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咸丰疑案:美女被冤,缘何甘心赴死?知县非常手段,揭开儿媳秘密

历史探秘大全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代咸丰七年(1857年)深秋,湖北东湖县发生一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事,一美貌儿媳,被地保控诉其逼死婆婆,然而明明是被冤枉的她,公堂之上,既不辩解也不认罪,却甘愿担此恶名,一心赴死……


东湖县城东十里河西村,有个年轻人叫王长生,娶妻李氏,貌美且贤。王长生常年在外经商,一年半载方才回来一次。其父早亡,家中只有李氏和守寡的婆婆郑氏一起生活。郑氏含辛茹苦将儿养大实属不易,贤惠的儿媳深知婆婆多年艰辛,所以对婆婆殷勤侍奉,十分孝顺。婆婆对李氏也非常好,唯恐累着媳妇,争抢着干家务。媳妇孝顺,婆婆慈祥,婆媳十分和睦,这样的家庭却出了一件天大的怪事。
一日午间,众邻听见李氏悲天怆地的哭声,感觉事情不对,纷纷过来探视,却发现婆婆悬梁自尽,李氏正号哭不止。有人通知了保长,保长来后追问婆婆死因,李氏回答不上来。出了人命,保长不敢隐瞒,若隐瞒不报被究,至少要被杖一百。其便以李氏虐待婆婆,致使婆婆上吊为由,将李氏诉至县衙,请知县大人做主,替婆婆申冤,以正民风。


知县张建基,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胡林翼的门生。“恶妇”李氏被五花大绑押至公堂之上,张知县抬眼望去,但见这李氏二十来岁,生得肤若凝脂,眉清目秀,虽粗布罗裙,却仍难掩其姿。美女本身便自带光环,何况看她神态安详,目光透露出女人特有的温柔和善良,怎么看都不像是那种逼死婆婆的刁蛮之妇。可为什么保长及邻居都指证她逼死婆婆呢?
张知县不无怀疑地审讯李氏,问她都做过哪些忤逆不孝之事?如何逼迫婆婆?李氏低头哭泣,闭口不言。张知县说:“你要知道,依《大清律例》,这可是死罪,即便你一言不发,本官也可以依律定罪。若你婆婆做下什么恶事,你的罪行或许可以减轻。”


李氏红肿着眼睛,依然低头不语,既不辩解,也没有认罪。张知县思虑再三,还是认为这个案子有问题,便耐心地再三询问,李氏只是低头哭泣。张知县便说:“你如有什么冤屈,如实讲来,本官自可于你做主申冤,你如继续缄口不言,本官也只好依律而判了。”
李氏见县太爷如此,知道其也是一片好心。便开口道:“我已背负仵逆不孝罪名,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人世呢?情愿一死,大人您就别问了。”
该案到此,若是别的堂官也许就会依律定案,判其斩刑早早结案,知县也好早早回家抱孩子了。可张知县凭多年办案经验,认定李氏是在刻意隐瞒什么秘密,她应该不是凶手。可是他为什么宁负不孝恶名,以生命为代价,也不愿讲出实情呢?张知县只好暂将李氏收监,决定择期再审,决心要将本案弄个水落石出。


回到后衙,仍在苦苦思索案情的张知县,茶饭不思。县令夫人是个才思敏捷的大家闺秀,问明丈夫苦恼原因,思索一会儿,不禁莞尔一笑道:“此女不是大恶就是大善,官人不懂女子心思,当然觉得无法下手了,你尽可打破常规,以情理动之,必能探明真相。我有个办法,也许有用,只是没有合适之人实施。”张知县听完夫人的办法,连声称妙,称眼下就有一人,是实施此策的绝佳人选。
言罢,顾不上吃饭,立即命人找来衙役马大元,吩咐他去邻县公干,让他即刻回家收拾行装,然后马上来领票及公文,火速出发。马大元岂敢耽误,匆匆回家收拾,马上就赶回来领命,岂料,一向温文儒雅的张知县大发雷霆,斥责马大元说:“为何去了这么久,竟让本官在此等候你多时,你可知罪?”


马大元从没见过大人如此生气,急忙跪地申辩说自己一刻没有停留,一路小跑而回,实在不敢让大人等候。张知县一听怒道:“你偷奸耍滑还敢狡辩!如果不是你有意耽搁,定是你妻子留恋于你,以至于你迟迟不到,来呀!速把那恶妇拘来见我。”
等人将马大元妻子于氏带上大堂,张知县不由分说,就令衙役打了于氏一百鞭子,直打得遍体鳞伤,命人将其押入牢中,和李氏关在了一间囚室内。


于氏出了名的刁蛮难缠,人送绰号“母老虎,”马大元在家被其治得服服贴贴,不敢有丝亳违拗,是街上出了名的悍妇。“母老虎”被打的浑身是伤岂会善罢干休?在狱中跳着脚地大骂张知县不通情理,冤枉好人,连张知县早已入土的祖宗八辈都不能安生。张知县早知于氏“刁名,”抓她本就是假戏真唱,刻意为之,所以也不理会。她骂人还有一样,不知疲倦,不分昼夜,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一刻停止,吵得那李氏不胜其烦。
一连三日,“母老虎”在狱中撒泼叫骂,也不理李氏。李氏实在忍受不了,便劝“母老虎”道:“天下哪有不冤屈的事呀!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嫂子你就歇会儿吧!骂人有什么用呢?”


“母老虎”说:“我受这天大冤屈,绝不能这样忍了,这个天杀的狗官,无缘无故将老娘打成这样,我非骂死这狗官不可。”李氏说:“嫂子呀!你挨些鞭子,过些时日就会把你放了,这也叫天大冤屈?”“母老虎”说:“看你这小媳妇,恬恬静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定是不觉得冤屈,所以你不喊不叫。”
李氏冷笑两声说:“我迟早要被杀头,还要背负不孝恶名,与丈夫永世隔绝,你说我冤是不冤?我负此奇冤,却不能言明,能公诸于世的冤屈,都有雪冤那日,而我之冤屈,将会永远埋覆,与我相比,你那点小委屈又算什么呢?”
李氏没有想到,隔墙有耳,隔壁监室中的县衙书吏,已将她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全部记录在案。


第二天,张知县升堂,将李氏和“母老虎”一起提至公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昨日抄录之语讯问。李氏始知张知县的良苦用心,含泪如实道来。
原来,李氏嫁到王家已有两年,丈夫常年在外,家中只剩她们婆媳二人,李氏孝贤守礼,虽然婆婆也仅有四十来岁,但李氏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从不让婆婆插手。每天早早起床,打扫庭院,收拾的内外干干净净,做好早饭以后,端到婆婆房中,侍候婆婆洗漱吃饭。婆婆见儿媳懂事孝顺,也唯恐媳妇劳累,经常争抢着替儿媳干些家务。可以说婆媳二人相处的非常融洽。


谁家婆婆对儿媳好,常用像对待女儿一样来形容,那只是种比喻,真正能到此程度的少之又少。能做到婆媳和睦的已是非常不易。
那日早上,李氏照常给婆婆端水送饭,因婆媳之间素无嫌隙,彼此也从不防备,李氏送饭,既无喊叫又没敲门,平常都是这样,李氏早已习以为常。等她进入婆婆房中,才发现情况不对,床帐紧闭,帐内似有呻吟之声,她以为是婆婆身体不适,却没注意床下除了婆婆的鞋子之外,还有一双男靴。急急撩开床帐探视……


她羞得满脸通红,心里怦怦直跳,扭身跑了出去,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先出门躲了出去。
婆婆这才听到动静,后悔昨日没有闩门,心中又羞又恨,羞得是自己通奸之事被儿媳撞了个正着,恨的是自己太不小心,应把房门闩上。她急急将男子打发离去。觉得自己再无法面对儿媳,在儿媳心中,自己岂不成了不要脸的淫妇?越想越难自处,遂羞愧得自缢房中。
直到晌午,李氏才犹豫着回到家中,她试探着来至婆婆房中探视,却见婆婆已自缢房中,不由失声痛哭,哭声惊动了邻居、街坊,众人见出了人命,有人喊来了保长,保长问李氏婆婆上吊原由,李氏恐怕讲出真相以后,婆婆背上通奸恶名,便沉默不言,保长害怕自己担责(保长隐瞒不报就是犯罪,要受杖责一百)。便以儿媳虐待、逼死婆婆为名,将李氏送去县衙法办。


此案到此,已真相大白。李氏无罪,被释放归家。至于那马大元之妻“母老虎”于氏,张知县重赏了二十两银子,又善加抚慰,亲自向其赔罪。于氏欢天喜地而去。
知县张建基因巧断李氏冤狱,声名鹊起,被百姓贯以“爱民如子”美名。后被其师胡林翼一路举荐,官至湖北布政使,可惜张基建命短,任湖北布政使未满一年,便因病去世。若不死,官至督抚也不是没有可能。君不见,同是胡林翼举荐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是晚清朝堂举足轻重的人物。


案例思考:
“妻贤夫祸少,”这句话一点不掺假,本案中的儿媳李氏,为了婆婆名节以及家庭和丈夫的声望,情愿一死而遮其丑,不能不说真是个清代好儿媳。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本案中可见一斑,李氏自不用说,没有家庭合睦,哪来男人闯荡天下的信心和勇气。张知县的夫人亦是丈夫的贤内助,成功男人背后的女性更值得尊敬和赞赏。
参考资料:《明清奇案》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上下两册限时免费领

听康震教授品读古诗词

世间所有美好都藏在古诗词里。

30位传奇诗人的青春史,浓缩600年家国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婆婆通奸被发现羞愧自杀 儿媳为掩饰甘受死刑 知县破案为人做嫁衣
咸丰年间,泼妇辱骂朝廷命官,官员不仅不生气,反利用其巧破冤案
明清奇案之儿媳的秘密
聪明知县巧断奇案
清朝奇案,明明婆婆是自杀,为什么儿媳妇要主动说自己是凶手?
清朝一知县巧用“泼妇”断冤案;其影响深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