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JT叔叔的《修道病-厥阴病心理学及道家的对治之法》



这两天看JT叔叔(谭杰中)的《修道病》,这本书是他讲课的实录,亲切“口水话”却一点也不遮掩他的博学多识。

他说,“道家的真人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天生喜欢煮面条,他就在巷口摆个面摊煮面卖,天天很爽,他这种愉悦的气场影响了方圆五六个巷子,于是这些巷子妇女更年期不潮热,小孩子也开智慧,“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普渡众生,是靠气场,不是靠在台上讲道。”

我没有参加过他的培训,也没见过他,不过看书的过程就能感觉到他这个“真小人”(依他说,先练“真小人”,真小人练成了,再放大,就变成“真人”)令人愉悦的气场——这书看得实在爽!深入浅出的剖析,风趣幽默的语言,逻辑清晰的论述,贴切深刻的实例,边看边笑翻!拿了就放不下!把我长久以来想过但无力表达的东西说得清清楚楚,把心中言不清道不明的疑惑解得明明白白,把原本明白的以及没明白的都贯通了!他“妇女之友”的名号,真实不虚!


他在序言里说——
“这本书的使用方式,我个人的建议是:就当闲书翻翻就扔着,三五个月以后,再回头翻翻,一小点一小点地去观察这本书所提到的事情,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可以验证之处?

千万别急着要【做什么,修什么,改什么】。我完全没有期待任何人要一下子就大彻大悟,更加不是要你【照我说的去做】——我最讨厌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对人说【你应该怎么做】了——关照自己的功夫,说来也只是从生活中的小小事【多留心】练起而已。【心向内】三个字的重要性,远胜过一本《庄子》加三百本心灵成长书籍。”


心向内啊,转念啊,情绪管理啊,自爱啊,爱人啊,慈悲啊,放下啊,解脱啊,觉知啊......如此种种,都是各种身心灵或宗教书籍必不可少的东东。但很多都流于表面,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很空洞。

这本书里,JT叔叔把身心灵修炼的难关和困境讲得脚踏实地,不仅把玄之又玄的道门修心法讲得接地气,还给出一套非常清晰的“科学技术”,让每一个人去找到自己内在的大能量。在宗教盛行的宝岛,他能打破那些流行的固有观念,说出小众的道门“真话”,不容易!

整本书信息量很大(太博学了!),还得再多看几遍,慢慢消化。
分享一些片段,截取的片段,没有前后文,可能容易让人“断章取义”,那是我的错。

1.医术这个东西,其实就像修水电一样。如果你家里面水管阻塞了,叫我去帮你通一通,我有能力通,就绑你通一通,总比你自己把你家厨房通成喷水池要好。但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至于说疾病的源头,常常是那个人自己的生活习惯或心理因素造成的,若要医生能够真的教化一个病人到不再产生心理上的病根,其实也是颇难。

2.一个家庭主妇,在家地位不高,上了中医课,突然权势大增,“11点睡觉”,“别吃生冷”... 诸如此类。学点成长,灵修,就要把身边的朋友踩成信徒,自己当教主。

3.养生狂人和不养生的人是同类。养生狂人又健身,有游泳,又跑步,但身体累了,它说需要休息,要睡觉,你逼它去跑步,它饿了,你说这不健康不能吃,每天霸凌身体。根本不是养生。(小夕:中医讲平衡讲中医,如果过度亢奋的追求某个东西......恐怕都是从一个牢笼进入另一个牢笼)


4.关于健康,很好玩的事情就是,活在自己本性里的人非常不容易生病,可是,活在自以为的应该状态的人,非常容易生病。


5. 用中医来哄抬自己的存在价值,会直接伤到自己---让自己骄傲。人们之所以会渴望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好的人,其实是因为自我感觉不好。会想要当一个教主的人,通常都是长年被自己的自卑情结折磨的人啊!!这就是负面信念引起的“代偿反应”。


6.有些人明明处在被先生,被太太,被父母欺负的状态,还在想我要怎样做,才能帮他,救他,渡他,真荒唐。

7.助人的活动,也可能是病态心理结构:你助人的时候,是“我在帮你”,对不对?也就是“我比你优越”,对不对?所以,“我比你优越”这个信念被加强了一次,于是,“我比你低贱”这个信念也被加强了一次---本来我这个宝贵时间,拿去吃饭看电影,可以很快乐,但我偏偏拿来陪你,把时间浪费给你,这不就是“你值得,我不值得”了吗?这就是“我比你低贱”的信念啊。

8.人要帮助人,比较好的情况是,做喜欢做的事情,顺便把快乐分享给别人。最重要是,你做这件事很快乐,只是为自己做,不为别人做。


9.一个人如果活得像庄子认可的那种真小人的话,你要帮别人之前,一定会先想,帮他/她,我开不开心。如果帮他我不开心,拿就让他/她死好了,至少不要拉我陪葬,对不对,这就是真人,功力尚浅的真人,小真人,俗称真小人。救世主情结,就是刚好跟这个相反。

10.如果你的人生还有“积功累德”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的事情发生,你的阙阴症(注:六经病之一,术语)是没法治好的,你的细胞会吸住那个病。严重的时候会引起红斑狼疮这类的自体免疫攻击自己的问题。免疫系统自己打自己之前,你的心理已经自己打自己很久了,病只是一个具象化而已,从心理衍生到身体。


11. 所以,真正的疗愈,是从肉体呈现出来的象征意义,去看内心发生什么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吃药。

12.中医可以解决的困难,是某一个难度以下的困难。如果你的心理结构已经有大问题了,伤寒论救不了你,你可以回家了。


13.凡是会令人起情绪的信念,几乎都是我执。承认真相是会让人免于情绪的:好比说,有一个人很烂,你如实承认他就是这么烂,那你就只剩下单纯的【选择】:“我是要留在他身边包容、等待他,还是离开他?”这样子是不会有情绪的。但,如果你不能承认事实,误把他当成一个更好的人,那你跟他相处,就天天要体验那个失望、那个挫败:“你这个人,怎么会这样?”这样就很有情绪啦。又或者是,你明明看到他很烂,你在感受上也已经不再喜欢这个人了,但你有这种观念:“我不可以不够义气,我怎么可以抛弃他、让他痛苦?”那你就是被你自己的道德观框住箍住,而要陷在那个情境里无奈啦。

14.而当你解离的愈多的时候,你就愈不会被罪恶感勒索、愈不会被羞耻心勒索。你会发觉:看什么事情都有好多好多的角度……而,哪一个角度是绝对的对?其实,没有耶,都无所谓。因为你会知道,你的每一个情绪,都是你自己的信念“解释”出来的,只是如此而已。都是内在主观事件,而非外在客观现象。


15. “爱”这种东西是非常高的,一般人达不到,真正的爱,是慈悲,一定要等到彼岸主导开始出现才有。狠一点,反正你表面意识的“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我这是在爱你”的想法和感受,都不是爱,是我执。慈悲是练成之后的结果,不是修炼法,一定要注意。


16.达人的状况,《庄子》说,当鞋子合脚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没脚了。人的头脑,人的思考力,是人的心力还不足的时候的一种代偿反应,是一双还让你脚不舒服的鞋。当人心力够强的时候,你做什么事就不用想了,不需要想的头脑,才是真舒服的头脑。英语练好了,不考虑语法。刚学做菜,放盐和糖需要看食谱,很会做菜的时候,随手一撒,刚刚好。达人,就是做一件事情,完全不用思考,可以做的很好的人。(小夕:内衣合身的时候,你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胸......有这样植入广告的吗?
JT叔叔说“他命带奸商”,看来我学到了......)

17.所以,你要从自己最爱的事情做起,用热情将它做到达人的境界,体验到心力充足就不用思考,然后,再把这种经验放到每一件事情上,等到人生再没有一件事情需要动脑筋去想,你就完全生活在舒服之中,只剩下纯粹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思考没有了,就没有烦恼。这就进入了真人的境界。

18.真小人不是让你想干嘛就干嘛。不是让你杀人防火,也不是性滥交。当你感觉到身体内的黑暗渴望,你会想,去做还是不去做,这已经被我执玩到了。正确的答案是,我为什么会渴望这些。

......

精彩地方太多了
 
---------------------------------摘录----------------------------------

以灵魂人的立场,活肉体人的一生,叫作逍遥。

《庄子 》的修行方法,入场条件是《渔父》,不要有代偿反应,学会拥抱自己的黑暗面,这是基本的。然后,《齐物论》的丧我法,在《人世间》叫“支离其德”法,打残道德。

一、《大宗师》的“人生成功论”:影响不了的事,不要想去影响。这一招,可能一开始,你只能强迫自己行为上硬的做到,心里还是憋闷着;但,日子久了,也就渐渐习惯了,而觉得:“对呀,既然反正是我影响不了的事情,我不为它花力气,不是才比较合理吗?不然一直花时间精力搞它,我除了【挫败】之外,又能得到什么?”于是,终于有一天,你完全不需要去努力克制自己,就很舒服地,对于自己影响不了的人事物,自自然然就不会出手去搞它、也不会去想它、也 不会有情绪。到达这个状态,心态就有590分了。----这个练法,是乍看之下比较容易的,可是,后来我才发现,真的如同《庄子.大宗师》所说:一件事情是不是你的影响力范围之内,那个分判的基准点需要极高的心力;尤其是当事情关系到生死、健康、亲情、爱情的时候。所以,初学者大约还是要很仔细地去感知自己【做】或【不做】一件事之后,那个残余的心情是如何(多做生怨,少做遗悔),再慢慢检讨、慢慢调整。

二、《齐物论》的“丧我法”:宗旨是:人要好起来,一定要消灭自己所有的辩论心,因为如果你不消灭自己的辩论心的话,你一想要好起来,就会用代偿的方法来加强你负面的能量,这样子人是没有办法好起来的。在行为上先做到【不与人辩论】,只专心【心向内】地拆解自己的信念,等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就算听到别人讲了很离谱的疯话,或是他误会你、冤枉了你的时候,你心中也只是淡淡然地觉得:“咦?他说了一些我还不知道的事耶?……”完全没有情绪,也完全不会起“想去纠正他、反驳他、希望他相信我”的辩解冲动。这样子的定力,有590分。

三、《养生主》的“踌躇满志法”:一个人之所以会有【高兴】这个情绪,基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里面还有【自我感觉不良好】的黑暗面,人是因为消化不掉自己里面的这个黑暗面,所以才会代偿性地渴望能够【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当自己表现得让自己满意的时候,或是受人夸奖的时候、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人就会因为自我感觉变良好了,而感觉到【高兴】这个东西。高兴的本质,其实就是【躁郁症】的【躁】。所以, 《庄子》教人不可以【躁】,要【踌躇】你的【满志】:当你快要得意的时候,一定要拉住自己,不要让它满上来变成【高兴】;并且专心去注意:“咦?我为什么好想要这个【高兴】?我是什么地方还对自己不满足、觉得自己不够好?我对自己感到自卑的这个弱点,如果我是看到别人身上也有,对于那些别人,我会认为他们就该去死了吗?真的就那么不可原谅吗?……”当你有一天,真的做到了【无论别人再怎么夸奖你、对你好,或是自己表现得再完美,也都完全不会产生出“高兴”的感受】,这就代表你的黑暗面几乎都消化完了。这个人,心境有590分。

四、《人间世》的“支离其德法”:人为什么会【瞧不起】别人?其实,背后真正的情绪,不是【瞧不起】,而是【嫉妒】。当一个人还被自己的许许多多【我应该】控制住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好像一个什么错都不敢犯的优等生,而当他看到有很多别人不依照他的【应该】在活的时候,他就会好像一个优等生看到那些调皮的学生:“他们都在玩、在混,都不用功,可是他们的爸妈也不处罚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好命?我多玩几分钟,就会被爸妈骂死!”他在心情上是【嫉妒】的,而为了代偿嫉妒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他就只好动【谴责】的念头,用【瞧不起】来平衡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在自己里面还有被罪恶感箍住的人,就会在外在世界一直一直看得到【有 罪】的人;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活得辛苦了,看到谁比我们过得轻松,就自然会想要把他当成罪人、期待他能受到惩罚。而当一个人练习【支离其德】了,他自己被罪恶感、羞耻心控制住的部分越来越减少之后,他对外在世界的谴责也就会愈来愈减少,愈来愈能够包容、理解,会觉得:“什么都只是有得就有失、等价交换而已;有的人选择了贪玩的快乐,就失去了功课好的快乐;有的人选择当一个可怜人博取同情,他也就必须付出对生命失去掌控能力的可恶代价吧……”终于到有一天,他在自己里面找不到一点罪恶感,向外看也看不到一个应当受罚的罪人的时候,剩下的只有全然的同理心,没有自负、没有谴责。这样子,也有590分。

五、《养生主》的“庖丁解牛”法,或称“中肯法/游刃有余法”:这一项的内容,其实和前面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基本上是很类似的,讲或不讲都差不多。简单来说,你和人事物互动,就像解体全牛时削出的一刀,你的刀刃之所以会【卡到】,是因为你削偏了,不能刚好就滑进骨与骨的缝隙之间(中肯)。人之所以会有情绪,是因为没有承认事实:你把对方,不是想得太好,就是想得太坏了。如果你被自己的【我以为】,也就是被自己的【信念】障蔽住了的时候……当你是把对方想得太好,你可能就会疏于防备,而被你【意料之外的】他的缺点搞到、伤到;而当你把对 方想得太坏了,同样是不承认事实----其实也就等于是你冤枉了人家----于是你就会很鸡婆地多花力气去劝他、去担心、提防东提防西、瞎忙一场,而花费了力气。无论是对待人事物,只要是发现自己把对方高估了或低估了,都要做到【因其固然(Let it be)】:千万千万不可以动到【对方怎么会、怎么可以这个样子?】、【你辜负了我的期望!】之类的念头(因为对方其实就是这个样子,是我们没肯承认而已);或是【想要对方挪一挪、让一让,想要让箭靶子凑过来接住你射的箭,想要对方变成合你的意】的念头,而只在反省:“是我自己没看准,这一刀才削歪了。”每一次起情绪的时候,都这样反省,一直反省到【游刃有余】的地步:完全没有【自以为】,完全没有【希望对方会合我的意】的期待,而只在全然忘我地挥出这一刀,尽全力做到承认事实:不少出一分力道,也决不多做一份白工。得到这种【优雅】的快感的时候,也就是【再也不会期待、要求人事物要合我的意】的时候,就代表你已经免于所有的信念(自以为),而具有少则590分,多则接近600分的心力了。

这五项,不必都做到,只要做得到其中一项,心境就保送590分了。

而600分以上的心境,硬要说的话,可以略提两则:

1. 达生篇的达人心法。
2 大宗师的撄宁诀。

-------------------------------------

我这个班哦,不敢说是【门规】啦,但,一直以来,总是想提醒同学能够学会【自保】——而为了这一点,姑且就算是【门规】好了,反正你不遵守我也不可能把你怎么样啦,形同虚设——就是:【不要要求别人相信你】。

我觉得,中医业界,常常都是因为急着要别人相信自己,而把自己搞得好低贱哦。简单来说,拉客是妓女、酒家女做的事,传教是没和上帝熟过的人做的事,都是代偿反应。几年冷眼看下来,助教们都称之为【初学者犯的错误】:你愈是心虚没自信,愈会想要叫别人相信你。

如果别人有情绪,你就淡淡然地不要在意,他自己就会趋于平息。像我的爸妈对我,是一年比一年没情绪、一年比一年对我好。而,那是因为,他们晓得,他再怒,我也不会就范、不会多理他,他怒只是伤他自己,所以也就怒得很没滋味了。我接受沟通,我接受商量,但如果你是来怒的,对不起,不予受理。

--------------------------------------

凡是会令人起情绪的信念,几乎都是我执。承认真相是会让人免于情绪的:好比说,有一个人很烂,你如实承认他就是这么烂,那你就只剩下单纯的【选择】:“我是要留在他身边包容、等待他,还是离开他?”这样子是不会有情绪的。但,如果你不能承认事实,误把他当成一个更好的人,那你跟他相处,就天天要体验那个失望、那个挫败:“你这个人,怎么会这样?”这样就很有情绪啦。又或者是,你明明看到他很烂,你在感受上也已经不再喜欢这个人了,但你有这种观念:“我不可以不够义气,我怎么可以抛弃他、让他痛苦?”那你就是被你自己的道德观框住箍住,而要陷在那个情境里无奈啦。

而当你解离的愈多的时候,你就愈不会被罪恶感勒索、愈不会被羞耻心勒索。你会发觉:看什么事情都有好多好多的角度……而,哪一个角度是绝对的对?其实,没有耶,都无所谓。因为你会知道,你的每一个情绪,都是你自己的信念“解释”出来的,只是如此而。都是内在主观事件,而非外在客观现象。

---------------------------------

道家对于人【修炼的位阶】,会觉得人一开始要先学会做真小人,对自己的“喜欢、不喜欢”很诚实,对于【没有爱】的人事物,就不要玩弄彼此的感情,从人生里面放下。学会做这样一个好恶分明的真小人,拥有一个【时时刻刻都让自己觉得怦然心动】的人生以后,再往自己喜欢的方向,把自己发展成一个很厉害的人,那样叫达人。然后,再从达人变成真人。

------------------------------

我们如果要让自己变得身心比较健康——人生中感到的幸福多一点、病痛少一点——用今天的科学研究来讲的话,大家就会说:我要提升免疫力,对不对?

那么,免疫力会不好,多半是自律神经不好:你的交感神经随太大的压力了。交感神经是人在火灾的时候,用来搬冰箱的时候会启动的那种神经。当你随时处在一种【备战】状态,或要【逃离】现状的状态,你的身体就一直提高血糖啊、准备要搬冰箱啊,它就没有办法把力气分配过去滋养自己、修补自己,不会拿来保护自己了。

所以,当一个人长期处在交感神经紧张的时候,他的免疫力、自愈力,自然就是长期低落的。这在《伤寒杂病论》里头,叫作为【劳病】。

所以我们甚至……今天有一句一般人也会讲的俗话说:其实人身体不好,最大的理由是【压力】,对不对?

或者说,我爸爸做西医的,他也讲过一句话,他说:“其实现在的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病,90%,你要说真正的理由,都是自律神经失调。”

如果说你自律神经没有失调、免疫力没有低 落的话,其实一个人,平均一辈子哦,身体里面至少产生过几万次癌细胞,可是它一产生出来,你的免疫力就把它吃掉了,对不对?所以就没事了。那为什么会不吃呢?因为免疫力被你搞坏了。

所以,人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自律神经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让副交感神经能够启动自己身体的疗愈机能呢?

很多人就说啊:“对,所以我们不要有压力,我们台湾人就是需要多放假、多休息。”

这是标准答案吗?这不是。

因为人会有自律神经的压力,最重要的因为,他丢失了他的性命:他过的人生,不是他灵魂深处要的。这个是人生最大的压力来源。而这个东西,如果用医家的语言来讲的话,叫做【失志】,志气的志,因为医家认为,肾脏里面藏着人的志气,藏着人一辈子要干嘛的人生蓝图,如果你不照这个蓝图走,你的肾气就会坏掉。

让人感到承受巨大压力的事情,按严重程度排序:做自己讨厌做的事>与自己讨厌的人交往>父母子女关系>男女夫妻关系>人情交往>工作压力。

--------------------------

--------------------------

《庄子》说: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分得清楚什么人事物是你能影响范围以内的,什么人事物是你影响力范围以外的。然后,如果是你影响力范围以外的人事物,就不要去想,也不要去搞它,更不可以动情绪——就这么简单。
 
因为,如果你试图去影响你影响不了的事情,你会挫败,你会一直挫败,你的人生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感觉到【成功】。但是你如果不去影响你不能影响的东西呢,你就没有挫败感。如果一个人活到死,都一点挫败也没有过,这不是就好成功了吗?这是颠扑不破的人生成功论。其实,也不光是庄子这么说,成功的企业家有谁能否定这句话的?
 
其實,任何一種「修行」,基本上的設定就必定是建立在「非他力信仰」上的。唯有在不求他力庇佑的前提之下,人才會承認自己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感,才會找到自己內在能夠改善自己的力量。” !
 
而修行这种事情,99.99%都是修在自己身上,没有在修别人的。那么,如果有一个自命修行人的人,他觉得他修行的目的是在【救渡别人】,只【救*人】的念头一出来,就已经落入了修道病的范畴了。 ~ 修道病的本质,就是【想用自我感觉良好的骄傲心去代偿、去打败自卑情结、人生痛苦】的谬误结构。
 
人要助人,比较好的情况是:我过得很幸福,如果你对我的幸福有兴趣,我可以分享给你听,我是为什么很幸福。这是一种健康的分享。《庄子》里面有一句话【利泽施于万世,不为爱人】:你做你喜欢做的事,把你的快乐分享给别人,这样子也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是重要的是,你做这件事情很快乐,不是为了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JT叔叔的《修道病
环中小法
[转载]JT的《庄子基本功》读书笔记
你的心理结构与身体疾病有啥关系?
小议经方、庄子和芳疗处理情绪问题
JT问答:是拉黑?还是拿来练肌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