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个大臣这么牛,宁肯得罪皇帝,也要依法判案!


作者|不老松

《历史探秘大全》签约作家

字数:128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要说皇帝,那可是说一不二。皇帝说往东,没有哪个大臣敢说西。在我国的历朝历代中,皇上的话就是圣旨,任何人都得服从。可就有这么一位大臣,宁肯得罪皇帝,也要依法判案,此人就是大唐名臣狄仁杰。

狄仁杰(630年-700年)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青年时就已进入仕途,经历唐高宗、唐中宗、武则天临朝(大周)几个时期,担任过法官、地方行政长官、宰相等职。他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时期的弊政多有匡正。可以说,狄仁杰是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后人称他为“唐室砥柱”。狄仁杰有个突出的个性,那就是不畏皇权,依法判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狄仁杰不畏皇权,依法判案的故事。

话说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和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不慎砍伐了昭陵里的柏树。这还了得!这昭陵正是高宗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园。听到这个消息,高宗大怒,下令将权善才、范怀义立即处死,并交由在大理寺(按:大理寺是唐朝时期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任职的狄仁杰负责审理。

按照当时的律法:毁坏皇帝陵园树木的,应该判处徒刑,而不是死刑。这事儿换了别的大臣,只要按照皇帝说的执行就行了。可狄仁杰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立即上书皇上:认为权、范二人罪不至死,应该受到免职的处罚。上朝时,唐高宗阅后勃然变色,说:“权善才和范怀义二人毁坏昭陵树木,是将朕陷于不孝之地,朕必杀此二人,方解心头之恨。”

看到唐高宗如此暴怒,左右侍从急忙以目光向狄仁杰示意,不要在皇帝雷霆之怒下火上浇油了,可狄仁杰却不为所动。面对皇帝因愤怒几近扭曲的脸色,他朗声坦然说道:“陛下,臣听说批逆龙颜,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万难之事,但微臣以为不是这样。作为臣子,如果遇上桀、纣这样的暴君,则犯言直谏为难事;而如果遇上尧、舜这样的明君,则为易事。臣今万幸,遇上了明君,微臣必不至于落个像比干(按:商朝时忠言进谏的名臣。)那样因为直谏而被杀的下场。当年汉文帝时,有人偷了高祖庙里的玉环,汉文帝想对那人处以族诛(按:一人犯罪而夷灭其族)的刑罚,而张释之在朝堂上谏诤,最后罪犯被判弃市(按:死刑并将尸体示众。)的刑罚。”

见高宗若有所思,狄仁杰又说道,陛下如不采纳臣言,臣死之后,实在没有面目见张释之与地下。况且,陛下自作法度,岂能随意变革?法度如果总是变化,那么天下的百姓将无所适从。今天陛下如果因为昭陵的一棵柏树而杀一个将军,则千载之后,世人将认为陛下您为何等君主呢?臣因此不能杀权善才,那样会陷陛下于不义啊!

慷慨陈词之后,狄仁杰低头等着唐高宗最后的裁决。这一番话入情入理,既替高宗的千秋盛名着想,也维护了法律的威严。高宗对狄仁杰不卑不亢的态度大为赞赏,当即免除了权、范二人的死罪,并对狄仁杰说:“爱卿能匡正朕的过失,日后一定能匡正天下!”

果然,此后担任宰相的狄仁杰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九月,狄仁杰因病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狄仁杰用类比引申法辩服唐高宗
读通鉴学权术:极为完美的四步进谏术!
狄仁杰真相“大唐神探”档案解密--三秦都市报20121127
权善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狄仁杰会救他呢
狄仁杰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七)
真实的狄仁杰:你听说的任何神探,为何都没有他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