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宗之法:士大夫走向黄金时代
userphoto

2023.06.11 布基纳法索

关注

并星标我们

丁谓罢相:从个人权威到士大夫“公议”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驾崩,未满13岁的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由于仁宗年幼,真宗遗命尊刘皇后为刘太后,暂时处理军国大事。宋朝进入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

刘太后垂帘之初,宰相丁谓权倾朝野。北宋初年,权相迭出,太祖朝的赵普、太宗朝的卢多逊、真宗朝的李沆莫不如此。这些权相虽然也属于士大夫,但往往个人色彩浓厚,并不代表士大夫群体。丁谓要做的,当然也是这样代表个人的士大夫。

可时代变了。

历经太宗、真宗两朝不断扩大的科举取士,随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到士大夫行列,士大夫群体参与政治的愿望日益高涨,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形成了“公议”“公论”。他们要求扩大参与政治活动空间,而如今对这一诉求最大的阻碍,反而是士大夫出身的宰相。

在要求扩大参政空间的士大夫群体中,参知政事王曾就是典型的代表。

宋真宗驾崩之初,丁谓和王曾负责起草遗诏。在规定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力时,王曾主张用“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的措辞,也就是军国大事临时由刘太后处理。“权”,是临时的意思。丁谓却主张去掉“权”字。两人争论的看似是刘太后的权限,实际上丁谓打的算盘却是假太后之权,便于自己弄权;而王曾在防范女主权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士大夫谋求权力空间。

此后,王曾与丁谓有政见分歧时,便往往会拿出“公议”“公论”来施压,而丁谓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也自然引起“公议”的不满。

这年六月,负责建筑真宗陵墓的雷允恭擅自改变陵墓位置,结果导致陵墓漏水。身兼山陵使(陵墓工程总负责人)的丁谓因与雷允恭潜相交结,故而百般包庇。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得知真相的士大夫群体炸了锅。

当时雷允恭已经下狱,王曾想借此机会扳倒丁谓,于是便对同僚们说:“我没儿子,想把弟弟的儿子过继过来。等明天退朝,我要单独留下向太后做请示。”丁谓一听是王曾家事,便没有从中阻挠。没承想王曾独对时,拿着陵墓事件大做文章,说是丁谓包藏祸心,让雷允恭将真宗的皇陵移到风水大凶绝地。刘太后闻言大惊,加之不满丁谓擅权,便罢免了丁谓。

王曾扳倒丁谓,手段可谓不光明正大,却得到了士大夫群体的支持,史称“公论不以为过也”。

“祖宗法,不可坏”:遵守祖制成为君臣共识

丁谓罢相后,王曾升任宰相。在他与参知政事吕夷简等人的建议下,刘太后将“天书”随同宋真宗一同下葬,并禁止兴建宫观,彻底结束了真宗后期举国狂热的迷信活动。此外,刘太后兴修水里,发展农业;完善科举,兴办学校;严惩贪官污吏,范仲淹等一批廉吏应运而生。

刘太后既有政治才干,又有政治野心,这引起了士大夫群体的思考:一方面,在权相消失、士大夫个人权威不在的前提下,士大夫群体如何重新获得参与政事活动的权威,维持政治体制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又如何再防止出现一个武则天。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再度搬出祖宗的威灵。

王曾出任宰相后,自科举考试、天下马政到宫殿营造,凡是朝议解决不了的问题,士大夫们动辄便征引“祖宗旧制”作为处置依据,以至于出现了凡事都宣称“这是先朝旧规,不可轻议改革”的极端局面。

天圣四年(1026年)九月,朝廷着手对以前皇帝们发布的诏令做删定整理,这本来是一个常规工作。宋仁宗却问宰辅们:“都说先朝的诏令不能轻易改动,真是这样吗?”为此,王曾甚至要专门出面解释:“删繁就简是为了方便人们使用,这有什么不可以?”

王曾反对教条地执行祖宗旧制,但由此也可见,刘太后听政期间,遵守祖宗旧制已经成为当时皇帝与士大夫们治理国家的共识。

当然,这时期的祖宗旧制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防止刘太后称帝。早在刘太后垂帘听政之初,还是参知政事的王曾就曾义正言辞地公开提出:“天下,是太祖、太宗和先帝的天下,不是陛下的天下!”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保守祖宗基业的旗帜,警告刘太后不要越雷池半步。

而刘太后确实有效法武则天称帝的想法。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她打算穿着皇帝的衮冕谒见太庙,受到臣僚抵制;最终,她穿戴改造后的皇太后衮冕拜谒了太庙。刘太后也曾试探性地询问臣僚:“唐代的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以耿直著称的参知政事鲁宗道回答:“是唐朝的罪人,几乎危及江山社稷!”又有大臣为了迎合她,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太后知道称帝不会获得士大夫支持,于是将图扔在地上,立即表态:“我不做这种背负祖宗的事!”最后,刘太后不得不以“赵家老妇”的身份自居,担负起保守宋朝祖宗基业的责任。

这年三月,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士大夫首次明确提出“祖宗法”的概念。对此耳濡目染的宋仁宗非常认同,他积极回应道:“祖宗法,不可坏。”从此,祖宗之法的概念正式定型,遵行“祖宗之法”成为朝堂上不倒的大旗。

士大夫的“祖宗之法”:政治话语权的增加

在皇帝和士大夫的共同作用下,祖宗之法正式形成。而这一过程,又与士大夫由个人到群体登上政治舞台、士大夫政治逐渐走向成熟相始终。士大夫群体的崛起、士大夫政治的成熟在不断提升祖宗之法的地位;而拥有这种地位的祖宗之法,反过来又提高了士大夫政治的话语权,对北宋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士大夫广泛援引祖宗之法,来匡正皇帝的错误言行,进而影响政治走向。

前面讲过,王旦曾挑选祖宗典故,约束宋真宗的行为。这种挑选工作后来被不断系统化、规范化,最终成为编撰《宝训》和《圣政》的活动。《宝训》和《圣政》是一种总结宋代祖宗言行的帝王学教材。

《宝训》主要记载宋代列祖列宗遗留的宝贵训示,类似于“语录”;《圣政》是祖宗朝圣明举措的纪录。

这些《宝训》和《圣政》,有的是士大夫自发编纂,有的则是官方组织编写。无论私修官修,他们的目的都是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让政治平稳运作。因此,对于收入《宝训》和《圣政》的内容,士大夫需要取舍润饰。

比如仁宗亲政后,学者石介编写了一部《三朝圣政录》,讲太祖太宗真宗三代的政治情况。在正式进献给朝廷前,石介将书稿交给了韩琦,让他帮忙查找问题。韩琦指出,书中有些故事不宜收录。其中有一条提到,太祖曾经很宠溺一名宫女。一日早朝时,有臣僚就此事规劝太祖,太祖幡然醒悟,退朝后便趁着宫女熟睡之际将她杀死了。韩琦说:“这种事情怎么能让后世效法呢?”于是将书中的这一类故事全部删除。

在挑选故事、编成《宝训》和《圣政》后,士大夫还要通过经筵讲读制度,也就是定期给皇帝上课,将《宝训》一类的内容讲授给皇帝。这往往会对祖宗之法“再加工塑造”。

元祐年间,范祖禹担任侍讲,负责给年轻的宋哲宗上课。哲宗的父亲就是那位主持变法的宋神宗。由于反对神宗的新法,范祖禹并不赞成凡事遵守神宗法度。但为了劝说哲宗勤奋读书,范祖禹还是抬出了神宗做榜样。他指出,神宗勤奋好学,坚守祖宗之法,每隔一天都要参加一次经筵。以此为基础,范祖禹将神宗塑造成一位谨守祖宗成宪、可为后世子孙效法的楷模。

无论是韩琦还是范祖禹,他们的行为都说明,祖宗做过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祖宗之法。只有那些符合士大夫政治需求的做法,才会被纳入祖宗之法的范畴。皇帝平时要学习祖宗之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士大夫的影响,从政后还要被士大夫时时提醒,士大夫的话语权可想而知。

祖宗之法增强士大夫政治话语权的第二个表现,是保障了士大夫的人身安全。

宋代的朝政“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开明的”(虞云国先生语),这种开明与祖宗之法息息相关。传说宋太祖曾立有一块誓碑,上面明确写着“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尽管太祖碑誓是否真的存在,学者们向来有争论;但“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的原则,却被宋代士大夫普遍视为祖宗之法,它有力保障了士大夫的人身安全,是士大夫的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当有人想要破坏这项祖宗之法时,便会受到有识之士的抵制。北宋如此,南宋依然如故。淳熙年间(1174—1189年),宋孝宗就曾极力主张改变北宋以来开明的政治风气,他在手诏中写道:“本朝自开国以来过于忠厚,宰相当政误国,大将打了败仗,从来都没有因罪诛戮过。用人的关键是人君必须谨慎地选择宰相,宰相必须选拔合适的人做官,前有重奖之赏,后有诛戮之罚,要是这样还找不到人才,我才不信呢。”

没想到,孝宗的手诏一出,舆论哗然。宰相史浩急忙援引太祖碑誓,说宽仁之风乃是祖宗家法,并指责孝宗是自己要行刻薄之政,却归过于祖宗。最终,士大夫们再一次利用祖宗的权威,迫使孝宗收回了成命。

除了皇帝,士大夫内部也有一些人主张改变宽厚的政风,但同样会遭到反对。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一位玩忽职守的地方官受到处罚,枢密副使富弼想进一步诛杀他,却遭到参知政事范仲淹的反对。范仲淹说:“祖宗以来,从没有轻易诛杀过大臣。这是盛德之事,怎么能轻易破坏!何况我与你在这里主持新政,同僚之中能有几人跟咱们同心?就连皇帝的态度也未必坚定。我们轻易诱导皇帝诛戮大臣,明天我们自己可能也难以自保了。”

总的来说,士大夫们通过祖宗之法,政治话语权大幅度增加,这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引导皇帝更好地治理国家。皇帝与士大夫在共同遵守祖宗之法的共识下,积极合作治国理政。祖宗之法内在的逻辑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士大夫的良莠之别、士大夫政治在皇权面前的脆弱性也暂时被遮掩。士大夫进入与皇帝共治天下的黄金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君主受到的10道约束
【读史心得】皇权的限度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
祖宗家法:在因革两难之间
邓小南:为什么说宋朝的政治要比唐朝、明朝都开明?
皇权的限度:宋朝君主受到的10道约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