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棺材在下葬途中不能落地并非全是迷信,古人有何忌讳
前言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不断新旧更迭。虽然很多传统文化已经被传承下来,但也有不少已被舍弃,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继承老一辈人们留下来的理念。我们知道古时候人们的思想不够发达,一些解释不清的现象就会用神鬼之说主观判断,由此也演化出了不同的地域风俗。不知大家可否知道,古时候有一种说法认为,棺材在下葬途中不能落地,这是为何呢?其实这并非全是迷信,其中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古人们非常讲究风水,对于离世后的丧葬文化也十分有讲究。正所谓死者为大。生人死后,死者的家属披麻戴孝,为之哭丧,有条件的家庭还会花重金请僧人为死者做法事。不管这家是贫是富,没有人敢对丧事怠慢,否则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为什么会流传下来棺材下葬途中不能落地的说法呢?入土为安的讲究
古时候讲究入土为安,不少地方认为丧葬过程中,棺材如果在某一地方跌落,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死者选择的入葬之地,抬棺之人就要把死者葬在这里。比如朱元璋在少年时期落魄潦倒,他的父亲亡故,朱元璋身无分文,只得以凉席草草将逝去的父亲卷起,准备到山中某处安葬。没想到走到半山腰时天降大雨,把他父亲的尸体也冲到了路边。朱元璋觉得这可能是父亲的选择,所以就改了主意,没有安葬在原先的位置,而是将他的父亲安葬在草席停留之地。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一度觉得自己的父亲埋葬时有些草率,想要迁坟,但有人指点他说,安葬他父亲的那块地是风水宝地,不宜再动,朱元璋果然没有选择迁坟,而是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说来也怪,在这之后,明代一共出了16位皇帝,好像真的验证了那位高人的话,是他父亲的好风水荫蔽了子孙。古人的忌讳
再者,棺材不落地也有一定的科学解释。因着死者为大的说法,人们选的棺材比较讲究,越是材质好的木材通常分量越重。抬棺的人数也有讲究,有的地方选择8人抬棺,有的地方选择4人抬棺,选择的人也多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即使这样,抬棺之人也都是肌肉紧绷,全身在用力。如果下葬的地方离家门口不远还好说,如果离得距离较远,众人一旦选择中途停下来休整。在休息的过程中,身体就会涌现乏力感,进而影响接下来的进度。为了能够保证死者在特定的时间下葬,大家也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吃饱喝足,养足体力之后,再做抬棺事宜。另外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路边有一个棺材停着,旁边一群人坐着休息,喝水、吃东西、聊天,那场面看上去也会让路过的人看了有伤大雅。
有的地方对棺材落地的事情尤为忌讳,认为如果棺材在半路落地,寓意不祥,这家人就要倒霉。在起棺之前,家人们要上前叩拜,哭丧一番,表达不舍之意。抬棺的绳子也一定要结实可靠,不能抬着抬着就断了。如果确实在抬棺的路程中,有一个人体力不支,无法前行,他就会告知身边的人替补自己。一般在棺材的下面也会摆上两条长凳。总之不会直接把棺材放在地面上。
世事难料,一些地方也会出现怪事。据说曾经一村子里有一位老人过世,本来定的入葬的地方是村口的公用坟地,一行人抬棺的时候没有什么异常,但路过这家的田地时,绳子突然断掉,棺材顿时落地,发出很大的声响,把周围的人唬了一跳。当人们重新打好绳扣,准备再次抬起时,绳子又一次断裂,怎么也系不牢固。随行的亲人立即跪了下来,哭泣不止,认为是老人眷恋这里不忍离去。在村长的默许下,家人将他埋在了自家的田地里。后来这家人里的年轻一辈里出了一个研究生,村中人都表示,这是老人在隐蔽自己的子孙后代。
虽然丧葬礼仪在多数人看来是一种迷信,但不得不说,有一些风俗能得以传承是有一定道理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大家能默许这种风俗的存在,其实更深的原因还是生者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不管怎么说,天下之事,众说纷纭,就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参考文献:《论语·为政》
《梦微之》

图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抬棺人的规矩:无论发生什么事,棺材绝不能落地,这是因为啥?
了解老历史:出殡路上棺不落地,如果棺材碰到地,如何化解?
人去世后为什么要把脸盖上?并不是迷信,科学依据很多人不知道
启东礼仪习俗之丧葬篇
俗语“雨打棺,十年酸;雨洒坟,出贵人”,啥意思?古人生活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