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帝王堂名款瓷器
  堂名、斋名一般是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这种风气在清代尤为盛行。据《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一书记载,当时有据可查的斋名、室名就有数千个。清代帝王也常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冠以书斋、堂名、以明其志、抒其怀。这种堂名、斋名之风在瓷器上也有所表现。清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说:“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皆用楷书,制品之人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达官者,一为雅匠良工也。”其书汉云:“称堂、称斋者,亲王、亲贵、达官、名匠皆有之,若称书屋、山房者,称珍藏、珍玩、雅制、雅玩者,亲王达官有之,而帝王无是也,故此类款,概谓之称家款。”据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对清代瓷器的不完全统计,属于堂名款一类的瓷器有250多种,但是在这些堂名款瓷器中,哪些属于帝王专用之瓷,文献中却很少记载。帝王堂名款瓷器出现的时间较早,在宋代定窑、汝窑、钧窑瓷器上就有“奉华”、“慈福”、“德寿”等铭文,主要是宋室宫殿之名。历代帝王都有自己的堂名款瓷器,也往往用一些典雅的堂名、斋名书于瓷器上,在传世品中这些瓷器占有一定比重,只是目前很难与文献记载相对应。关于清代帝王的堂名款瓷器,《饮流斋说瓷》一书有少量论述,其曰:“乾隆有彩华、彩秀二堂,皆内府物也,雍正为东园、文石山房;雍乾间为红荔山房;乾隆为友棠咨砚书屋、瑶华道人;道光为十砚斋。”但是《饮流斋说瓷》中的这些记载究竟依据的材料是什么?他所记载的堂室是否确有出处?这些堂室是否均为帝王所有?据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帝王的堂名往往与帝王的活动范围有关,其中大部分应在紫禁城宫中或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地行宫内,目前能够确切查有出处的帝王堂名款瓷器有以下几种:

  “中和堂”款瓷器:中和堂为圆明园内建筑,康熙皇帝曾在此居住,传世品中书“中和堂”款器物,主要为青花釉里红器,有盘、碗、碟、盆等,纹饰多为山水人物图。“中和堂”款中又有“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公元1672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公元1674年)等不同款识,分别代表不同时期“中和堂制”器物。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以康熙时期堂名款瓷器居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帝王及王公贵戚们的兴致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康熙初年颁布禁写年号的告谕有关。《浮梁县志》记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中,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

  “朗吟阁”瓷器:“朗吟阁”为雍正皇帝登基前为雍亲王时在圆明园中的居所,瓷器上书“朗吟阁制”器物有白釉花浇、天蓝釉僧帽壶、蓝釉盘、蓝釉碗以及白釉碗、杯、匜等。

  “古香斋”瓷器:“古香斋”是乾隆皇帝的斋名,是弘历作皇子时的一处旧邸,现在故宫重华宫东庑(保中殿)内,殿内额曰“古香斋”。乾隆帝为皇子时,自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后曾在此居住,登皇帝位后改称为宫,《古今图书集成》曾收藏在此宫。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仿石釉斜方双联笔筒,外壁题乾隆御制诗一首,“古香斋伴几枝桐,百尺扶疏翠色笼。”

  “懋勤殿”瓷器:’懋勤殿”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位于乾清宫西庑,明夏言额曰“懋勤”,取“懋学勤政”之义,此处为皇室贮藏图书史籍之地,清朝沿明朝旧制,仍将图书翰墨之具贮于此,并为懋勤翰林待值处。康熙皇帝作皇子时曾在“懋勤殿”内读书。“懋勤殿”还是皇帝御殿亲阅档册,亲自勾决之处,内阁大学士及刑部官员皆面承谕旨于此。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印泥盒,盒面青花绘云龙纹,金彩书“懋勤殿”三字,盒内印泥鲜红如初,盒底“大清嘉庆年制”款。

  “朗润”瓷器:“朗润”为福建宫花园内延春阁内一室,门上额曰:“朗润”,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为福建宫花园内佳景之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皇帝曾在此陪皇太后观灯。1923年建福宫花园毁于大火。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乾隆粉彩霁兰描金花卉诗句大瓶,瓶体六面开光,三面绘时令花卉,三面题御制诗,诗句后落“乾隆”、“宸翰”、“惟精”、“唯一”、“比德”、“朗润”等篆书红印。

  “乐善堂”瓷器:“乐善堂”在重华宫内崇敬殿,殿内悬雍正皇帝御笔书“乐善堂”匾。“乐善堂”与“古香斋”一样,同为乾隆皇帝为皇子时成婚时所居之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作皇子时所作诗文集成《乐善堂全集》刊印。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粉彩书式盒,形制仿乾隆《乐善堂全集》而制,器面直书“乐善堂”三字。

  “养和堂”瓷器:“养和堂”位于圆明园内,建于雍正四年,书“养和堂制”款瓷器有青花釉里红八仙盘。

  “嘉荫堂”瓷器:“嘉荫堂”现在沈阳故宫内,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清帝东巡时宴饮现戏场所,传世品中书“嘉荫堂制”款瓷器,既有乾隆时期的哥釉方斗杯,也有嘉庆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盘、蓝釉白花盘等。

  “慎德堂”瓷器:“慎德堂”为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它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次年落成,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一处生活行宫,晚年主要生活在此。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于“慎德堂”内。在传世的一幅“喜溢秋庭”画轴上,曾详细描绘过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画卷左上角钤“慎德堂宝”印一枚,道光皇帝曾专门写过一篇《慎德堂记》文(收录在道光《御制文余集》)。由此而知,署“慎德堂”款的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特意为道光皇帝烧制的“堂名款”瓷器,是道光时期的一种官窑瓷器。

  在清代书“慎德堂”款瓷器并非道光一朝,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几件康熙瓷器也书有此款,如一件青花缠枝莲碗底书“慎德堂制”款:一件青花凤凰牡丹纹碗底书“慎德堂博古制”款;另一件青花牡丹纹碗底书“慎德堂仿古制”。这几件瓷器可能仅是一般的堂名款瓷器,远非道光时期“慎德堂”瓷器可比。因为慎德堂是道光皇帝晚年时主要生活场所,当时一切政令均出自此处,它与紫禁城大内的养心殿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道光皇帝在即位之初即将“知稼墙之艰难,力崇节俭,返本还淳”的政治主张溶入“慎德”二字之中。

  由于慎德堂款瓷器在道光一朝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市场价值一直居高不下。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就谈到:‘亲贵中雅制之品以‘慎德’‘绍闻’为最有名,‘慎德’瓶类近极罕见,有之则价值甚昂”。光绪时期仿道光“慎德堂”款瓷器有瓶、盘等器,民国时仿有天蓝釉、粉青釉、粉彩等器,虽然这些器物在造型、胎釉上仿得神似,但是在款识上却极容易看出破绽。

  总之,瓷器上的堂名款是瓷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构成各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帝王堂名款瓷器 博物杂谭 中华博物
【涨知识】陶瓷款识: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那些罕见的古瓷落款,能得到一件此生足矣!
马未都:如何鉴别瓷器款识,这也是鉴宝人入门的基础
明清瓷器款识:从帝王年号到人名,值得学习!
这些罕见的古瓷落款,能得到一件此生足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