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天一成语丨听而不闻

每天两分钟,积累丰富知识

【成语】

听而不闻

【拼音】

tīng ér bù wén

【释义】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

《老子》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解释:你看不见它,那它就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近义词】

习以为常 闭目塞听 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反义词】

有闻必录 引人注目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在《道德经》中14章有关于关于道的解释,其中老子说道:看不见的叫做“夷”;听不到的叫做“希”;摸不着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又何必去穷究它的形象呢?因为它是混沌一体的。这个混沌一体的道,在高并不显得光亮;在低也不显得昏暗。只不过是那样的幽微深厚而又不可名状,到最后还是归于无物。这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也可称它为恍惚不定的状态。你迎着它,却看不到它;随着它,也望不见它。秉执着这亘古就已存在的道,就可以驾驭万事万物。能够了解这亘古存在的道,就知道“道”的规律了。

听而不闻反映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心外无物,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强名曰:道。

【造句举例】

他只专心的读书,外界的事情,他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至于外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不曾知晓。

根据下列两张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出两个成语。

(图一)

(图二)

(请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吧!)

上期答案:杯水车薪、完璧归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话道德经》老子讲道(一)
《道德经》第十四章@黄宇雄 读书分享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无常形,唯执不离
无论事物如何变化,只要能抓住不变的核心和要领,成功就很容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今人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