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孔窑洞引热议 岐籍学者呼吁保护张洁故居
两孔窑洞引热议 岐籍学者呼吁保护张洁故居
发表时间:2017-04-10   来源:宝鸡日报

  著名女作家张洁是咱岐山人,她小时候住过的两孔窑洞现状是岌岌可危,再不进行保护,这两孔岐山著名的文化窑洞就没了,这将是宝鸡文化的损失!”日前,《岐山名人》微信公众平台刊发《从岐山走出来的影响最大的作家》专题报道,在岐山籍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网友热议不绝,三天时间阅读量超过17000次。

  两获茅盾文学奖的张洁是从岐山走向全国的著名女作家,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岐山草坡村(今岐山蔡家坡镇另胡村)度过的。为纪念早年在岐山的生活,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她写了一组名为“大雁系列”的怀旧散文,其中名篇《挖荠菜》和《拣麦穗》被广为传颂。张洁现年80岁,定居美国,前些年回岐山草坡村探望时曾表示:不管身居何处,宝鸡故乡都是她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根。

  关于张洁和宝鸡的渊源,本报曾于2013年12月先后刊文《让张洁难忘的宝鸡乡村》、《书房沟有个李氏寻根碑》,首次披露了散文名篇《挖荠菜》和《拣麦穗》的背景发生地,将书房沟(草坡村)作为宝鸡抗战文化、书香文化、侨居文化和寻根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存关注报道,并呼吁保护张洁故居窑洞、千年古龙爪槐和相关文化实物。报道刊发期间,宝鸡著名作家、草坡村人李巨怀再版了长篇小说《书房沟》,使得书房沟这条宝鸡的“文化沟”再一次声名鹊起,吸引了省内外大批读者来岐山参观张洁故居。

  2017年初,李巨怀以宝鸡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议案,建议把书房沟景区纳入全市旅游规划,保护性修建“张洁故居”; 岐籍学者、长安大学教授戴生岐和霍忠义两人也同时提交了建造张洁故居的议案。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回复。

  戴生岐在提案里指出,从蔡家坡走出的张洁女士,其人其作洋溢着移民文化的先锋气质,和蔡家坡人“人在路上”的流动性文化特质非常合拍,是岐山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建造张洁故居是一项文化育人工程,对宝鸡和岐山的意义都很大, “岐山方面应该邀请张洁回故居探亲,共襄岐山文化建设。”(巨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笔】乾州蕞娃:岐山一日游(一)张洁•蔡家坡•扶轮中学•书房沟
宝鸡近日多雨,岐山蔡家坡的石头河水量增多...
宝鸡岐山蔡家坡水城三国小镇
寻张洁故居不遇
蔡家坡这个地方将被拍成电影,看看是不是你儿时的记忆!
历史宝鸡:岐山著名地名文化探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