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很少人知的古代重大发明,大型深井钻探设备——顿钻

科技史科普系列之二十八:顿钻。

顿钻也称冲击钻,是北宋时期(不晚于11世纪)发明且沿用至今的一种大型绳式深井钻探设备,被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文化中最壮观的应用”。

传统顿钻通常包括碓架、绳索与加重杆、圜刃钻头、搧泥筒和下木竹套管等部件。前两部分与铁质钻头构成一个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上下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而钻头与后两部分则分别对应于冲击式钻凿、取出岩屑和固井并隔绝地表淡水的三项关键工序。顿钻利用钻头自由下落的冲击,破碎岩石,使井不断加深。此工艺可钻达千米深的地下竖井。被古人形象地称作“卓筒井”法(卓字有高而直、竖向叩击的意思)。

顿钻的发明与井盐的开采关系密切。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官府管控的重要资源。由于自然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需用凿井的方式从盐岩层开采盐矿。尽管被称为井盐凿井的技术很早就出现在世界多个地区,但顿钻与深井钻探技术的发明至少经历了1千年的技术累积期和数百年的成熟与完善期——自战国末期中国开始井盐凿井,至北宋发明初顿钻和“卓筒井”法,到明代基本成熟,再到清代臻于完善。

在此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改进和发明品类丰富的凿井、修治井、汲卤的系列工具,改善了钻井及汲制技艺,还开发了天然气。可以说,顿钻的发明和演化,伴随着一个长时段的相关工具的发明和工艺的创新。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钻井、汲卤和煎盐的工具与工艺流程。

道光三年(1835年),“盐都”自贡兴海地区钻凿了一口深1001.12米的深井,其125米以上井径11.4厘米,以下至井底10.7厘米,为当时的世界钻井之最。

井盐深钻及汲制的技术优势,不只是促进了四川、云南等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形成,也直接拓展了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对盐业资源的认知与开采。

在顿钻传到西方,后来又与蒸汽机技术结合,19世纪世界范围的矿产勘探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今,相比后来兴起的更高效的旋转钻井法,顿钻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中国、美国等国仍被用于钻探油气等自然资源。

原稿:孙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钻探技术
清朝时,几个四川农民凿了口千米深井,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清朝几个农民挖了一口井一千多米深,为什么能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下):中国井盐科技史 | 老古
【能源之最②】燊海井: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千米深井
食肴之将话食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