩,否则摊在那里成一堆乱柴火了。整体感觉塑造的久了,人自然就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再加上静心的训练,人自然就抒发出一种平和与坚毅并重的气质,男孩子就是一种阳刚之气,女孩子就是一种恬静的美,看了让人舒服。

六、养生桩的关键

松、整、静,这三个字就是我所理解的养生桩的关键。“松”是强调放松,全身的放松,哪里用力紧绷哪里就不对,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的,如何养生呢。“整”是强调身体统一结构的建立,松不是把自己弄的软哒哒的,要在放松的基础上,从头到脚塑造整体协调一致的身体结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了,其实更有利于放松。“静”是强调静心,站桩过程中需要过滤掉私心杂念,更好的与自己相处,觉知自己身体的不同变化和念头的生灭,求取身心合一的境界。 

七、观师觉与口传身授

清心课山长教给我们的一个快速学习提升的秘诀就是“观师觉”,找到值得你学习的老师,全然的信任他,揣摩他的一言一行,模仿他的思维和做事方法,最终能想其所想,这是最快速的学习方法。

内家拳历来强调口传身授,就是因为在某些身体的调整方面,语言是无法描述到位的。你给一个没有见过大象的人描述大象长得什么样,怎么也不如看照片来的直接;看照片了解大象的,又永远不及牵一头大象到他的面前来的痛快。

师父的作用,就在于此,特别是桩功,有师父做示范,起码知道站桩的外形结构是啥样子了。另外就是调桩,师父会在站桩的初始阶段不断的给予纠正,把变形的肢体予以扶正,就像教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有了助力,就会少摔跟头。

伙伴的作用也很重要,几个人一起站桩,不但能互相指出动作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互相帮助调桩,更可贵的是一起站桩有一个气场,能让自己少了好多的私心杂念,心更容易安静下来。

师父这么重要,没有师父咋办呢,也不必紧张,现在资讯如此发达,可以找到的影像资料是非常丰富的,看看别人都咋练习的,对站桩这种事情也就不陌生了,然后按照前述的动作要领认真练习,进展也会很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师父,也不能替代自己的练习。

内家拳流派甚多,各家的养生桩肯定也有不同(这个我是推测的,因为我只接触过形意拳,别的没有练过),初次练习的网友很担心自己练习的不是正宗的养生桩法,又没有师父口传身授,走错了路咋办。但我想万法归一,对人身体有益的养生桩,肯定不会是花样百出,而应该是大同小异。从我自己习练的过程看,养生桩因为是基础桩法,姿势简单,反而不容易走偏,只要自己不额外的添枝加叶就行。比如有的人没站几天,就开始观想气流在自己任督二脉周流;有的人刻意强调逆腹式呼吸;有的人说要收腹提肛,等等,都在把人往气功的路数上引导,幻想能有奇迹出现的一刻,我觉得这样就不对了。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前述动作要领练习,把握三个关键环节,不要急于求成,不轻言放弃,坚持半年再看再修正。

了解新教育的人都知道清一山长独创的飞鹰功,因山长说自己就是无门无派,这个飞鹰功自然也是无门无派了,但这个无门无派的飞鹰功,在新教育圈内却流传的最广,练习的最多,也是因为其动作要领的简单,在大家都没有得到山长亲传的情况下,依照网上分享的要领练习下来,每每收获都很大,我清心课的一个同学飞鹰功已经能一次站2小时以上,经常能体会到自己融入宇宙天地万物的感觉,这是身体站得“通透”的象征,显然,他是无门无派亦得真传了。

这里也给大家一个启示,飞鹰功能如此,养生桩亦能如此,大家其实不必纠结什么流派,是否正宗,有无师父提携,踏实的站下去,细细体会,身体会给你正确的指引。 

 

后记:自己因为站养生桩觉得身体比以前好很多,因此才写了这么多文字,希望能帮助到开始喜欢站桩的朋友。我刚开始站桩时其实是遇到很多身体上的不适应的,但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我常想让家人和周围的朋友站桩,但大家摆摆姿势,都喊累,后面就多数都不再练习了,很可惜。站桩能站到让自己舒服的程度,其实挺难的,需要一个过程,我是经历过这一阶段的,因此坚信每一个坚持下来的人,肯定都能感受得到它的好处。真心希望朋友们咬咬牙,坚持一下,不要轻易放弃这个修身养性的好方法,毫不夸张的说,选择了站桩,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松变成“小腰精”的八式瘦腰瑜伽
【瑜伽馆】简易瑜伽小动作 打造专属窈窕曲线
【原创】浑元桩要如何站?!
站桩功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放松
站桩三年,让我从癌转移到基本恢复健康
三套功能不同且简单易学的瑜伽动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