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虚。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

心虚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心虚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1]。一般症状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1]

参见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

心气虚为证候[2]。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2]。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2]。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

,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2]。《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又《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治以益气养血为主[2]

益气养血

益气养血为补益法之一。又称补益气血、气血双补。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常用于脾胃亏损,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而致气血两虚者。症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消瘦无力,月经不调,舌淡脉弱等。方用八珍汤炙甘草汤等。

八珍汤同名方剂约有八首,其中《正体类要》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当归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15g、人参3g、炒白术10g、茯苓8g、炙甘草5g,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本方是气血双补的常用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证者。

症见面色苍白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2]

功能调畅营卫,滋养气血。治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3]

4.4 方解

本方治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而见上述诸症。治宜益气与养血并补。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协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均为臣药。佐以川芎活血行气,使之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述参、术、苓、草,即四君子汤,地、芍、归、芎,即四物汤,因此本方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4]

1.本方是气血双补的常用方。临床上以面色苍白,头晕,倦怠,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阳气足明显者,加入黄芪肉桂十全大补汤温补气血。

3. 使用注意肝阳上亢所致头目眩晕者禁用本方。[2]

4.6 现代适应证

适应证: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不足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悸中医辩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歌诀
    心脑病证
    中医内科学疾病辩证部分归纳,含新增心衰和自汗盗汗 41-45完结
    心悸1
    痰瘀互结论治心悸(摘录)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