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4年,北京一扫大街的老妇主动捐出24亿巨款,其中有何隐情?
userphoto

2023.05.16 布基纳法索

关注

本文来源公众号:眼近史

1985年5月16日,一位年迈的老太太来到了北京的公证处,都以为他是要办理什么业务的,但她接下来的行为让工作人员十分震惊。

赵碧琰(中)

“我要捐24亿的人民币”,当时的工作人员十分的震惊,当时北京的的平均收入是40元一个月,想赚到这24亿要工作几百万年。工作人员看这位老人思路十分的清晰,便请她先坐下了。

在了解她的相关信息之后,知道了她叫赵碧琰,是一名环卫工人,但是她哪来这多的钱呢?

这一切还要从她的丈夫赵欣伯开始。

赵欣伯1890年出生于河北宛平县,年轻时家贫,参军当了清廷禁卫军,辛亥革命爆发后,赵欣伯在一家京剧团当了个旦角。

王碧琰和赵欣伯好上后,两人一起留洋日本,好让赵欣伯有个好前程,并结为了夫妻。

赵欣伯也没有辜负妻子,学习很用功,考入了日本明治大学,毕业后在日本陆军大学谋了个中文讲师的职位,学生中就有后来的日本侵华战犯坂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

不料,就在两人的生活渐渐好转时,王碧琰却红颜薄命,因病去世了。

转眼间爱人阴阳两隔,欣伯无法接受事实,半年后起程离开伤心的日本回到了沈阳。

也就在这一年,咱们的女主人公赵碧琰终于登场了。

赵碧琰原名耿维馥,沈阳市小西关人。耿维馥有个闺蜜名叫赵慧敏,赵慧敏的哥哥就是赵欣伯,回到沈阳的赵欣伯孤身一人,妹妹慧敏出于关心,就安排闺蜜耿维馥见到了赵欣伯。

赵欣伯一眼相中了耿维馥,虽然二人相差10岁,彼此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

随着交往,耿维馥的父母得知后强烈反对,耿维馥认定目标不动摇,匆匆和欣伯举行了婚礼。

这一年欣伯31岁,维馥21岁。

婚后,赵欣伯不仅让耿维馥把名字改成前妻的名字,还要妻子随自己姓赵,为了能够与心爱的人厮守终身,耿维馥竟然答应了这个条件,将名字改成了赵碧琰。

看到这里我也不明白,赵欣伯此举究竟是对亡妻的深情,还是对现任妻子的无情,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赵碧琰并不介意丈夫的做法。

1925年,两人有了他们的孩子赵宗阳,随后一家人来到日本。

在日本,赵欣伯发表了一篇法律论文,这很快就引来了日本方面的注意。

没过多久,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对他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前往日本,攻读法学博士。赵欣伯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答应了。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不少日本军官,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

赵欣伯在长期日本文化的浸淫下,早已偏离了自己原本赤诚的革命思想。他为了自己的私欲,几乎对赵碧琰不管不问。

1926年,赵欣伯在张作霖的提携下,担任了东北保安司令部的法务顾问。

“法律顾问”看似是张作霖与日本人之间的翻译官,实则是掌握着双方情报的重要人物。

日本人通过赵欣伯的情报,密谋着侵略东北的计划,张作霖亦是对他百般讨好,借着日本人的势力扩充自己的军队。

随着日军在东北的实力越来越大,赵欣伯逐渐成为了绝对的“亲日派”,做了日本人的汉奸。

尽管妻子赵碧琰曾多次劝他远离日本人,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

但好景不长,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在张作霖所乘的火车上埋了炸弹,张作霖不幸被炸死,赵欣伯也被迫下岗。他迅速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自认为倒向日本,才能从中谋取暴利。

仅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赵欣伯又出任北京政府外交部条约修改委员会委员,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仕途顺风顺水。

张作霖与赵欣伯(右)

赵欣伯凭借处处维护日本人的利益,屡屡获得升迁,并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他不仅丝毫不觉得羞耻,反而以此为荣,成为奉天人尽皆知的亲日派,甘心做汉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晚,赵欣伯将中国军队准备不抵抗的消息报告给坂垣征四郎,日寇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大举入侵中国。华夏大地顿时一片焦土,饱受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

9月24日,辽宁成立了“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名义上为了维持地方秩序,实际上就是日军的“下行机构”。

这一机构成立之后,就做了第一件卖国事——向日军递交请愿书,请求关东军不要撤军,维持地方秩序。

不久,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又玩了一手“独立”把戏,宣布辽宁自治。而赵欣伯对外宣言,称:“现在凡事都应该听日本的。”

10月20日,赵欣伯除了继续担任原职外,还被关东军委以“奉天保安后监督”、“奉天市维持会长”和“最高法院院长”等重要伪职。

“伪满洲”这个象征着耻辱的“国号”是他第一个提出的,将长春改为“新京”作为“新国”的首都也是他提出的。故而历史上更多人都将他称为“伪满洲的产婆”。

日本炮制伪满洲国,赵欣伯出力颇多。“功劳”不小。1932年2月16日,关东军召集张景惠、熙洽、臧式毅等举行会议,讨论“建国”问题。赵欣伯和老牌汉奸于冲汉、袁金销等也到会。关东军参谋长三宇光治,参谋板垣征四郎等参加。会议一直开到次日3点,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发生激烈争执。

溥仪成功“上位”之后,赵欣伯在日本眼中成了绝对的“红人”,因此被提携为“伪满洲国立法院长”。

在伪满洲国就任期间,他开始干着大肆鱼肉百姓、兜售鸦片等祸国殃民的非法勾当,对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当然,他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自此之后,赵欣伯的人生就开始一直走下坡路,因为赵欣伯的种种举动触动了日本关东军部分人的利益,1937年被人指控贪污,后来是赵碧琰找日本朋友疏通关系才有惊无险。

过了不久,为了整理在日本的财产,赵欣伯夫妇又专程前往东京,住在东京成城町他们原先买下的一所房子里。虽然自己的财路被断,但是赵欣伯在这段时间积累的财富已经非常雄厚了。回到日本之后,他利用这些钱财开始大肆购买房产和黄金等保值的东西。很快,他的名下就拥有了多套繁华地带的房产和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为了使自己的财产不致流失,便派人在他居住的那所房子的下面,修筑了一间秘密的水泥室。

夫妇俩悄悄地将他们在日本的金银首饰、珠宝玉器以及大量的股票等财物装进一个大的保险箱。然后将保险箱藏于地下水泥室中。

他依靠这些巨额的财富慢慢跻身进入日本的高层,平时出入的都是日本的高端场所。也成为了日本贵族的座上宾,甚至还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

这下子赵欣伯算是重新站了起来,再次利用这些关系开始自己的敛财计划。

就在此时,赵欣伯被召回国内,定居北平,并在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中任职。自此,赵欣伯又开始了他在东北的老一套,通过职务之便,大肆敛取钱财。

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年,日本人便濒临战败。

正当赵欣伯决定要出国避难之际,日本人便宣布投降,他也被国民党北平当局抓捕。

他用大量钱财贿赂了相关的司法人员,所以,在他入狱后,法院一直拖延未判。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则继续审讯赵欣伯。

赵欣伯自知罪孽深重,难以逃脱审判,一时间竟急火攻心,当夜就因高血压引发的脑血栓猝死在北京市公安局拘留所。

赵欣伯的搜刮,给赵碧琰和她的儿女们带来了一时的富贵,让他们衣食无忧,甚至过上了顶级富豪的生活。

但是他的疯狂也给赵碧琰和她的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当时赵碧琰知道丈夫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但苦于交通不便,无法去追究,况且丈夫造下的孽太深重,赵碧琰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能平安过日子,不要再遭到大众的议论。

为了不再受到非议,赵碧琰甚至改名为“耿碧琰”,从此低调做人。

1963年,三名解放军干部敲响赵碧琰家的大门,赵碧琰以为是来清算她身为卖国贼家属的余罪,惊慌不已。见赵碧琰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廖承志赶紧解释,表示自己不是来找她麻烦的,赵欣伯已经伏法,他犯下的罪行和赵碧琰无关,新中国的军队不会无缘无故抓人,他们这次来是向她了解一些情况,看能不能帮她讨回那些在日本的财产。

听到他们这么说,赵碧琰终于放下心来,不过关于拿回赵欣伯留在日本的不动产这件事,她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由于当初为了躲避丈夫的牵连,耿维馥已经把房契几乎销毁了,无法拿出证据,加上中日没有建交,耿维馥无法去日本出庭。赵欣伯委托的保管人铃木弥之助,也对这笔巨额财产垂涎不已。

为了争夺这笔遗产,他不惜伪造了一份文件,内容大致为“赵氏夫妻一旦去世,其名下的财产将无偿赠与玲木弥之助所有”

为此,铃木弥之助多次在法庭叫嚣赵碧琰已经去世,只不过由于无法拿出直接有效的证据,他的别有用心并没能得逞。没想到他的言论一出,东南亚以及日本各地都冒出了大量赵欣伯的妻子与后代,宣称自己才是遗产的继承者。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当时中日之间还没有建交,赵碧琰无法亲自前往日本。最后,在重重困难的加持下,这个案子不得不被搁置了下来,直到1973年铃木弥之助去世。

日本方承诺,如果赵碧琰能够在庭审上证明自己的身份,就可以讨回财产。而后在国务院的帮助下,76岁的赵碧琰到日本参加了庭审。

赵碧琰出庭后,发现场上居然还有四个冒充自己的女人,她们分别来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几个人都妆容华丽,衣着得体,显然是想营造“赵碧琰”贵妇的形象,相比之下,真正的赵碧琰头发花白,衣服也破旧不堪,在气质上就低人一等。

最终,由于年纪大和事件年代久远,赵碧琰对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再加上没有能足够证明赵碧琰身份的确凿证据,案子又陷入了僵局。

赵碧琰未能如愿拿回遗产,不过好在其他几个女人也露出了破绽,这笔遗产仍然处于待定状态。

改革开放后,这个案子再次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注意,于是国家便为赵碧琰聘请了知名律师傅志人处理这件事。而后傅志人花了几个月跑遍东北,拿到了19份证人证言,可以证明赵碧琰与赵欣伯的夫妻关系,就连溥仪的妹妹也出来为赵碧琰证明。

直到1984年,东京家庭裁判所才决定重新开庭审理赵碧琰财产案,但赵碧琰却因为身体不适不能亲自到场,指定儿子赵宗阳代其出席。经过多次论证,终于得到了最后的判决:赵碧琰是在日巨产的产权所有人。

当年赵欣伯留在日本的很多珠宝,后来也在日本政府手中,经过长时间的流转,很多东西已经找不到了,不过好在也收回来了大半部分,这些年铃木弥之助贪的房产,因为卖掉了一部分,有的已经拿不回来了,但大多还是拿回来了。

虽然没有全部找回,但这些年这些东西很多都升值了,这些东西加起来价值30亿元左右,前后分几次被赵碧琰拿到。

在1984年中秋的时候,赵碧琰叫来自己家的所有的儿女子孙,来宣布这笔巨额财产的处理方法,所有人都很期待赵碧琰会怎么处理这笔财产,最终赵碧琰非常冷静和正式地做了一些决定:

将所得到巨额财产的80%捐给国家,目的就是为了向自己丈夫赎罪,剩下的20%很大一部分捐给了“中华文化教育财团”,孩子们最终都只拿到了极少的一部分,至于赵碧琰自己,分文未取。

1985年这个人均月收入40元的年代里,“万元户”已经是非常富有的人家了,这24亿可谓是天文数字了。

款项捐出后,又一批人上门造访,原来是上级官员来确认详情,毕竟24亿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此时的耿碧琰也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就当是给我死去的那位赎罪吧!

1989年,赵碧琰老人因病离世,享年89岁。

赵碧琰捐款

临终前儿子问她是否有留下遗憾,她淡淡一笑说道:“我很知足!”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钱财终归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万不可因此而背信弃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4年,北京一扫地大妈捐给国家24亿,卑微称:我替丈夫前来赎罪
63年三名大官找到一保洁大妈:你丈夫24年前背着你在日本存了30亿
汉奸赵欣伯留下30亿海外遗产,后人难继承,政府耗费20年打赢官司
1984年,北京一名环卫工大妈捐款24亿给国家,自称是替丈夫赎罪
沈阳传奇女人跨国大案(上)
中国一位扫地大妈,到日本打官司,赢回来30多亿人民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