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几个农民挖了一口井一千多米深,为什么能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井,是人们从古到今开采地下水、获取水源的重要途径。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有的地方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而也有很多地方远离河流,自然水资源十分匮乏。古人为了生存,挖掘水井、利用地下水就成为获取水源的重要手段。

东汉汉章帝时期,四川自贡一带的农民在挖掘水井时,无意中发现,这里的地下水又咸又苦,含盐度极高,根本无法饮用。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不能饮用的盐水,经过熬煮提炼后,却能提取出晶莹雪白的食用盐,可供人们日常饮食之用,名传千古的井盐由此诞生。

自贡的井盐储藏量极为丰富,从汉末到明清,这里的井盐开采持续了一千多年,有数据显示,这里的盐井一共有将近一万五千口,出产食盐七千多万吨。鼎盛时期能满足全国百分之十的人口生活饮食之需。

然而和地球上的很多自然资源一样,埋藏地下的井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经过持续千年的大规模开采,到了清代中后期,自贡一带埋藏表浅的井盐已经几乎被开采殆尽,产量逐渐下滑。自贡一带数以十万计的依赖盐井开采为生的农民,面临着严峻考验。

要想持续保持井盐开采产量,办法只有一个:自贡一带的深层地下仍然蕴藏着丰厚的井盐资源,如果能在盐井钻探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打出深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井,就能破解这个困局。

然而这个想法在古代,不啻于异想天开。当时既没有什么现代化机械钻井设备,也没有什么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专家。自贡农民们要想破解这个困局,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手和大脑,他们必须依靠原始简陋的手工器材,和自己点滴积累的经验,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生存,为了妻儿老小的饱暖生活,自贡农民们拼了。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向手工深井钻探技术发出了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苦心没有白费,他们终于在深井钻探技术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世界钻井史上的奇迹——燊海井,终于诞生了。

燊海井于道光十五年竣工,深度达到1001米,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口突破千米深度大关的深井。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口井的开凿,完全是靠四川农民们的“纯手工打造”,没有也不可能借力于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上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燊海井不仅产出了大量优质井盐,让四川农民们获得了丰厚回报,它的诞生也标志着井盐开采行业获得重大技术突破,使得这个古老的产业得以继续生存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四川农民们在开凿深井过程中总结完善的一套“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又称“卓筒井”,最早诞生于北宋庆历年间,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文豪苏东坡的《蜀盐说》,都曾详尽记载过这种深井钻探技术。经过历代农民的不断改进优化,到了清朝道光时期终于结出硕果,打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口千米深井。

四川农民发明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后来流传天下,成为世界石油行业深井钻探技术的前身与雏形,有力促进与推动了世界石油钻探开采业的发展,因此石油能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助推剂”,四川农民的努力与付出功不可没。他们的这项创举,也获得了“古代第五大发明的”“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美称,可谓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梦溪笔谈》《蜀盐说》《盐业史研究》《中国钻探技术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井开采井盐
【能源之最②】燊海井: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千米深井
清朝时,几个四川农民凿了口千米深井,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钻探技术
很少人知的古代重大发明,大型深井钻探设备——顿钻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下):中国井盐科技史 | 老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