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随宝鸡石鼓山青铜器 细品周人生活景象(组图)

跟随宝鸡石鼓山青铜器 细品周人生活景象(组图)

2014年01月02日 09:11    作者: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今天,我们跨入一个新的一年。而在宝鸡石鼓山,连日来惊艳亮相的48件古朴精美的青铜器,却带领我们穿越3000多年的时空,领略遥远的商周文明:甗、鼎用以蒸煮,簋、簠用以盛饭,罍、尊用以储酒……古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让我们不妨跟着专家的解读,跟着青铜器的指引,去细细品一品遥远的商周文明。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辛怡华介绍说,青铜器大家族器类繁多,仅从功用上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4大类。考古专家就是通过这些青铜器,来研究和推测商周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

  专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丁岩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主任任雪莉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辛怡华

  图说青铜器

似羊似鹿的尊

  zūn

  尊

  ——酒壶、酒瓶

  主要用途:中型盛酒器。

  专家解读:接近于现在的酒壶或者酒瓶,本次M4号墓葬出土青铜尊4件,其中那件像鹿又像羊,还有小翅膀的青铜牺尊精美绝伦。这只牺尊头部似食草动物,而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从侧面端详这只“四不像”,前腿直立、后腿蹬地做弯曲状,一对鸟翼从腹部伸出,看姿势似乎要撒腿狂奔。宝鸡地区之前出土过牛尊、驹尊、鸟尊等动物形状的青铜尊,但还没有与这件牺尊形态一致的。特别是这件牺尊腹部有一对类似小翅膀的造型,更让其显得罕见。这件牺尊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青铜器艺术珍品。

雄浑大气的四耳乳钉兽面簋

  guǐ

  簋

  ——大老碗

  主要用途:盛放煮熟食物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专家解读:簋就像咱们老陕吃面用的大老碗。本次M4号墓葬出土簋共计11件,其中雄浑大气的四耳乳钉兽面簋举世罕见,周身纹饰着28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牛头,以及192个圆润有力的乳钉。与此造型比较相近的簋,宝鸡地区还出土过两件,其中上世纪80年代宝鸡地区纸坊村出土过一件,不过体型略小;最早的四耳乳钉兽面簋是于1927-1928年间在宝鸡戴家湾(旧称斗鸡台)出土的那一件,这件四耳乳钉兽面簋是军阀党玉琨为筹措军费盗掘所得,后流落海外,现存于美国佛利尔美术馆。

 

  青铜甗的金属箅将底部的水和食物隔离开

  yǎn

  甗

  ——大蒸锅

  主要用途: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件镂空的箅子,可通蒸汽,相当于今天的蒸锅。

  专家解读:商周古人用来蒸食物的专用炊具,展示了古人的奇思妙想。本次M4号墓葬出土青铜甗共计4件,其中有一件是分体甗,极为罕见,和以往甑、鬲组合的青铜甗形式有别,目前只有河南安阳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过一件。此外,另一件青铜甗内壁有两个铭文符号,一个字还是两个字,什么读音、什么含义,目前还是一个谜。

  有铭文的四足小方鼎

  dǐng

  鼎

  ——实际是锅多作祭祀之用

  主要用途:煮食用具,常被用作礼器。

  专家解读:煮食物的功能接近现在的锅,但多用作祭祀礼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礼器。本次M4号墓葬出土鼎共计21件,其中内壁有两列铭文的一件四足小方鼎,弥足珍贵。铭文从右至左竖排有“乍韦亚乙尊”字样,“乍”通“作”,“韦亚乙”是这件鼎的主人,而“尊”是对器物的泛称。据此推测,这件方鼎是为名叫“韦亚乙”的人或族制作的尊。但鼎主人和墓主是否同一人,目前还无法画等号。

系着铃铛的青铜簠

  fǔ

  簠

  ——米缸、面盆

  主要用途:盛放黍、稷、粱、稻等粮食的器具,也用作祭祀的礼器。

  专家解读:簠就像现在家中的米缸、面盆。本次M4号墓葬出土一大一小2件簠,是国内目前出土的年代最为久远的青铜簠,之前出土的青铜簠绝大多数年代集中在西周中晚期及其之后,此次出土的为商末周初时期。其中体型较大的青铜簠更是弥足珍贵。目前,与之体型年代较为相近的唯一一件青铜簠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且,令人称奇的是,本次出土的大件簠还系着一个铃铛,也是国内目前出土的首件系着铃铛的青铜簠。

青铜罍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赵航摄

  léi

  罍

  ——大酒缸

  主要用途:大型盛酒器,也用作礼器。

  专家解读:就像现在的大酒缸。本次M4号墓葬出土青铜罍共4件,其中一件因为破损较为严重,用纱布包裹严实。此时的考古工作人员,如同医护人员般给“骨折”的青铜器进行了包扎处理。

  M3、M4异同

  上次出土酒器广这回发掘食器多

  据辛怡华分析,2012年M3号墓葬和2013年的M4号墓葬目前发现有4同5异,它们给考古专家们很多研究启示和研究空间。

  共同点:

  1.二层台上部墓壁东、北、西三面都有壁龛。该墓与以往商周时期墓葬所不同的是,两墓青铜礼器都出自壁龛,有的壁龛由于空间有限,器物是相互套放。

  2.在M3北壁西段壁龛(K4)发现了表明墓主族属的唯一一件陶器——高领袋足鬲,同样在M4北壁西段壁龛(K5)发现了高领袋足鬲,表明此位置的重要性,也表明K4与K3有共同的葬俗,应是同一族属人。

  3.西壁北段壁龛都未放置青铜器。

  4.M3与M4壁龛放置的青铜器可能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杂乱无章,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壁龛没有放置青铜器,而有的壁龛因器物多空间小以至于相互叠压套放。只不过我们不清楚其中的奥秘。

  不同点:

  1. M3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而M4目前未发现兵器。

  2. M3酒器为大宗,占青铜礼器的74%,而M4食器为大宗,占青铜礼器的77%。

  3.M3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禁(酒器),是1949年以来首次发现,其上摆设的器物,井然有序,而M4未发现青铜禁。

  4.M4未发现青铜卣(yǒu,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而在M3发现了3组列卣6件卣。

  5.M4中出土的簠是国内目前年代最为久远的青铜簠,而M3中没有发现簠。本报记者赵国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视察石鼓山考古工地

  本报讯(记者周艳涛)2013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视察了宝鸡石鼓山考古发掘工地,就加大科技手段介入,开展广泛的学科间合作、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听取了考古队的发掘情况介绍后,宋新潮首先对石鼓山考古再次取得重要收获表示祝贺。随后他下到8米深的墓葬底部,看望了现场的一线考古队员,并与队员们亲切交谈了相关考古技术性的细节,并对壁龛内器物的时代及特点提出了看法。

  宋新潮对石鼓山考古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并对宝鸡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工地安全所做的工作给予感谢。就考古科学研究发掘、文物安全问题做了重要指示。同时就加大科技手段介入,开展广泛的学科间合作、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石鼓山考古队珍惜这一重大发现和主动性发掘的机会,细致、认真、严谨、科学地做好发掘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展览Exhibitory│上博“周野鹿鸣”展: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的精致生活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和壶(右),旁边的仪器用来监测环境温湿度
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发现
第三件“青铜禁”
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
呦呦鹿鸣,周野之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