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今人怎么看?
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道德经》第14章,讲的是“道纪”。

“道纪”书中翻译为“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但我个人学习的感受,这一章讲的是“道体”和“道的作用”。 

“道体”可以简单理解成道长什么样子。什么样子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意思应该是指超越我们感官的一种存在。

“道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文中的一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让自己最感兴趣的。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握运用早就存在的规律,来指导当下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都知道学习很重要,那么学习为什么很重要呢?学习的东西中,是哪些东西更好地帮助了我们呢?我觉得应该是类似于规律和本质的一些东西。

你看,“知道”,知道知道,就是提醒我们通过学习和思考,要知晓“道”。知道不是I know,而是I know the way!是我知道了应该如何去做,这个“应该”是,包含的就是事物的规律。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

因为,“执古之道”,才能“以御今之有”。 

“古之道”,并不是古老的、老旧的道,是自古就有、自古至今被验证过的规律。

现在我们是学习的当下的知识多,但很少学习“古之道”,也就是重要的规律和智慧了。 

今人多喜“实有”,对于超越感官存在的东西,或因思考的痛苦,或因周期的漫长,或因对感官的不充分满足,距离越来越远。

今人也多喜“具体”,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甚至自己可以部分程度地去左右和掌握,因而获得存在感甚至优越感。但对于相对抽象相对系统相对“笼统”(不是贬义词)的事物,不愿意去费脑筋,也不喜欢接触。 

因此,游戏和小视频深受喜爱,既不费脑子,又有满意的感官刺激和享受,还可以找到强烈的存在感。

比读书强多了。

即使对于“性命攸关”的自身健康而言,去健身房也是比学习、研究、思考之后控制饮食、睡眠和修身养性,更让人喜欢和容易接受。
听说还有人讲什么“精气神”,你拿出来让我看看? 

大道无形。

谁让你无形呢?所以我们就不喜欢你。

你看我们多聪明,

形丑了我们都可以“美颜”。 

都21世纪20年代了,还在讲“道”,

腐朽,落后......



一、

第十四章

【滑动查看书籍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此三者不可致诘2,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3,其下不昧4,绳绳兮5不可名,复归于无物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8。能知古始9,是谓道纪10

导读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老子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既没有形体,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超越了人类一切感觉知觉,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是一个超验的存在体。

注释

1 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

2 致诘(jié):究诘,追究。

3 皦(jiǎo):光明。

4 昧:阴暗。

5 绳绳兮:形容纷纭不绝。

6 复归于无物:与第十六章“复归其根”的意思相同。复归,即还原。无物,不是一无所有,是指不具任何形象的实存体,“无”是相对于我们的感官来说的,任何感官都不能知觉它(“道”),所以用“无”字形容它的不可见。

7 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8 有:与第一章的“有”不同,这里的“有”不是老子的专有名词,而指具体的事物。

9 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10 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可究诘,它是浑然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追随它,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叫作道的规律。

——饶宗颐《中信国学大典·老子》
以上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做商业用途。




二、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出一个“道纪”,并告诉我们“道纪”很玄妙。至于如何玄妙,这要先从道说起。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在哪里,我们看不见,所以叫作“夷”。用心去听,听不到任何声音,所以叫作“希”。用手去抓、去摸,也抓不住、摸不到,所以叫作“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诘”,是问的意思。看不见的东西,听不见的东西,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都不知道从何问起。既然不能问,只好静下心来去想。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道,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正因为道说不清楚,也写不出来,所以混而为一。“混而为一”这四个字很重要,意思是说道无色无声无形,分不清楚它具体是什么形状。“一”,就是道的体。我们今天常常讲的本体论,就是在讲这个“一”。老子接下来写的文字,就是来形容这个“一”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皦”,是光亮;“昧”,是黑暗。其上不光亮,其下不黑暗,意思是说道体是看不清楚的,但是道的现象是很清楚的。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道的现象,比如人会打喷嚏,会抓痒,会看别人不顺眼,一定有原因,要是去找原因,一定找得到。

绳绳兮不可名。“绳”,就是绳子。道像一根绳子,延伸不断。可是,它又在转来转去,让人搞不清楚它的方向到底是哪里。“不可名”,就是没有办法给它起个名字。

复归于无物。一般人总认为,从这里回复原点才叫复,其实不一定。就像我们早上起来,绝对不能算刚开始,因为我们昨天已经起来过了。晚上躺床上去,也绝不是第一次躺,而是又回复躺在床上了。我们一天总是这样回复:早餐刚吃完,肚子饿了,回复吃饭;吃了,中午肚子又饿了,再回复到餐桌上吃饭……这里“复”的意思,就是反反复复。我想,这就是我们民间相信轮回的一个主要根源。“复归于无物”,说的就是回复到“无”的状态。

老子接着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无”,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形无状也无象。可是说它无状,又隐隐约约有状;说它无物,又隐隐约约有物,这就叫作“恍惚”。老子怕我们把它看成一般人所讲的话,所以用“惚恍”这个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去欢迎它,连头都找不到;去欢送它,连尾巴在哪里也不知道。向上去找,永远找不到最上的;往下去探,也探不到最深的。上,是道体,是万物的本源。不管现代科学多么发达,人都是追不到的。下,是万物生存变化的作用。人同样看不到哪个是最后的。

道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却一直是中国人认知事物、处理事物的依据。“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用古之道,为什么可以驾御今天所有的事物?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又在哪里呢?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实真的懂得管理的人,这句话就是管理的定义:用古之道,来处理现在所看到的现象。面对现在所发生的现象,要怎么去处理,我们不能凭自己的意见。现在的人就是凭自己的意见,所以每次都在尝试,都在摸索,最后耽误了时间,浪费了资源,一无所成。其实,这就是不尊重道。如果尊重道,你就知道这些现象虽然好像现在才有,但是要用古往今来的那个一以贯之的“道”来处理它,才不会出错。

道,在这里不是道的本体,而是道的作用。道的作用就是道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的规律。用自然的规律,来处理现在所看到的现象,就叫作正宗的管理。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始”,就是自古以来道作用的原理,老子用“道纪”这两个字来说明。道纪就是道的生化作用,所留下来的痕迹和纪律。

在儒家,也是同样的说法,因为他们都是从《易经》来的。这是现代人最需要了解的,叫作持经达变。现在人把持经去掉了,说明受西方的影响非常严重。当整个社会都追求“变”的时候,这个社会是永远不能安定的。社会越变越动乱,就是因为人心越来越动乱。人心求变,社会必然动荡不安。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讲求新求变,都在讲创新,完全没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完全没有尊重道纪,这是人类非常严重的危机。

老子当年苦口婆心地讲了这么一段,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所以老子紧接着告诉我们,大道入门是有要领的,叫作微妙玄通。好好体会什么叫作微妙玄通,就可以慢慢找到大道的入门。

——《曾仕强详解道德经:道经》

以上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做商业用途。
三、行
1. 请把您认同的部分内容或观点,首先分享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
2. 重要内容做好记录或收藏,因为我们很快会忘记。
3. 有适宜机会,用多种方式和身边人探讨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
4. 认为必要的改变,一定要制订个人提升计划,从目标到行动,有日程可测量,把“想”做的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才会变成真正的“行动”。
5. 定期回头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会持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一能力至关重要。
6. 定期总结,确认自己的提升计划,给自己鼓励和奖赏,持续改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集 究竟何为道(2)
深刻解读《道德经》——什么是道?
只有进入高等学府,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和《易经》吗?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无常形,唯执不离
《道德经》第14章 执古之道 原文和翻译
读透《老子》10句话,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