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奸赵欣伯留下30亿海外遗产,后人难继承,政府耗费20年打赢官司

1984年9月,一场近30年的世界最大财产争夺战,在日本落下帷幕。东京家庭裁判作出最后判决:

综合所有证据,判定申诉人和失踪者赵碧琰为同一人,赵碧琰是在日巨产的产权所有人;撤销由日本律师作为赵氏财产的监管,同意赵碧琰亲自管理自己的财产。

报道,赵氏在日遗留财产折合人民币约30亿元。顷刻之间,赵氏母子成为当时国内最富有的公民。

汉奸推动建立“伪满洲国”

要说赵碧琰母子这一笔巨额遗产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是伪满时期出名的大汉奸,被日本人称为“要人”,“满洲国产婆”的赵欣伯。

赵欣伯出生于河北宛平,青年时期曾充任禁卫军卫兵,后来进入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开始接触新思想。辛亥革命之后,赵欣伯在北京一家剧团当起了演员,期间加入了国民党。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赵欣伯逃到了大连,并化名刘笑痴,给日本人当起了中文教师。1915年,赵欣伯赴日留学,法科毕业之后,在陆军大学校担任中文讲师,后来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

图丨赵欣伯旧照

当时赵欣伯有一个比他大8岁的妻子,名叫王碧琰,用自己的积蓄供赵欣伯读书,并资助他赴日留学,因此,赵欣伯对王碧琰十分敬重。可惜的是,夫妻二人到达日本不久后,王碧琰因一场医疗事故离开了人世。

赵欣伯的妹妹有个同窗好友,名叫耿维馥,一直都很仰慕赵欣伯。在王碧琰去世之后,耿维馥开始主动追求赵欣伯。赵欣伯接受了这个比自己小10岁的少女,却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

二人结婚之后,耿维馥必须改用其前妻的姓名,称赵王碧琰。

自此之后,耿维馥改姓换名,和赵欣伯结婚并一同去了东京,婚后二人诞下一子,取名宗阳。

在日本留学期间,赵欣伯结识了土肥原贤二等日本的少壮派军官,思想上也逐渐被军国主义思想所影响。1926年赵欣伯学成归国,被日本人推荐来到张作霖身边,担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法律顾问。

皇姑屯事件后,赵欣伯返回奉天,在张学良的资助下,成立东北法学研究会,并亲自担任会长。赵欣伯是有名的奉天亲日派,曾多次反对张学良易帜,还一再公开向人表示:

“我虽卧床,还是一再给汉卿写信,好言相劝,详细分析大局,苦心进言,不走日本路线是没有出路的。”

图丨赵欣伯与张作霖

“九一八”事变之后,关东军急切地想要控制沈阳,遂委任土肥原贤二担任奉天市长,并指示赵欣伯等人摇旗呐喊,建立所谓的“新独立政权”,脱离张学良政权和南京国民政府。赵欣伯甚至还不知羞耻地到处宣扬:

“现在凡事人们都应该听日本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可不要还是执迷不悟地给张汉卿干了。如若还给他干下去,那就是自取灭亡啊!”

关东军在东三省的种种行径,不但受到中国官吏的抵制,还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迫于内外各种压力,关东军不得不将赵欣伯拉到了前台,并委以各种重要伪职,方便在背后操纵。

上任之后的赵欣伯不遗余力地为关东军效命,还为自己辩解称,自己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沈阳百姓的安居乐业,自己并不能说是卖国。

话虽如此,他却处处按照关东军的旨意,配合日军镇压反日群众,四处搜刮百姓,诱降汉奸。

1932年2月,关东军纠集各汉奸头目举行“四巨头建国会议”,会上汉奸头目们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正当几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赵欣伯作为关东军的代言人,拿出了一套“建国”方案:

“我认为实行联省自治不符合国情,实行帝制不符合民心,最为符合国情民心的,是宣布东北独立,和南京国民政府脱离一切关系,建立一个以宣统为元首的新国家。”

图丨九一八事变

赵欣伯口口声声称,自己的方案是按照本庄司令官的意思制定的,本庄司令官也完全同意。其实他所提出的方案,完全是关东军一手制定的,只不过是为了掩其他汉奸的耳目,借赵欣伯的口说出来而已。

其他汉奸一听关东军司令官都同意了,自然无话可说,欣然接受了“赵欣伯的方案”。

在关东军的授意下,汉奸们首先建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东北“完全独立”。然后又召开“建国会议”,筹备建立伪满洲国。最后将溥仪迎到长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鉴于赵欣伯为炮制伪满洲国做出的贡献,关东军安排其担任伪满洲国立法院院长,并奖励“建国功劳金”40万元。

当上“立法院长”的赵欣伯,开始以“建国功臣”自居,飘飘然起来。他认为伪满洲国的“立法院”,就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国会,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因此将“立法院”视为自己的天下,到处发展个人势力。

由于在日本有过10年的留学经历,赵欣伯觉得自己是“日本通”,不但语言精通,而且风土人情全熟悉,“立法院”没有日本人,一样能把事情办好,因此对于关东军派来的日本官吏极为藐视。

图丨溥仪在“登基”典礼上

赵欣伯的傲慢态度,自然引来关东军的不满。在“伪满洲国”逐渐走向“正轨”后,关东军决定将赵欣伯作为典型,杀鸡儆猴。

政治失意转向海内外投资

关东军指示日本官吏检举赵欣伯的过失,抓住他在担任“奉天市长”期间,没收和走私鸦片获取暴利的问题进行“调查”,最后念及他在“九一八”前后做出的“贡献”,决定从轻发落,授予他“宪法制度调查使”的头衔,去日本长期出差。

在日本一年多的时间中,赵欣伯无事可做,只能将日本宪法拿来抄一抄。期满之后,赵欣伯要求回“伪满洲国”,关东军派人提醒赵欣伯,他应该申请辞去立法院长一职了。

结果赵欣伯不肯,关东军便派人亲自劝说,摆明利害关系,赵欣伯这才同意。溥仪随后“接受”了赵欣伯的辞呈,免去其职务,并赠与辞金30万元。

政治上失意后,赵欣伯带着全家再次侨居日本,将目光转向了投资理财。从他担任“奉天市长”开始算起,他在高级职位上至少干了六七年,这个时期的各种收入,成为他投资理财的资金来源。

在日本期间,他以妻子赵碧琰的名义,在东京各地购置了相当数量的房产,并且在原住宅的地下室,埋藏了数量可观的金条和珠宝。

图丨赵欣伯一家在日本留影

1939年赵欣伯回国定居北平,再次投入了日伪的怀抱,担任王克敏华北伪政权法律顾问。在北平,他买下了北平铸钟厂附近的几套宅院,赵碧琰选了一套用于自家居住。

在正式搬家前,赵欣伯在房子里挖了一个大坑,小心翼翼地将一个铁箱子埋了进去,里面装的是东京的地契,是给老婆和孩子留下的最值钱最放心的一笔财产。

1943年,赵欣伯夫妇曾专程前往日本处理财产,将这笔不动产委托给日本人铃木弥之助代管,没想到此后再也没能回到日本。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溥仪和60多名伪满洲国军政要员被关押在远东监狱,赵欣伯由于早已离职,被免除一劫。后来赵欣伯被国民政府宣布为汉奸,关进北平第一监狱。

在赵欣伯入狱之后,因为贿赂司法人员,赵欣伯迟迟没有被判决,直到1948年解放军快打到北平城,才获得保释出狱。

新中国成立之后,赵欣伯被北京市公安局传讯,当晚由于突发脑血栓猝死。仅仅活了61岁的赵欣伯,不但没有享受到在日本遗留的巨额财产,反而给家人留下了一桩长达几十年的官司。

其实赵欣伯夫妇在日本的巨额财产,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1946年美军曾经在日本挖出赵欣伯埋在地下的珠宝,交给日本政府保管,这件事曾被日本媒体报道过。而赵碧琰名下的地产,也都在日本有关部门登记过,都是有据可查的。

图丨赵碧琰(中)

赵欣伯去世之后,赵碧琰就将名字改回了娘家姓。由于当年为他们管理日本财产的代理人亡故,中日多年断交,赵碧琰改姓之后,日本盛传她下落不明,因此这笔巨额财产引来了各国贪婪的骗子。

从1962年开始,各国冒出了不少的诈骗分子,先后有三个人冒充赵碧琰,九个人冒充赵宗阳(赵欣伯之子)。由于赵宗阳三岁时候,因脑膜炎左眼失明,台湾一名满口流利日语的骗子,不惜活活剜去自己的一只眼睛。

后来一位久居日本的华侨,自称赵碧琰已经将手中土地卖给了自己,他便制造伪证,将部分土地转卖。事情败露之后,他又跑到东京华侨总会,将骗来的钱悉数交出。

此后赵碧琰名下的土地被不法分子强占之后,曾多次被转卖,引发了复杂的国际纠纷和暴力事件。

更有甚者冒充赵欣伯夫妇的养子、女婿等,称赵碧琰已经去世,自己才是这笔财产的合法继承人。不少诈骗犯在日本就被绳之以法。

图丨台湾的假赵碧琰(左)

1964年,赵碧琰得知她在东京的财产受到危害,委托日本律师为他起诉,要求确认产权。北京市公证处先后为她提供了必要的公证材料,但起诉杳无音讯。

当时时任东京华侨总会副总干事的陈琨旺,听说此事后特意飞回北京,向廖承志汇报了这一情况。这笔天文数字的巨款,对于任何人的震惊都可想而知。廖承志当即表示:

“不管怎么说,这些财产都是中国人购置的,理所当然属于中国,一定要收回来。”

巨额遗产真相水落石出

由于赵碧琰已经改回娘家姓氏,为了找到她,整个北京的户籍人员花了几个月工夫,才在一个胡同的四合院里找到了她。

当时廖承志亲自前往赵碧琰家,说由于一桩地产诈骗案,赵欣伯在日本的财产浮出水面。希望她出具委托书,由日本华侨总会接受这些不动产的管理权。

考虑到历史原因,这些财产的收益大部分将由国家支配,当然赵家作为产权人,会分到相应的部分。同时廖承志还希望赵碧琰将姓氏改回夫姓,如果不改,将无法确定她是东京遗产的产权人。

为了打赢这场财产案,赵碧琰在改回娘家姓10年后,不得不恢复了“赵碧琰”的姓名。这一改动,让胡同里的人都知道她是个汉奸家属,为了保护自己,赵碧琰不得不将赵欣伯留下的地契、账单以及照片全部烧毁。

图丨赵碧琰与儿子赵宗阳

后来赵碧琰在国务院侨办等单位的支持下,到日本出庭证明她是赵欣伯的妻子,没想到同时出庭的,还有两个来自其他国家的“赵碧琰”。

日本法官对此很是意外,让她们各自陈述理由。没想到真正的赵碧琰语出惊人,称真正的赵碧琰已经死了,她的真名叫耿维馥,是出嫁后应丈夫要求,改用前妻的名字。

这种回答的方式,虽然符合历史真相,但却和日本法庭掌握的证据大相径庭,将法官弄得一头雾水,进而对赵碧琰的真实身份产生了质疑,最终不能作出裁决。

直到1973年,中国侨办才再次向日本提出,重新对此案进行审理。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傅志人为诉讼律师。

傅志人是新中国第一批审判员,后来进入中国政法学院干部进修班,代理过新中国很多的重大刑事案件。

傅志人首先和赵碧琰进行面谈,列出了证据线索清单,然后按照线索跑遍各地搜集证据,经过8个月的努力,傅志人将搜集来的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能够证明耿维馥嫁给赵欣伯后改名的事实,也能证明她是赵欣伯的第二任妻子,赵宗阳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为了增加赵碧琰身份的可信度,傅志人安排溥仪的胞妹韫颖会面。历史上赵碧琰夫妇和韫颖关系密切,韫颖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图丨傅志人晚年照

此事一经爆料,驻京的各大通讯社都发布了此消息,在海内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韫颖、润麒夫妇都出具了证明赵氏母子的书证。

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赵碧琰跨国财产案得以尽快审理。1984年4月,东京家庭裁判所重新开庭审理,由于赵碧琰身体不适,其子赵宗阳代为出庭。

围绕赵宗阳身份等证据调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共开庭6次,赵宗阳将所有的证据一一呈上,同时还有几十件人证书证被拿上了法庭。1984年9月,这场近30年的财产官司,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虽然赵氏母子成为当时国内最富有的公民,但赵碧琰早在胜诉的几年前,就对这笔巨额财产有所考虑。她在北京公证处作出承诺,将回归后的财产,百分之八十作为捐赠,交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处理,百分之二十留给自己。

在公证文书的末尾,有赵碧琰母子的亲笔签名,傅志人律师作为证明人,也在上面签了字。

日本的胜诉判决下来后,赵碧琰又对自己那一份财产做了公证,承诺将其中的百分之八十,无条件赠给在日本的“中华文化教育财团”。

图丨日本媒体刊登赵碧琰胜诉消息

这样算下来,赵碧琰母子拿到手的财产,其实并不太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才开始作为奖励,将这部分财产分批划拨给赵家。而赵碧琰在1989年已经去世,因此她没有看到这笔巨额财产真正意义上的收回。

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赵碧琰终于不用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她的生活有了真正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4年,北京一扫大街的老妇主动捐出24亿巨款,其中有何隐情?
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与张学良关系密切,死后70多人冒充其妻子
​1984年,北京一扫地大妈捐给国家24亿,卑微称:我替丈夫前来赎罪
1984年北京扫地大妈豪捐24亿,自称国家罪人,身份曾引起政府关注
63年三名大官找到一保洁大妈:你丈夫24年前背着你在日本存了30亿
汉奸丈夫留下30亿遗产:她向日本追讨20年后,捐给国家24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