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中林真武汤加减 治疗少阴证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安××,女,54岁。北京某部队家属。
  【病史】1966年因受风寒,咳嗽迁延十二年。每年入秋则发,冬季加剧,甚则不能平卧。
   ××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服药虽可暂时缓解,但经常反复,日益加重。
   1978年8月来诊,按少阴证水寒内结论治,三个月基本治愈

  【初诊】每日阵发性剧咳,痰清稀,量多,头晕心累,气短,昼夜不能平卧。畏寒恶风,面足浮肿,脸色萎黄。舌质淡暗有淤斑,舌体畔嫩而边缘多齿痕,苔白滑,根部厚腻
   此为少阴阳虚水泛,寒痰阻肺咳嗽
   法宜温阳化气行水,(不是补阳,也不是阴中求阳
   以真武汤加减主之。
   制附片60克(久煎)
         白术20克 
         桂枝10克
   茯苓24克 
   生姜30克  
   六剂
  【辨证】患者每年秋冬外感,咳必复发,神疲身倦,恶寒肢冷,气短倚息难卧,面色晦滞,舌质暗淡无华,
   皆肾阳衰微之明证。因肾为水脏,肾中真阳衰微不能化气,则水饮内停。水寒之气上泛,则头眩、心累。水气停于胸肺,则咳嗽不已,痰涎清稀量多,气短难卧。水气溢于肌表,故面足浮肿沉重。舌质胖嫩,兼有齿印与淤斑,舌苔白而厚腻,皆为水泛寒凝之象。
   同时年逾半百,阳虚益甚。
   多年前,初感寒邪病咳,正气未衰,逐风寒之邪从外而解,或可速愈;
   今则迥然不同断不可舍本求标。
   综上所述,此属少阴肾阳衰微,水寒射肺,
   故投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之真武汤为宜。
  上方真武汤加减,以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则水有所制;兼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燠土,并寓散水渗湿之意;以芍药易桂枝者,加速温经敞寒,化气行水之功。

  【二诊】原方连服六剂,咳嗽明显好转,痰亦减少过半,呼吸较前通畅,渐能平卧。面已不觉肿,舌质稍转红润,厚腻苔减。多年之患,已获初效。
   宜守原法,以干姜生姜
   加强温中补脾之效。

  【三诊】上方续服六剂,诸证显著减轻。尚有轻微咳嗽,清痰少许。舌质转为淡红,乌暗淤斑与白腻苔渐退,舌边齿痕已不明显。有时尚觉气短,心累。
  病有从阴出阳之势。须适应转机通阳和中,燥湿涤饮
   以苓桂术甘汤加味,缓缓服之。
  
桂枝10克
       白术20克 甘草3克
  茯苓20克 法夏15克 生姜20克  
   十二剂
  服十二剂后,诸证基本痊愈。
  入冬以来,再未重犯。
  1979年5月4日至患者家中追访,自觉始终良好。

 【按语】咳嗽一证,有从外而入者,有从内而出者。不论其外入或内出,皆可按六经辨证。本例咳嗽,应属少阴阳虚,水泛成痰,水寒袭肺,肾阳虚而累及于肺既有水气,又系少阴寒化。故投以真武汤,壮元阳以消阴翳,逐寒痰以清水源
不攻肺而肺之病自愈,不止咳而咳嗽自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支气管炎实用单方
肺 胀
名医名方 范中林 慢性支气管炎
四饮中医鉴别诊断及治疗;
各论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 第三节 痰饮
医话医案@1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