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什么导致有话不能好好说?

    一言不合就用拳头说话,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一般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无法克制一时的怒火,但众多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攻击行为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究竟是什么让人们“有话不能好好说”呢?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过“怒了”的时候,但不是每次“怒了”之后都会攻击人,这其中大有文章!
    心理学家安德森等人认为,人们并非一愤怒就会攻击别人,一个人假如要产生一个攻击行为,会受很多因素左右。吵闹的环境、难闻的气味、躯体的疼痛等等,这些都可能会让一个人比平时更易产生攻击行为;一个人的长期个性、知识结构、动机态度等也都可能左右他对事情的看法。
    1.把对方的意图认为是敌意
    心理学家把人类的攻击行为分为反应性攻击和前摄性攻击两类,其中反应性攻击就是指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感受到了挑衅或者敌意时所作出的防御性反应。
    是否会做出反应性攻击,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看他是不是把对方的意图认为是敌意。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把别人的意图知觉为敌意?
    心理学家认为,那些早期和父母的依恋模式为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早期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对人的依恋关系,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缺乏安全感,与人交往时便会更多地预期对方的敌意。
    那么,不安全型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呢?研究发现多半是因为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冷漠对待。社会心理学家霍妮发现,当父母在儿童生命早期做了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敌意感,这种敌意感被霍妮称为“基本敌意”。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包括冷漠地对待子女、抛弃或拒绝子女、明显地偏爱某个子女、羞辱子女……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小时候曾经因为主要照顾者的冷漠对待,而感受到强烈的“基本敌意”,那么,在长大之后,他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把他人的意图理解为敌意——他相信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对他潜伏着危险,到了人际交往中,就是一种对他人敌意的预期。当我们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时,就可能会采取攻击行为。
    2.内在自卑的人更喜欢捍卫自己
    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内在自卑的人,在感受到敌意和威胁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喜欢捍卫自己。但这种自卑也许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我国心理学家杨福义在研究中发现,当一个人的外显自尊比内隐自尊高越多(外显自尊是个体能够觉察的,而内隐自尊藏于个体的无意识中,不被个体自己所觉察),那么这个人也就越容易做出防卫性的反应,因为即使意识中认为自己如何如何强大,无意识中还是感到了自己的虚弱,就像是一颗麦丽素,壳是硬的,但里面是虚的,所以很容易塌陷,脆弱不堪。这样的人对敌意非常敏感,总是下意识地选择向外攻击来自我保护。
    此外,认知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实施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攻击行为“有用”!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够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们倾向于忽略攻击行为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是因为对攻击行为的结果过于自信,而又不关注负面的影响,才促使他们果断地做出暴力攻击行为决策。
    3.消极情绪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即使未必有“敌意妄想”,也未必是一颗“拼命保护自己的麦丽素”,还有一个因素也很可能导致攻击行为,那就是情绪管理能力不强。心理学家莱姆斯顿在研究中发现,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人容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而消极的情绪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心理学家贝克华兹也同意,因为他发现,任何消极的情绪活动都将激活与攻击倾向相关的思维网络。因此,一个人在心境不佳时倾向于怀有敌意,感到愤怒又有合适的发泄对象时,就容易有攻击别人的倾向。
    攻击行为的
    深层心理原因
    亲子关系和家庭因素
    其实深层的原因在上文已经提到了一点点,那就是不安全的早期亲子依恋模式。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儿童的攻击性强,常常和家长的控制型的教育方式有关。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控制欲过强,就容易导致孩子得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孩子自身为了弥补这些不安全感,会用攻击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学者专门针对学龄前(3-6岁)儿童的家庭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庭功能,那么相对而言,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就更高,沟通更有效,亲子关系中有更多的温暖和相互理解,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攻击性也相对较低;反之,在功能不良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惩罚常常过于严厉、父母习惯拒绝或否认孩子、父母过度干涉或保护孩子、父母经常疏离孩子……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攻击性就比较高。
    有学者发现,导致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常见危险因素有:父母离异等婚姻转型事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家庭规模较大,父母有抑郁症状史。
    社会因素
    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的方式,也能习得攻击行为。
    社会学理论认为,个体习得攻击行为就像其学会其他复杂形式的社会活动一样,都是通过直接经验或观察学习得来的。对于这一点,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也有相同的发现:当一个人反复接触攻击行为时(可能是看到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攻击行为,或者经常玩带有攻击性的游戏等等),攻击行为的表现也会比较明显。
    生理因素
    当一个人有焦虑、抑郁症状时,体内神经递质的改变也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几率。酒精会导致人的自控力降低,本来会克制自己不要做的事,可能在酒精的作用下就一时冲动了。因此接触酒精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个人因素
    多位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和社交焦虑相关。换句话说,不懂得与人交往的艺术,也是引发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攻击性高的人,他们对社会的看法比较偏激,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存在缺陷,缺乏与人友善交往的技巧,而且交往缺乏灵活性。
    如何成为能好好说话的人?
    1.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为了捍卫自己,而采取过激行为。记得,你并没有那么脆弱,别人伤害不了你。
    3.在动手、动口、玩阴招之前,将心比心地想想对方可能受到的痛苦,并且多想想失败的可能性,多想想可能造成的后果。
    4.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克制情绪,不要失态。
    5.试图跟家人多沟通交流,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6.远离那些带有强攻击性的人、地域、游戏,多亲近那些友善的事物。
    7.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压力过载。 
    8.能不喝酒就不喝酒,能少喝就少喝。
    9.克服社交焦虑,训练自己的交往技巧。那些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的人并非没有社交烦恼,他们只是在遇到烦恼的时候能积极面对,从而积累出丰富的解决烦恼的经验。
    当遇到不好好说话的人
    1.保持风度,不要表达敌意,而要表达善意,让别人发现误解了你。
    2.降低自己的威胁度,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和不得不说的话,点到为止即可,以防戳伤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的反击或者主动攻击。绝不要逞一时之快。
    3.让对方知道他的行为让你难过了。因为有些人其实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4.克制情绪,尽量不要激怒对方,让事态恶化。
    5.主动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有些人是因为想不到其他办法才不能好好说话,如果你能想到办法,千万别吝啬不提。


做一个有“度”的人
    芳芳是名职业女性,在公司里和同事的关系虽然不错,可烦恼的事却是天天有。因为芳芳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份内的事,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时,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会尽力帮忙,若帮不了,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芳芳也曾在心里一遍遍劝诫自己:别人有困难别人会解决的,自己没必要也跟着痛苦不堪。然而,一遇到别人有什么事,芳芳比人家本人还着急,弄不好还让对方反感,她自己也觉得挺累。
    这种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导致情绪波动大,行为控制不当,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障碍。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
    造成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当事人不自信。比如特别在乎别人的议论,担心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排斥。再者,是因为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不会恰当地判断事件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解决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问题,一是要相信别人能为自己的事负责、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二是要有自我价值观与生活支撑点,只有消除在心理上对他人的依赖,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记住,你不可能取悦你身边所有人,但是你可以做一个让大部分人喜欢的人!在对待人际关系的时候,做一个有“度”的人。                      叁文


总在春天生病? 其实是心理作怪
    “我总是会在春天生病,并且吃药、住院都没有用,一过了春天,我的病很自然的就会好了。”这是我的一位咨客走进咨询室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问了她发病的年限及之前的生活事件,她像说故事一样和我娓娓道来。谈到自己的童年,她哭了,因为自己是女孩,所以从小就是被忽略的那个孩子。父母对弟弟很宠爱,却对自己很少关注。倒是近几年来,因为自己时常生病,反而和父母容易接近了,父母开始关心自己了。
    生病了,是一种表面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症状”。症状是表面上的,是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如她每年的感冒,其表现症状可能是发烧、打喷嚏、流鼻涕或咳嗽等。表面症状会提醒自己或别人要关注自己了,有需求了,只是当事人不一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特别是深层的心理需求。
    而我的咨客,她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是爱、被关注,这是她幼小心灵缺失的心灵养分。精神分析认为,任何症状都是有意义的,当事人都可以从症状中获益。比如这个女孩,通过生病而获取父母及其他人的关注及爱。
    我再问,在你第一次在春天生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头慢慢低了下去,说相恋了五年的男友分手了。
    都怪自己,她说。因为在相恋的时候,自己总是太任性,总希望他时刻都能陪着我,担心他有别人而总是查看他的手机。一开始,他还能包容我,可是时间一长,他就受了不了,所以就分手了。现在自己觉得很后悔,多希望以前自己会懂事一些,也不至于会这么快的结束这份感情。
    我首先肯定了她有较强的内省能力,这本来就是她自己的一种内在资源。告诉她,其实,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关键是要在这次失败的恋爱中找出经验,这样,这场恋爱才会是有价值的。
    从小就缺少关注的她,一方面是自己得不到关怀和爱的忧郁和怨恨,一方面又充满自己“不值得”被关怀和爱的自责和自我否定。两种矛盾的心理体验,形成她敏感多疑的性格,从而对男友不断地怀疑和猜测。
    为何一直会在春天生病,这好像是一个仪式,在纪念着自己和男友那场爱情,所以,是她,让自己生病了。
    心理需求,并不是压抑下去就看不到了。它总会找途径来获取满足,不管是名门正派,还是歪门斜道。
    刘松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给你讲述白银杀人犯是怎样“诞生”的
熊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孩子被"欺负"父母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职场中消极攻击式邮件?
儿童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
具有攻击性的幼儿如何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